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成功冲击港交所 为什么说它仍有无限想象空间?

最新信息

锅圈成功冲击港交所 为什么说它仍有无限想象空间?
2023-11-09 20:28:00
从开出首家门店到顺利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锅圈仅用了六年时间。它的发展故事,事实上是中国人对于家庭用餐以及饮食文化的一种折射。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吃饭这件事不仅是满足饱腹所需——菜系、场景与体验都承载着诸多情绪价值与生活审美。
  在过去,百姓的用餐方式主要有三种:在家做饭、餐厅堂食及餐厅外卖。而以锅圈为代表的企业,则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场景——“在家吃饭”餐食产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尽管前三种用餐方式仍是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在家吃饭”餐食产品作为一种新兴选择正越来越受到欢迎。目前,这一需求的市场规模自2018年以来以25.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币3673亿元。
  六年以来,锅圈不仅颇具前瞻性地看好“在家吃饭”细分赛道的未来场景,还以头部品牌的姿态不断丰富与延展着这一赛道的可能性,通过产品与体验创新来进行市场教育与消费者沟通。
  目前,锅圈旗下产品的SKU已达710个,覆盖火锅、烧烤、卤味、一人食、快手菜、饮品和西餐等多个品类。在另一面,锅圈也已经构建起了万店规模的社区餐饮零售网络。
  但这些都仅仅只是开始,中国市场“在家吃饭”的故事还有诸多想象空间。根据市场调查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数据分析,随着中国消费者对于“在家吃饭”需求的增长,市场预计该赛道将是未来5年内,中国餐饮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在这样的趋势之中,锅圈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无论是对于“到家吃饭”的诠释,还是在零售渠道规模、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建设方面的硬实力,它都在向市场展示出未来持续增长的确定性与想象空间。
  单店模型不断优化升级,规模化扩张成增长驱动力
  这一判断并非妄言。首先从锅圈的过往业绩来看,其商业模式已经在中国市场跑通,基于此商业模式构建的单店模型也能够顺利在中国市场上复制,从而以规模化优势推动业绩增长。
  具体来看,锅圈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2年,锅圈的年收入从29.6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71.73亿元。其盈利水平也在持续提升,锅圈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与截至2022年及2023年4月30日止四个月,毛利率分別为11.1%、9.0%、17.4%、13.8%及21.1%。
  这一业绩背后的推动力,主要是锅圈显著增长的门店数量和业务规模。截至2023年10月11日,锅圈门店的数量为10025家,它们分布在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门店网络快速扩张推动品牌知名度、消费群体的上升,从而进步一拉动了锅圈的收入增长。与此同时,庞大的门店数量不仅能帮助锅圈快速占领市场,也能够把握规模经济的优势,以规模化效应有效进行成本优化,从而提升利润水平。
  实现这些的前提,是锅圈打造了一个可复制且获得消费者与加盟商认可的单店模式。
  事实上,锅圈一直对门店模型进行不断的升级迭代。成立之初,锅圈的业务逻辑是“先建仓后开店”,即以仓库为中心,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社区中,每2000-3000户开设一家锅圈社区门店,以保证冷链仓库的快速配送。
  不过,建仓之初有难以避免的亏损。而锅圈却意识到,必须通过前期的投入保证后期开店的服务量,才能进一步站稳市场。因此,锅圈在一个仓库附近做到饱和,再去开拓其他的区域门店。在门店运营上,锅圈通过拓展品类来填补单品类季节性的波谷,摆脱季节性消费的限制。
  随着运营的深化,锅圈进一步提出了“仓店一体”战略,让门店具备零售功能又兼顾周转需求,实现高周转率同时无需太多库存。
  目前,锅圈参与孵化的冷链物流企业已在全国整合布局了14个现代化区域中心仓,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配合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和数字化配货能力,确保了门店订货的高效配送,全国绝大部分门店可实现次日达。当前,在“仓店一体”的模式又进一步升级为“一店一铺一库”战略。锅圈为门店拓展线上“云铺”渠道,进一步让利门店,助力门店盈利。
  在这一模型基础上,锅圈的加盟体系愈发稳固。
  截至2023年4月30日,锅圈总加盟商人数为6045家。此外,锅圈还披露了两个关键数字,由此可以窥看其加盟商对于该模式的认可程度以及获利水平。
  首先是经营超过一家加盟店的加盟商数目在逐渐增加——截至2020年、2021年、2022年12月31日以及截至2023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分别有892家、1284家、1651家及1765家加盟商经营超过一家加盟店。
  更多的加盟商开设超过1家门店,表明其对锅圈持续看好,其忠诚度也进一步提升。而加盟商的经营规模增加,也让锅圈整体呈现出规模化优势,更有利于成本优化提升盈利水准。
  另一个数字是锅圈的闭店率在2022年仅为3%。
  这一数字远优于行业整体水平。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孙金云博士等人撰写的《2022餐饮特许加盟研究报告》中提到,其调研样本中的772家开放加盟的品牌平均关店率是44.0%。
  由此可见,切入“到家吃饭”赛道的锅圈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并且已经被市场验证。
  这也为锅圈在未来高效增长增添了诸多的确定性。
  目前,锅圈位于下沉市场(县级市及乡镇)的门店比例为43.5%,若再加上地级市,则这一比例为71%,这些市场也是中国商业社会中潜力最大,灵活性最强的区域——无论是外资消费品公司还是本土餐饮企业,都纷纷加大了对下沉市场的投入。
  而锅圈在下沉市场的先发优势,也有利于它进一步渗透。
  不断打牢供应链基础,积累厚积薄发的实力
