企业“走出去” 出口带起来

最新信息

企业“走出去” 出口带起来
2023-10-30 06:00:00
企业“走出去”,出口带起来。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为拉动国内出口做出了积极尝试:一些企业通过到国外建厂开展装配生产,带动了国内上游产品的出口,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承包工程加大了钢铁及制品、各类机械、塑料制品等各种建筑材料及日用消费品的国内采购量,带动了出口额的增长。

  出口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随着全球贸易格局变迁和疫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组重构,以往为出口而出口的策略已经难行。因此,有必要在现阶段好好讨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存在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出口存在互动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大量的国际贸易由中间产品、原材料构成,这些货物在到达最终消费之前,都需要当地的进一步加工,中间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的比例正在不断提升。
  “回放”跨国公司的在华发展历史,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显而易见。
  以上海大众为例,1984年,中德双方签署合资协议;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现更名为“上汽大众”)。至1987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也才只有2.7%,仅轮胎、收音机、喇叭、天线、小标牌等为国产。
  国产化率仅2.7%,对中方而言,并不值得高兴。但对外方来说,新项目却给包括母公司在内的国外汽车零部件厂商增添了一条出口渠道。直到后来,上海投入近70亿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达140余项,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桑塔纳国产化零部件配套系统,桑塔纳的国产化才终于走上了快车道。
  投资与贸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在沪外资企业的发展“成绩单”也能管窥:截至目前,在沪外资企业数量7万家,贡献了上海市约四分之一的GDP、约三分之一的税收、二分之一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三分之二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企业“走出去”拉动零部件和设备出口
  近年来,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往东南亚等地转移,引发担忧。其实,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是必然趋势,虽然产业链部分转移,但零部件、设备、原材料等仍从我国进口。专家指出,厘清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存在互动关系,对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积极意义。
  “走出去”不等于产能全部转移。国内“走出去”的标杆企业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汪力成认为,企业“走出去”,虽然增加了境外的产能和销售,但仍然有平均价值60%的上游零部件和材料从中国母公司或中国供应链购买,实际上仍然起到了拉动中国外贸出口的作用。
  作为中国汽车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在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建有4座整车制造基地,最新财报显示,上汽年海外销量达到101.7万辆,其中海外基地产销11.1万辆,占比11.9%。记者从上汽泰国基地了解到,目前他们的本土化率达到了40%—50%,这意味着50%—60%的上游零部件和材料需要从中国母公司或者中国供应链购买。下转 12版
  (上接第1版)近年来,轻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国外大量订单向越南、印度、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等成本优势明显的周边国家转移,2021年10月底,东方国际位于埃塞俄比亚的毛衫基地首单成功出货。东方国际在投资过程中,将中国先进的纺织工艺、技术、专业设备、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时尚健康的产品带到埃塞俄比亚,仅专业设备一项,首批就安装了300台进口电脑横机及后道生产设备。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带动货物出口2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3%。
  参与对外承包工程带动高端制造“走出去”
  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出口之外,对外工程承包更是带动高端制造“走出去”的一种有效方式。
  多年前,国内盾构市场还是清一色的“洋盾构”,而如今,“沪牌国产”盾构彻底翻盘,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已经走向世界。
  这一切,离不开隧道股份较早“走出去”,积极参与对外承包工程。在此推动下,2009年,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研制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出口到新加坡,成为中国首台出口国际的国产盾构。2016年,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制出全球首台以集土环为核心的新型国产双模式单护盾TBM,成功进军印度市场。
  自2009年首次“接单”,成功出口海外,10余年来,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已累计销售出口自主研制掘进机达46台。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中国香港……越来越多国家与地区选择了“沪牌国产”盾构,从产品制造到盾构全生命周期服务,“沪牌国产”盾构已经走遍世界。
  2022年8月,总投资2.36亿美元的肯尼亚Karimenu II大坝供水项目正式交付,央企和上海市政总院组成联合体,从国际竞标中脱颖而出,不仅承担了大坝供水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而且带动中国设备出口和技术输出。
  记者了解到,肯尼亚Karimenu II大坝供水项目的钢结构、设备和管道全部采购自国内,总额超4000万美元。“这其中包括管材、水泵、阀门、自动化仪表和机电设备。相比从欧美国家采购,中国设备性价比更高,兼顾了成本和工艺。”上海市政总院东非办事处副主任方振炜表示。
  有业内人士观察发现,目前在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里,从中国采购设备已经成为趋势。这得益于国内产业能级的提升,许多大型装备、机电设备的制造水平、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不仅带动“沪牌国产”出口,“走出去”还带动“上海服务”的出口。伊拉克华事德电站项目是上海电气首个自主EPC总承包、长期运维的大型总包工程,自2013年首台机组获得PAC证书以来,上海电气已连续10年在当地参与电站运行及维护服务,与业主共签订6期运维合同。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企业“走出去” 出口带起来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