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炼成史: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支持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

最新信息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炼成史: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支持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
2023-11-06 15:38:00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并对发展资本市场提出了更高要求。会议指出,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11月1日,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指出要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支持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健全多层次市场体系,是落实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战略任务的应有之义。”
  证监会市场监管一部主任张望军表示,要聚焦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目标,推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协调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经历30多年发展,形成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注册制改革下,从设立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到合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再到新三板设立精选层,进而设立北交所,建立转板机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不同上市板块设定了“差异化”的多元上市条件,找准各自定位,办出各自特色,资源配置枢纽更加畅通,A股市场生态进一步优化,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进一步增强。
  平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之江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主板市场聚焦“大盘蓝筹”,“双创”板块服务硬科技和“三创四新”,北交所聚焦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全面注册制在上市发行的各个环节更大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助于市场直接融资生态的全面重塑,使得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进一步统一,吸引更多中小企业上市以培育更多优质企业。其中,北交所的建设与发展更是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举措,有望进一步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深化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色制度安排。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错位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单一板块逐步向多层次市场体系拓展,基本形成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市场格局。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之路由此启程。2004年5月,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开辟了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新渠道;2009年,酝酿了10年的创业板应运而生,主要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在创业板设立时期,为拓展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各地陆续批设了一批区域性股权市场(四板)。
  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公司制运营的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也是一部改革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在改革中逐渐完善。2018年11月,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我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序幕由此拉开。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鸣锣开市,丰富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持续监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一年后,注册制改革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的创业板。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平稳落地,标志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2021年4月6日,深交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正式合并,板块定位更加清晰,优化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2021年9月,我国资本市场迎来重大历史时刻,正式宣布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并实施注册制,主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这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至此,我国资本市场形成了由沪深主板、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经过4年的探索,注册制改革于2023年推行至沪深主板市场。今年2月,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答记者问时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以板块为载体推进的。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板块架构更加清晰,特色更加鲜明,各板块通过IPO(挂牌)、转板、分拆上市、并购重组加强了有机联系,优化了多层次市场体系。
  2023年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交易,标志着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主板改革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同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在业内看来,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资本市场各板块要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还需不断发挥协同效应,相互衔接、错位发展、适度竞争。
  优化“双创”板块,服务“三创四新”与“硬科技”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双创”板块(创业板和科创板)是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引导了更多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上市,持续做优做强。
  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正式上市,至今已满十四周年,先后有1323家上市公司登陆上市,总市值逾11万亿元,筑造我国经济创新成长新高地。
  “创新”一直是创业板的鲜明属性,三年前,创业板步入注册制时代,让“创新”特色更加彰显。改革后的创业板坚守“三创四新”板块定位,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创新强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高水平创新动能策源地。
  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占比近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数占比近七成。创业板汇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17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合计市值占比近75%,占据板块主要地位。
  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董事总经理王曙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创业板自设立之初便承载着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使命,试点注册制三年以来,创业板已成为注册制下兼具创新和成长性的一大板块,助力一大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通过上市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双创”板块中的科创板则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从诞生便与注册制改革和“硬科技”紧密相连,搭建起科技创新和资本的桥梁,创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项第一。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底,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62家,合计IPO募资金额近9000亿元,总市值逾6万亿元;科创板日益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最近我到不少科创板公司调研,谈到科创板对科创企业创新支持,他们的感受特别深。”今年6月,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近3年来,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规模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9%和56%,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达到16%。96%的企业获得了创投资本支持,科创板设立后,打通了“募、投、管、退”全环节,因此一大批私募基金、创投基金愿意投资于科创企业,投资合计达到6000亿元。
  安永华中区审计服务副主管合伙人汤哲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不仅体现了其科创属性,更是能通过便利的融资渠道实现规模扩张和技术迭代,加速企业发展。科创板作为“催化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促进光伏产业、半导体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注册制推进以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政策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大创新发展机制逐步成熟。”何之江表示,A股市场的行业结构也逐步向新兴产业倾斜,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行业企业比重逐步抬升;整体上市公司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均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双创”板块。新兴产业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产业主线,资本市场高科技水平的自立自强是重要发展目标。
  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促进三四板互联互通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这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部分。
  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运营以来,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2019年10月,证监会宣布启动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7月,新三板精选层正式设立并开市交易;2021年9月,正式宣布进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交所,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上市公司挂牌上市,其中71家由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而来。这两年来,北交所上市公司不断扩充,目前已经达到227家,“专精特新”属性明显。北交所9月初公布数据显示,上市公司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四成,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九成。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近年来一大批创新成色足、成长潜力大、符合北交所条件的优质企业相继涌现,需要更加畅通、便利的直接融资渠道。
  2023年9月1日,在北交所宣布设立两周年之际,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意见》着眼于支持中小企业更好更快上市、促进优质投资标的供给,对现行北交所发行上市安排进行了优化;解决了北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夯实北交所长期发展根基。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北交所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曾表示,统筹新三板各层级协调发展,发挥好北交所带动作用,做活做强创新层和基础层,加强与沪深交易所、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快完善服务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制度体系,促进形成层层递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生态,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2023年10月8日,北交所修订转板指引,稳妥有序推进转板。北交所表示,本次优化转板机制,不仅有利于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更为北交所上市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了多元路径。
  渤海证券创新投资总部副总经理张可亮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格局,其中转板机制是各个市场互联互通的关键。此次北交所优化转板机制,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长远看则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实践。往后看,各个市场间的互联互通应该是双向的,包括上市公司、投资者、资金双向互联互通,这样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性、抗风险能力将极大增强。
  10月20日,全国股转公司与首批18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三四板制度型对接机制正式落地。
  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隋强表示,监管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型企业进入公开市场的“快车道”正式贯通,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孵化培育功能,夯实新三板、北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作用,健全创新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更好服务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炼成史:优化企业融资环境 支持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升级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