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提及“金融强国”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最新信息

首次提及“金融强国”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2023-11-01 11:02:00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重磅定调中国金融战略地位和未来走向的这次会议有哪些新看点和新提法,多位业界分析人士对此进行解读。
  五大方面透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走向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会议的论述主要有及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改革、市场规则和资本管理、金融开放五个方面。一是货币政策方面,在维持稳健的基础上要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点领域。二是金融市场方面,主要的目标是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三是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建立以国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为主、小银行服务区域为辅的格局。四是市场规则和资本管理,重点在于引入长期资本、防范道德风险。五是金融开放方面,要继续坚持,在确保金融安全基础上,推动外资深度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而金融风险防范主要包括地产、地方政府、金融市场三大风险点的具体工作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四个方面:
  一是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承接近年的机构改革,继续强调: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二是地方债务风险防范方面,预计中央政府将通过提高赤字率等方式承担更多的低成本债务,并逐步、分层化解地方政府显性和隐形债务。
  三是最为关注的地产风险方面,会议将地产和金融问题统一来看,强调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并通过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新模式应对目前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
  四是金融市场方面,再次强调稳健运行和防范风险的联动,并重点指出汇率问题。
  其中,对金融机构有更为清晰的定位,其中: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金融工作在国家整体战略进一步提级
  此次会议首次提及“金融强国”,并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相比于上一次(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的定调,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金融工作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提级。
  田轩认为,从数据上看,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至今已达到8%左右,这一数字已与美国等金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持平。可以说,我国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量变。但客观上看,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金融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等问题,仍然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与我国已经多年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匹配度的差距。
  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就此表示,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必须要做好两方面,·是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二是现代金融市场体系。从机构体系上来看,一定要对机构的职责定位、目标功能做出更加明确的界定。因此,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从目前的“大”转向做优做强,同时履行好国有金融企业的担当和使命,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何海峰表示,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制度,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包括银行业做优做强和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从金融行业来说,银行机构目前占金融资产90%以上,仍然是中国金融的最重要力量,从当前现状并着眼未来,银行资本补充十分重要,相应地,包括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对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盛证券指出,这是“推迟”的会议,也应是级别最高的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总体看,中央对金融很重视,对当前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也比较担心,未来将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关键词应可概括为“政治性、人民性、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监管、防风险”;短期金融工作应会聚焦“稳地产、地方化债、活跃资本市场”,年内“一揽子化债方案”有望出台、也很可能再降准降息。
  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此次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开放深度、广度持续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生态、投资者结构、市场理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通过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我国金融业深化改革;促进长期资本和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壮大,吸引海外机构和投资者,将有助于丰富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优化金融供给,提升金融市场深广度,促进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周茂华指出,未来我国金融业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的领域更广、层次更深、范围更大;未来我国将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加强金融市场的国际监管沟通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会议要求“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这意味着2018年以来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的势头将会延续。
  王青指出,历史表明,“中国制造”在开放竞争中崛起,下一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中国服务”也要走上一条“开放竞争”之路。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的重点是扩大制度型开放,即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扩大开放。这是比跨境资金流动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助于‘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最终目标是切实提升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其服务国内实体经济的能力。”王青表示。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外资机构不断加大在华投入。如启动沪深港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债券通、互换通,中国债券纳入全球三大债券指数,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持股比例限制,大幅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等。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首次提及“金融强国”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释放哪些重要信号?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