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专栏丨稳经济政策仍需加力

最新信息

董希淼专栏丨稳经济政策仍需加力
2023-11-15 08:58:00
董希淼(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0月社会融资数据和金融统计数据。总体而言,10月份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增长速度、节奏都较为正常,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力度不减。但数据也反映出,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仍然不强,还需要进一步提振。下一步,稳经济政策应继续发力,必要时加大实施力度并出台新的对策措施,更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恢复。
  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近期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及人民币贷款同比保持增长对M2增速带来支撑,但去年同期基数较高(2022年10月M2同比增长11.8%)以及政府债券发行加速一定程度上拖累M2增长。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3.9个百分点。总体上看,10月末M2增速仍然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稳健的货币政策较为有力,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但10月份M2—M1“剪刀差”扩大至8.4%(9月为8.2%),以及M1同比增速大幅下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活力仍待增强,经营主体信心有待提振。
  从总量看,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9108亿元,环比少增2.45万亿元;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1058亿元,环比少增1.57万亿元。10月本是传统信贷小月,从2019—2022年间看,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量占9月份增量比重约为三分之一。总体而言,10月份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增长较为正常,无论是社融增量还是人民币贷款增量,都实现同比多增,基本符合预期。从今年前十个月看,社融增量累计为3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3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20.49万亿元,同比多增1.68万亿元。这表明,在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推动之下,宏观经济持续保持恢复态势,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和信贷投放的内生动力仍待提振。
  从结构看,与9月份有所不同的是,10月份信贷增长“居民弱、企业强”的格局重现。数据显示,10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163亿元,同比多增537亿元,主要贡献来自中长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票据融资大幅度增加,表明部分金融机构通过票据融资“冲量”,以此维持信贷增长速度。而住户贷款减少346亿元,同比多减少166亿元,住户贷款减少主要拖累项是短期贷款,主要贡献来自中长期贷款。住户短期贷款下滑较多,表明居民消费需求和意愿较弱。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也反映出居民消费仍然需要加大刺激力度。不过,在9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亿元的情况下,10月住户中长期贷款继续实现同比多增375亿元。这初步显示,前期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的效果开始显现,居民购买住房的意愿有所回升。
  同时还要看到,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增长虽然都实现同比多增,主要是因为去年基数较低。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经济加快恢复的迹象增多,多项经济指标回升,但恢复的态势并不十分稳固。特别是经营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仍在恢复之中,有效融资需求有待进一步提振。下一步,应重点关注企业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居民贷款增长的持续性,全面落实好前期政策组合拳,并继续采取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更好地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
  从货币政策看,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工具仍然较多,货币政策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存在。四季度,应继续加大货币政策实施力度,继续推动政策利率下行,实施全面降准或定向降准,适度降低存款利率,压降银行资金成本,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5—10个基点,推动市场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如果11月或12月5年期以上LPR非对称下降10个基点,将更好地降低居民存量和新增房贷利息支出,进一步提振居民住房消费的意愿和能力。同时,这也将进一步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激发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为实现2024年经济良好开局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董希淼专栏丨稳经济政策仍需加力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