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策略:政策春风不断 市场将走出低谷 配置五大方向

最新信息

中原策略:政策春风不断 市场将走出低谷 配置五大方向
2023-11-19 14:07:00
核心观点
  2023年全球科技股领跑,国内市场大幅震荡。纳斯达克指数在英伟达、微软等科技股的带动下表现最好,涨幅超过30%;台湾市场在台积电等芯片股的推动,涨幅也达到20%。日本央行采取宽松政策,推升日经指数上涨超28%。英国、香港等地市场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美元高利率引导资金从非美市场流出较多。国内市场整体呈现大幅震荡态势,沪深300指数最大跌幅超过10%,为连续第三年下跌。2023年行情大致可以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TMT板块一枝独秀,人工智能概念带动传媒、通信、计算机等板块大幅上涨;第二阶段煤炭等高股息行业表现更好,逆势上涨超过10%,上半年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概念板块则出现较大回撤。国内市场整体亦受到强势美元的抑制。
  2024年宏观形势有望趋于稳定。海外方面,中美关系阶段性改善,或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俄乌冲突进入相持阶段,对全球经济影响减弱;以哈冲突影响范围有限。美国核心通胀率超预期回落至4%,市场普遍预期此轮美国加息周期结束,市场或开始交易降息预期,美国债市和股市可能呈现双强格局。国内方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政策的优先选项,2023年四季度人大通过一万亿特别国债,将赤字率提升至3.8%,预计将有效提振经济增长。2024年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打开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在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环境下,经济有望回归至潜在增长水平。
  2024年国内股市积极因素增多。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积极因素正在积累。部分经济数据改善,消费、工业、就业等均开始企稳。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强,为落实中央“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精神,证监会阶段性放缓IPO和再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采取措施吸引长期资金增配权益市场。经济企稳也意味着企业盈利改善,国内经济库存周期可能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连续回升2个月,企业营收增速趋于企稳。市场有望进入盈利和估值双重提升的阶段。
  政策春风不断,市场将走出低谷,配置五大方向:(1)人工智能推动下的科技投资大周期,芯片、光通信、大数据、游戏等行业将长期受益;(2)美元降息周期下的资源类行业,能源、黄金等大宗商品行业将受益;(3)消费驱动型经济下的受益行业,譬如白酒、医药等;(4)厄尔尼诺异常天气冲击下的种植业与养殖业;(5)国内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受益行业,券商行业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
  风险提示:(1)政策和经济不及预期;(2)意外事件冲击市场流动性。
  报告正文
  1. 市场回顾:海外市场涨跌不一,国内市场震荡偏弱
  1.1. 科技股大幅领跑市场
  2023年全球市出现分化,体现为科技股大幅领跑市场,发达国家市场表现优于新兴市场。纳斯达克指数在英伟达、微软等科技股的带动下表现最好,涨幅超过30%;台湾市场在台积电等芯片股的推动,涨幅也达到20%。日本央行采取宽松政策,日元贬值至历史低位,同时日本通胀出现历史性上升,市场押注日本央行或改变策略,巴菲特大幅增持日本头部公司,推升日经指数上涨超28%。英国、香港等地市场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美元高利率引导资金从非美市场流出较多。
图片  1.2. 国内市场两阶段运行
  2023年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沪深300指数最大跌幅超过10%,为连续第三年下跌。全年行情大致可以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TMT板块一枝独秀,人工智能概念带动传媒、通信、计算机等板块大幅上涨;第二阶段煤炭等高股息行业表现更好,上半年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概念板块出现较大回撤,煤炭板块逆势上涨超过10%。
  2023年抑制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出现一定程度贬值,外资对A股的配置力度较弱,国内政策虽然相对友好,但房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限购限贷政策放松后,销售状况没有大幅改善,市场对经济的担忧上升,整体信心不足。
图片图片  2. 外部环境: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减弱,中美关系阶段性改善
  2.1. 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减弱
  俄乌冲突与哈以冲突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减弱。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乌克兰是俄罗斯天然气的重要过境国,地缘政治冲动推升了能源价格。地缘政治对欧洲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欧元区2023年第三季度GDP环比下降0.1%,欧洲经济最大经济体德国2023年第三季度经济产出萎缩0.1%,GDP一年来几乎未有增长,存在衰退的可能。人道主义灾难和难民问题成为部分国家的沉重负担。不过,俄乌冲突与哈以冲突已经进入相持缓和期,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在减弱。
图片  2.2. 美联储高利率影响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将受到高利率政策的抑制。为了将美国通胀压低至2%的政策目标水平,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通过11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水平抬升至5.5%。 利率上升抑制了美国住房市场活动和住宅建筑商的情绪,并遏制了销售价格。随着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2023年10月抵押贷款利率一度达到8.0%,这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美联储可能在更长时间维持较高利率,随着银行收紧房地产信贷条件以及劳动力市场放缓,美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压力。美国经济放缓可能导致全球需求不足,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可能下滑。
