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第三季度营收4.39亿元 同比大涨278.84% 尾气催化剂龙头前景可期

最新信息

中自科技:第三季度营收4.39亿元 同比大涨278.84% 尾气催化剂龙头前景可期
2023-11-03 15:25:00
10月30日,中自科技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同比大涨278.84%;实现归母净利润1223.9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1.24亿元,同比上涨261.8%;归母净利润为3284.61万元。
  业绩的稳健向好也离不开公司在技术上奠定的竞争护城河。经过逾18年的长期研发,中自科技突破外资环保催化剂巨头的技术垄断,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环保催化材料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
  天然气重卡景气度攀升
  催化剂需求增加助力中自业绩向上
  今年以来,在油气价差拉大的趋势下,天然气重卡的能耗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并迎来结构性快速成长,部分机构预计2023年天然气重卡销量有望达16万辆,这对天然气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需求构成利好。
  作为尾气催化剂龙头,中自科技根据天然气发动机的燃烧方式,提供不同的尾气处理解决方案,能够进行多种催化单元的生产。对于当量比燃烧的天然气车,尾气处理催化剂主要为三元催化剂(TWC)和氨逃逸催化剂(ASC),且在国六排放标准阶段,天然气车主要采用TWC或TWC+ASC组合方案。
  基于优异的解决方案,在天然气重卡领域,中自科技于2022年四季度取得潍柴、中国重汽相关机型公告,实现了天然气重卡客户CR5全覆盖。同时,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获得天然气国六发动机型平台定点数量19个,较2022年底增加2个。
  值得市场关注的是,上述头部客户的覆盖也离不开公司智能化工厂的推进。目前,在中自科技最新的生产车间内,几乎实现了机器人全流程作业,这保证了产品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提升了生产效率,后续产能也有望继续释放。
  立足行业层面及公司层面看,LNG天然气价格趋于稳定、加气站等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性减弱等利好因素,部分机构测算2023及2024年天然气重卡销量有望达到16万辆、24万辆,内销渗透率分别达到24.6%/30.0%,可以说,行业的持续向好是公司产品需求增长的基础条件。同时,公司IPO募投扩产项目中“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达到可使用状态,正在进行试生产,长春项目有望于今年11月完工,上述项目将显著提升汽油车、燃油车及柴油车催化剂产能,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前瞻切入新能源打开新增长曲线
  储能、氢能、钠电等均按流程推进
  在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业务基本盘稳固向好的同时,中自科技依托现有环保催化剂技术优势和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优势,积极向工业催化剂、氢能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储能与动力电池市场拓展,这有望为公司业务发展前景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以储能市场为例,据EES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球主要户用储能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对比2022年基本实现翻倍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装机将达到13.3GWh,其中,欧洲户用储能市场新增占比71%。
  同时,在强劲的住宅光伏市场和支持性补贴的推动下,德国等成熟市场的住宅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将继续增长;南欧和东欧的新兴市场(波兰、希腊和捷克)也在崛起当中。
  立足于中自科技来看,资料显示,公司布局工业催化剂、钠电、储能、氢能等领域。工业催化剂将建成工业VOCs催化剂/BDO系列催化剂产能200/600吨/年;钠电方面,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已完成原型样件开发,电芯中试线建设完毕;储能方面,合作青岛能蜂,开展储能电池PACK产业化业务;氢能方面,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公斤级制备线已具备量产能力。SOFC方向,阳极支撑电池开发出可重复的批量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出千瓦级的阳极支撑电堆的装堆技术并实现近百小时的短堆运行;金属支撑电池技术正在按计划开发中。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厂商技术不断迭代,下游客户不断成功验证,尾气后处理催化剂市场的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同时,公司储能与动力电池、工业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等业务进展良好,有望拓展中长期成长空间。
(文章来源:中宏网股票)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自科技:第三季度营收4.39亿元 同比大涨278.84% 尾气催化剂龙头前景可期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