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2025年突破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 上市公司称最快年内交付首台工业用样机

最新信息

工信部:到2025年突破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 上市公司称最快年内交付首台工业用样机
2023-11-02 20:23:00


K图 BK1090_0
  在资本追捧、产品涌现后,人形机器人再次获得自上而下的政策加持,似乎正从市场的一时“风口”,朝着产业长期“趋势”方向迈进。

  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初期,工信部相关政策可以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引导和促进意义重大,未来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0余家厂商发布产品,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着手布局,尽管面临技术性能不稳定、成本与价格高昂、商业落地场景不足等缺陷,但“道路曲折,前景光明”,是对整个行业的最佳注解。
  国产人形机器人“元年” 政策引导意义重大
  今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根据时间规划进行战略部署,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此之前,工信部等国家部委就已经给予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支持。9月13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人形机器人为四大重点方向之一。此外,地区层面,机器人已被北上深三地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近期先后有产业支持政策发布。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虽然说人形机器人距离量产尚有一定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算得上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元年”,中国厂商以“多己之力”将“做出来人形机器人”变得不那么遥远了,超过10家厂商均有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产品。因为人形机器人算是机器人的高阶形态,系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典型科技产品,同时也是人类科技史上的复合工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之一。在产业的初期,《意见》的出台,可以说为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明确方向和目标,意义重大。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向财联社记者称,工信部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原因可能是因为人形机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意见》发布后,预计会对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加速技术研发、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靠性、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等。
  要达成工信部制定的目标,关键在于何处?郭涛认为,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当前,支撑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核心技术发展不成熟,产品成本高、应用场景落地难、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未来,政府需要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持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合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等,积极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商用机器人技术高速发展和成熟落地。
  传播星球联合创始人、行业观察者由曦向财联社记者提出,为完成工信部的战略部署,首先,需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通过加强各方合作,建立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培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同时,注重本土市场需求和国际市场机遇,提升竞争力和入市速度。最后,在人形机器人的安全和可靠性方面,要积极构建健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加强相关技术标准和监管措施的建设,确保人形机器人产业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认可。
  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应用场景需要磨合和迭代
  财联社记者关注到,目前人形机器人玩家中,领先的多为科技企业。国内已经发布人形机器人(包括概念产品)的公司包括小米、优必选、智元机器人、追觅科技、达闼、傅利叶智能、宇树科技、小鹏汽车等至少10余家,已经让市场产生百花齐放的印象。
  业内人士认为,打开人形机器人市场,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实现商业落地是关键。卢瀚宸称,在人形机器人产品性能成熟达标的前提下,可以应用于千行百业的众多场景,就目前而言,民生服务和制造领域的需求潜力巨大,只不过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演进来看,对于下游场景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磨合和持续迭代提升。
  已发布产品的应用场景中,小米Cyberone着重感知与交流,可以感知人类情绪、识别45种人类语义情绪;优必选Walker X主要应用于科技展馆、影视综艺、商演活动、政企展厅;傅利叶GR-1计划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推广;达闼Cloud Ginger 2.0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卖场促销、直播卖货、教育科研、清洁打扫、康养陪护、迎宾导览;智元机器人远征A1预计先应用在工业制造领域,随后逐步走向to C应用;小鹏PX5计划优先在小鹏的工厂和销售场景进行实地应用,最终提供稳定可靠的价值。
  不过,现有人形机器人普遍价格昂贵,主要由于研发成本高昂,单台动辄百万元是常态。卢瀚宸认为,成本的降低有待于规模化的落地和应用,而规模化的前提是人形机器人的性能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预期,目前来看,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第一阶段是产品满足的过程,当人形机器人性能足够“类人”或者功能性足够强大,其前景无疑会超过当前所有的机器人类别。
  我国现有机器人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今年内,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方面,按品牌排名依次为埃斯顿(002747.SZ)、汇川技术(300124.SZ)、埃夫特(688165.SH)。财联社记者此前采访获悉,这些业内市占率排名前列的厂商正在关注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并称视情况采取布局,但均还没有研发产品或发布具体规划。
  进展较快的A股上市公司中,天奇股份(002009.SZ)此前与优必选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并预计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样机的交付时间不晚于2023年12月底。据悉,天奇股份主要业务包括以汽车智能装备业务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公司人士介绍,在应用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将与公司汽车智能装备的系统解决方案相匹配,为终端客户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卢瀚宸表示,我国人形机器人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从各类核心零部件来看,有部分是跟现有的工业机器人重叠的,比如减速器和部分电机,但人形机器人对于传感器类部件、智能化软件以及AI大模型的需求更加突出,此外直线型执行器也是人形机器人率先导入应用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配套基础,但也有需要补足的短板,如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高算力控制器、高性能力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高功率密度电机等。
  绿的谐波(688017.SH)系谐波减速器龙头,据披露其谐波减速器在国内的市占率达24.7%,下游主要就是机器人厂商。公司人士向记者称,已经在推进人形机器人项目,但产品要实现商业化运作,速度还没这么快。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工信部:到2025年突破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 上市公司称最快年内交付首台工业用样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