  锅圈未来扩张计划的底气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文已经讨论过的中国“在家吃饭”市场的机会空间仍然非常巨大;另一方面则是,锅圈有强大的供应链与运营能力,支持门店进一步的布局。
  事实上,在锅圈广阔的商业版图背后,是一个缜密而扎实的供应链体系在进行支撑。
  目前,在产品的研发、生产端,锅圈自建3家食材生产工厂并投资入股一家工厂。此外,他们还与266家供应商达成深度合作,其中包括数十家上市食品公司,保障优质食材的稳定供应。
  对于“到家吃饭”产品来说,消费端最为在意的两个方面是品质和时效,人们渴望吃到新鲜又美味的食材。
  由此,锅圈为了保证效率和产品品质,在与工厂的合作方式上,锅圈创新发展出单品单厂合作模式。也就是说,锅圈只选该工厂最核心的品类进行合作。这种单品单厂的模式,保证了某一单品的生产工艺,提升单品类品质表现。同时,由于合作的品类是工厂最核心的产品,产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保障整体品类的高效供应。
  此外,在供应链管理上,锅圈还采用数智化的方式来加速流转效率,减少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时间,从而让消费者能够更快购买到高品质产品。目前,锅圈打造一个覆盖“采购-仓储-门店-用户”的全业务链的数智化系统——锅圈云信息中心,从而借助数字化打造可视化供应链,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效率。
  在锅圈云信息中心的赋能之下,锅圈不仅通过数字化深度赋能供应链,串联起销售、订单、结算、供货、配送、生产等环节,还可从前端销售系统获取和分析消费者需求,指引中间物流和货仓体系高效流转配货,以指导后端供应链的生产和改进,提供高效的DTC供应模式。
  在相应的基础供应链设施布局上,锅圈参与孵化的冷链物流企业也已整合布局了14个现代化区域中心仓、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数字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配合专业的冷链技术和完善的冷配物流网络体系,锅圈得以提高供应链综合能力,在保证品质与效率的基础之上,支撑起未来增长的节奏。
  供应链和运营管理上的能力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锅圈的盈利能力。
  从招股书信息上看,自推出数字系统以來,锅圈门店运营团队每名员工所管理的门店平均数量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3.2家增加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0.7家,并在今年继续增加至截至2023年4月30日的12.8 家。
  此外,由于部分主要产品为自产,与从第三方供应商采购相比,单位成本更低。根据招股书数据,肉类、丸类及滑类、锅底这三类产品,分别占销售收入的19.9%,19.2%和10.4%,是销售占比最高的三类产品,其正好对应三家自建工厂。
  由此来看,在供应链体系上的投入,一方面能够稳固其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将新鲜美味的食材产品,通过高效便捷的形式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另一方面,这些积累也让锅圈得以做到降本增效,并能够使资本市场看到其未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潜力。
  锅圈好吃方便还不贵的秘密是?
  在门店规模和供应链基础已经逐渐打牢的基础之上,锅圈的核心竞争力,本质上还是如何取悦中国人的味蕾。六年以来,锅圈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原因就写在它的logo上——“好吃不贵”。
  锅圈对中国消费者“在家吃饭”有着深刻的理解,由此形成了立体的产品组合,包括火锅产品、烧烤产品、饮料、一人食、即烹餐包、生鲜食品、 西餐和零食等等,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的饮食喜好和在家吃饭的不同场景。
  锅圈在招股书中也提到,“我们的成功取决于我们预测、识别、诠释及应对消费者口味和餐饮偏好的能力。 为更好地迎合消费者不断转变的偏好,并致力于提供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并不时推出新产品以适应消费者口味的转变。 ”
  从锅圈不停引爆的明星大单品中就能感知这并非一句空话。这个品牌的爆款,如“小龙虾大大”、“黑金烤肉”和“巴适黑毛肚”等,都获得了消费者的追捧与不断种草。而从锅圈小龙虾系列,到烧烤系列单品,再到餐具无烟烧烤炉,热门新品不断推出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
  爆款的诞生并非偶然,锅圈在产品研发上有着自己的“方法论”。
  首先,好的产品离不开优质食材。为了探寻地道的食材,锅圈采购团队深入全球各地的源头产地。目前,锅圈的食材版图覆盖中国一百多个地市,此外还涉及全球十余个国家,其中不乏“地理标志性”产品。
  此外,在研发上,锅圈也讲求精益求精。例如锅圈烧烤黑金系列的另一款产品——美式牛五花,选取的是牛腹胸肉,这一部位拥有相当多的脂肪,且在韩国烧烤中经常使用,而经过切割后的牛五花,肉片薄厚适中、肥瘦相间。
  再以锅圈特色产品“白玉脆毛肚”的研发为例,锅圈的产研团队不仅利用蒸煮工艺减少腥味,通过揉搓褪色提高颜值,更采用生物酶技术涨发替代传统泡发,锁住更多营养成分的同时,提升了毛肚的脆嫩口感。
  高品质的食材与精细化的研发配合,且在严苛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把控下,锅圈不断积累了强大的产品研发实力。这样的研发模式,也能够让它在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愈发挑剔的环境中,能够快速应对,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获取突破与增长。
  如你所见,登陆资本市场不仅仅是锅圈过去六年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更是这个中国本土品牌对未来的信心。
  锅圈过去在门店规模、供应链能力与产品研发上所不断积累的核心竞争力,正成为它不断向前的驱动与引擎。随着市场进一步渗透以及消费者黏性的提高,无论是在零售终端还是在资本市场,锅圈的表现着实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锅圈成功冲击港交所 为什么说它仍有无限想象空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