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最新信息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2023-11-09 22:52:00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财税体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稳定、多元、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和融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周年,财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已与109个国家(地区)正式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与105个国家(地区)的协定已生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签署了税收安排,与台湾签署了税收协议,这助力中国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围绕“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的探索,学界在实践中建言献策。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近年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和质量也日益提升。
  “虽然当前中美关系仍在博弈中,中国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比如西方国家对华政策整体上的‘去风险’考虑、美国宏观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以及俄乌冲突直接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项目的融资与推进等挑战,但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依然充满信心。”张宇燕说。
  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进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为此,我们要落实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八项行动,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共建多边合作平台,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在多边税收合作平台方面,中国在2019年首倡发起了“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目前已有36个成员和30个观察员。自成立以来,该合作机制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议题的活动,有力地推动着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消除跨境贸易和投资障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包容性增长贡献出税务力量。
  在第四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上,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以及部分跨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
  为期三天的议程中,与会各方围绕税收法治和征管透明度、减轻税费负担、简化税收遵从、构建争议解决机制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广泛共识,这为全球税收治理再次注入新动能。
  对于国际税收新秩序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了新出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并且启动了从立柱架梁到精雕细琢的高质量发展转型,这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国际税收合作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也需要思考财税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财税体制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指出,实践中,财政面对的是资金不足带来的财力挑战,以及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而税收要解决的是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问题,当前我们需要发挥财税的力量,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完善资金提供与合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推进BEPS行动计划落实,加快国际税改计划制定及落实。”杨志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马珺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种国际合作新理念,定义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机制,这一机制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是基于霸权国家的权威,而是基于共建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因此获得了经济成长,这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作出了更大贡献。
  但不可忽视,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部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也需量力而行。“当前,中国要充分认清自身的现实处境,厘清国家利益,在与相关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充分协调,真正体现互利共赢的合作观。”马珺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