图片图片  美联储降息可能推动美元走弱,减少对非美市场的影响。过去2年美元走势较强,加剧了非美市场资本流出。市场预期2024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降息,强势美元的势头有望减弱。美元走势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比重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拜登政府通过了三部重点法案《芯片法案》(支出规模约2500亿美元)、《通胀缓解法案》(支出规模约5000亿美元)、《基础设施建设与就业法案》(支出规模约5500亿美元),对2023年美国经济超预期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不过随着美国财政支出力度减弱,美国经济可能逐步放缓。若美国经济与通胀同步放缓,美联储具备降息条件,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可能带动美元走弱。
图片  2.3. 中美关系有望改善
  中美高层互访,两国有望关系逐步改善。2022年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两个领导人会议上,美方向中方承诺了“五不四无意”,即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也无意寻求同中国“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无意围堵中国。中方也向美国作出了“两不一无意”的承诺,即中方从来不寻求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不干涉美国内政,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2023年10月在《外交事务》杂志撰文将美国主要的挑战定义为“相互依存时代下的竞争”,并称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美国财政部长耶伦2023年11月2日在亚洲协会的活动上表示表示,中国经济如果完全分离,或者包括印太地区国家在内国家被迫选边站队的做法,将会对全球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在中国扩大市场准入、阻止芬太尼进入美国、恢复美中军事沟通机制、避免美中两军在台海、南中国海等地发生误判等问题上需要中方合作。中国对美国制裁打压中国企业、对华出口管制、对华加征关税等问题上对美也有诉求。2023年11月8-12日,中国副总理何立峰访美,为两国领导人会谈做好了经济成果准备。这些成果包括:双方同意管控分歧,避免误解意外导致摩擦升级;双方牵头人同意定期直接沟通;双方欢迎发展健康的经济关系,为两国企业和工人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双方同意一道努力应对共同挑战,包括经济增长、金融稳定和监管;同意就气候变化相关经济问题,低收入和新兴经济体债务问题开展合作;同意强化国际金融架构,加速推动多边开发银行改革等。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就树立彼此正确认知、妥善管控分歧、推进对话合作等最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就应对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以及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进行全方位沟通,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实现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中国提出“五个共同”作为中美关系的五个支柱,即中美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互利合作,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共同促进人文交流。
  3. 国内环境:政策春风送暖,经济景气向好
  3.1. 财政政策更积极,万亿特别国债落地
  万亿国债落地可提高经济增长速度。2023年10月下旬,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中央财政将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一万亿元,并将赤字率从3%提高至3.8%。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主要目使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彭博预测新增预算将给2023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带来0.1个百分点的提振,2024年GDP同比增速将提高0.5个百分点。由于我国2023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表现强于预期以及特别国债等政策的发布,IMF预计中国2023年实际GDP增长5.4%,2024年增速为4.6%,较上期预测值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推动经济超预期增长。
图片  3.2. 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宽松,降准降息概率较大
  国内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央行行长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弱化房地产市场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必要时央行将对债务负担相对较重地区提供应急流动性支持。央行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加快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建设。
图片图片  3.3. 活跃资本市场措施落地见效
  深化制度改革,多措并举活跃资本市场。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措施,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落实减半征收印花税、阶段性收紧IPO、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规范大股东减持,增强交易便利性等。证监会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将中央精神在资本市场落实到位。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证监会为持续改善市场预期,继续加大投资端改革力度,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要大力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机制,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图片  3.4. 经济景气度有望向好,消费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府扩大支出有望稳定投资,消费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投资方面,2023年房地产市场相对较弱,前10个月销售金额同比下降4.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9.3%,拖累了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降至2.9%。制造业和基建投资韧性较强,前10个月累计分别增长6.2%、5.9%。预计在万亿特别国债的支出推动下,2024年投资有望实现企稳。消费方面,消费成为驱动经济的重要动力,前10个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其中商品、餐饮和汽车累计分别增长5.6%、18.5%、5.3%,消费呈现稳步回升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消费将发挥更大的驱动作用。外贸方面,随着美国对居民的补贴退出,海外通胀高企,外需较弱,前10个月出口同比仅增长0.4%,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与改善阶段,若双方的贸易壁垒有所消除,将有力促进我国的外贸增长。
