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护联体”:“保险+养老”模式如何助力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

最新信息

对话“护联体”:“保险+养老”模式如何助力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
2023-11-07 18:43: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亿人,占比18.70%。同时,“9073”格局下,居民养老选择仍以居家养老为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养老金融、养老服务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金融机构如何深入参与养老服务领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要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仅就现状而言,国内养老康护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缺口仍然巨大,专业技能远未达到客户需求;同时,服务履约监管难度大,服务流程也缺乏统一标准。相关问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挑战,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迫在眉睫。
  近日,中国平安推出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联盟体(以下简称“护联体”),聚焦标准化服务,提供服务战略联盟,旨在针对居家养老过程中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上门康复护理服务仍存在便捷性不足、服务人员专业度不高、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等问题。
  究竟何为居家养老“护联体”?其制定的服务管理规范与监督标准包含哪些内容、服务过程中又有哪些监督措施以确保其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了解居家养老现状及平安“护联体”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对话江苏瑞芝康健老年产业集团董事长王红兵、颐家集团高级副总裁姜依辰两位“护联体”联盟成员企业的负责人。
  何为居家养老“护联体”?
  王红兵指出,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政府主导、保险公司参与的长期护理保险;二是由政府直接出资委托供应商提供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三是保险公司搭建平台吸引供应商入驻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最后一种通常由老人或老人子女自费购买。平安推出的‘护联体’就属于第三类。”王红兵表示,“随着市场发展,客户也对居家养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我们这样的养老服务企业提供了改进和提升的动力。”
  据介绍,居家养老“护联体”的重点在于标准化,其内容包括一套科学的服务管理规范、一套完善的康复护理产品、一套专业的人员认证体系、一个优质的服务战略联盟和一套智能的康复护理系统。
  具体而言,一个战略联盟指“护联体”中的优质供应商已形成战略联盟;一套科学服务管理规范指“护联体”成员已确立统一标准,由平安牵头联盟成员、深度参与共建统一的管理标准;一套康复护理产品指服务方面,“护联体”已形成“平安无忧护”产品体系。同时,联盟成员将在客户服务链路上,真正依照统一的标准开展合作。
  “保证服务的一致性是服务网络的痛点。”姜依辰表示,“一是需要有整体的运营体系,二是需要从中提炼出经验,将相应的方法论复制至全国。”
  姜依辰表示,在这个模式里,平安提供了全模块、全周期的场景,让客户可以具体地想象到老年以后的生活;而我们供应商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描绘的场景落地。我们已经深耕服务领域十多年了,可以提供具体的上门服务,实现从驱动需求到整体落地。
  “这种做法能够代表保险公司在养老赛道未来的方向。”王红兵表示,“作为养老服务企业,我们也需要获客引流,和保险、银行、物业公司、医院等机构合作可以打通多个行业。近年来,我们和平安的合作很顺利,也实现了合作共赢。”
  据披露,截至2023年9月,平安居家养老已覆盖全国50余个城市,累计超7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
  如何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缺乏行业标准的背景下,针对居家养老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的上门康复护理服务仍存在便捷性不足、服务人员专业度不高、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等“绊脚石”。
  采访中,王红兵坦言,老人及老人子女的满意度是检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作为供应商,一是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王红兵表示,“需要让护理人员发自内心地提供服务,让他们认识到老年人是顾客、是需要被用心照护的对象,做到将心比心。”
  二是强化培训。“特别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这也包括文明礼仪、沟通能力等。”王红兵表示。
  三是作为机构,也应该关心爱护护理员。“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应该受到尊重和良好的对待。”王红兵表示。
  四是要加强对互联服务的监督,通过电话回访等服务进行调查;同时,通过互联网和智慧养老监控系统及时了解护理情况。
  姜依辰同时表示,如果缺乏服务过程中的监督和还原,服务场景将变成一个不可知的“黑箱”,“无论是普惠还是服务高净值客户,没有场景监督,商业模式就无法成立。对居家场景的全景还原,我们总结了‘5个W’与‘2个H’”。
  “例如what(能做什么)、who(谁来做)……具体的打分标准可以让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得到量化。”姜依辰表示,“同时我们还有监督机制,例如,遇到了问题应该如何举证、如何监督。”
  针对“护联体”,姜依辰表示,“一是我们联盟中的46家供应商都会采用同样的标准;二是使用同一套产品体系;三是接受同一套监督标准。”
  未来将走向何方?
  如今的“居家”已非人们刻板印象中仅由子女供养的“家庭养老”,而是综合社会各类资源构成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新模式。如何利用“保险+服务”推动新模式发展,也成为保险机构无法回避的新课题。
  姜依辰表示,此前,我国的养老市场始终处于初级阶段。“一是老人及子女不了解居家养老,同时机构养老在很多人眼里是‘子女不孝’的体现,因而整个养老市场相对空白。近些年,随着长期护理险的发展,消费者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进一步,王红兵坦言,当下,我国的居家养老市场仍未完善。“一是供给,二是需求。供给方面,服务机构在科技、人才、组织能力上都有很大进步空间;需求上,老人及其子女对居家养老护理仍不熟悉,很难放心。”
  王红兵表示,“全国性的经营对小公司而言有难度,保险公司可以牵头供应商进行全国性的布局、建立统一标准。”
  据悉,未来平安居家养老将逐步完成“医、住、护、乐”四联体构建,打造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的居家康护服务体系;持续扩大优质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协同价值。
  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人居家养老康复护理需求将越来越大,平安希望凝聚多方智慧,携手打造“护联体”,共建行业标准与生态,通过为老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居家养老也是重要的民生保障事业。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表示,中国平安将认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战略方向,稳守风险底线,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医疗健康"优势,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保障中贡献平安力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对话“护联体”:“保险+养老”模式如何助力实现养老服务标准化?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