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O裁员教训值得被“百模大战”借鉴

最新信息

PICO裁员教训值得被“百模大战”借鉴
2023-11-09 17:46:00
继9个月前组织优化后,字节跳动旗下PICO再次进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这种重新调整往往意味着又一轮裁员的进行,公司已被媒体爆出裁员正式进入一对一谈话阶段。
  这种变动一时震惊市场。PICO一直被视为国内XR市场的领头羊。去年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概念大热,带动“风口上的猪”起飞,在借助游戏吸金和建造元宇宙社交方面,PICO被市场寄予厚望。彼时,不少A股公司“挂靠”元宇宙概念时,都与PICO发生勾连:部分公司利用平台构建虚拟场景,也有公司成为PICO供应链条的某个环节。
  对于PICO裁员,可以从互联网大厂的“降本增效”来理解,也可以从元宇宙沧田桑海的快速变迁来观察。
  就前者来说,在本轮站上裁员的风口浪尖之前,PICO在四大主推内容场景上就已经屡屡碰壁。从本质来看,硬件领域并不是字节所擅长的范围,连续多年成绩未达预期,并且短期难以看到成功商业化特征。基于此,多数市场观点对其转向硬件的市场前景存在顾虑。
  就后者而言,此前,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XR部门也曾经历大撤退。元宇宙风起时,一度被视为人类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未来,是承载娱乐、社交和内容的下一代场景。但风口期很快消散,目前被视为元宇宙入口的终端,整体上远不足以撑起社交和UGC内容。无论大厂还是市场,都在为早期的过度乐观而买单。
  从这个角度说,PICO裁员可以视为元宇宙泡沫阶段性破灭的一面折射镜。今年市场最火的概念,早已经从元宇宙变为大模型,多个厂商招聘AIGC人才,工资都是翻倍上涨,数据、算力等产业链条也是持续高度勃兴。但是理性冷静下来,市场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大模型?一两年之后若干大模型厂商的终局又会如何?……这些话题也都值得提前思考。
  以VR为代表的元宇宙,与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GC,确实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者同样都处于早期阶段,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都被认为乐观。但两者之间也有区别。元宇宙风起之后快速回落,实际进展没有预期的快;大模型从目前来看,则被寄望于给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甚至是社会带来深刻的影响与变化。这种理解是否被高估,也存在越来越多的争议。
  从企业侧来看,大厂对它们的竞逐,显示出凭借各自优势,抢先在新技术发展浪潮中站稳一席之地的愿望。但任何创新,都堪称“勇敢者的游戏”,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对战略方向的精准把握。
  无论是此前的元宇宙,还是现在的大模型,在泡沫风起的过程中,总会有一小撮企业以赌一把的投机心态切入,以“给估值加个零”的炒作心态操刀。此类企业的终局都难言乐观。
  无论是参考PICO从热到冷的发展历程也好,还是参考另一个行业云计算的发展走向也好,很多创业公司玩家混战,往往都只是初期特征。最终市场份额通常都会集中于大公司身上。且即便这样,大厂也往往难以逃脱试错路径,经常会在业务线条的扩张与取舍间选择新平衡。
  尤其具体到大模型来说,由于真正从底层做起来的大模型成本非常高,对算力、数据等考验非常大,未来会否出现类似芯片代工厂一样的大模型模式,这么多入局的大模型企业是否都真有长期存在的价值,都是摆在AI行业面前值得考量的课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PICO裁员教训值得被“百模大战”借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