图片图片  物价保持稳定,来年有望回升。10月CPI同比为-0.2%,处于负值区域,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同比降幅达到4%导致,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0.1%,影响CPI下降约0.55个百分点。猪肉价格由于供需失衡,存栏去化较慢,2023年价格处于低位徘徊,随着养殖场亏损加剧,市场出清速度可能加快,考虑到基数原因,猪肉价格即使保持目前较低水平,2024年对CPI的拖累作用将不显著。非食品价格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CPI有望在2024年一季度逐步回升。
图片  工业品价格稳步回升,同比降幅逐步收窄。10月PPI同比为-2.6%,较9月略有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6.2%,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2.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0%,对PPI回落影响较大。地产政策放开后,楼市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工业品价格回升势头放缓。不过万亿特别国债落地后,可能刺激相关需求,PPI有望维持回升势头。
图片  3.5. 库存周期有望进入补库阶段
  我国经济库存周期可能进入补库阶段,但受到房地产大周期影响,回升路径可能复杂。从需求端看,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在2023年4-5月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6-8月又陷入负增长,9月则再次回升,显示需求端回升不稳固,出现反复。从库存端来看,2023年8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2.4%,首次出现回升,若在需求端能继续保持回升态势,经济周期大概率会进入补库阶段,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
图片图片  4. 盈利与估值预期:盈利环比改善,估值历史底部区域
  4.1. 整体盈利增速放缓,部分行业利润边际改善
  2023年三季度A股盈利环比改善。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整体盈利增速降幅收窄。全A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2.5%,好于二季度的-4.2%;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公司后,扣非净利润增速为-6.8%,好于二季度的-10.9%;创业板扣非净利润增速为-10.4%,弱于二季度的-8.6%;科创板扣非净利润增速为-47.2%,好于二季度的-50.3%。中信一级行业中有15个行业利润增速增长,主要包括消费者服务(+300.9%)、电力与公用事业(+47.0%)、交通运输(+44.2%)、汽车(+33.3%)、食品饮料(+17%)等行业;15个行业利润增速下降,主要包括农林牧渔(-1182%)、基础化工(-49.0%)、钢铁(-36.9%)、电子(-32.7%)、建材(-32.4%)、有色金属(-45.2%)等行业。环比而言,相较于2023年二季度盈利增速有所改善的有16个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环比+37.3%)、交通运输(环比+28.0%)、电子(环比+19.7%)、电力及公用事业(环比+16.4%)、传媒(环比+13.5%)等行业;盈利增速环比恶化的有15个行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环比-1197%)、消费者服务(环比-573%)、房地产(环比-31.6%)、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环比-20.9%)、非银(环比-9.2%)等行业。
  工业企业盈利继续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20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前8个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77亿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9,624亿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78亿元,下降10.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85亿元,下降3.2%。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同时,财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619,690亿元,同比增长3.9%;利润总额34,798亿元,增长4.3%,与上月持平。9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8%,较2022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随着下游需求逐渐恢复、工业品价格回升,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为正,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回升,营收增速持续向好。前期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企业信心回升,经济复苏态势良好。
图片图片  4.2. 市场估值进入历史底部区域
  从市盈率估值看,申万全A指数市盈率15倍,处于历史分位数8%的水平;申万沪深300指数市盈率14倍,处于历史分位数25%的水平;申万创业板指数市盈率31倍,处于历史分位数2%的水平。2023年三季度盈利增速降幅收窄,市场估值较二季度回落。未来随着盈利环比改善,估值有望得到修复。
图片图片  从股债对比来看,目前申万全A预期收益率(PE的倒数)和10年国债收益率(2.67%)的差值为4.05%,处于历史分位数96.8%,从长期配置价值来看,目前股票预期超额收益率处于较高的水平,是配置权益资产的较好时期。
图片  5. 资金行为:公募逆势加仓,外资流出放缓
  5.1. 公募基金逆势加仓
  公募基金逆势加仓股票,发行市场整体偏冷。2023年前10个月偏股型基金(股票型+混合型+FOF)平均每月发行金额为250亿元,公募基金发行较冷。不过,公募基金自2023年6月以来,开始逆势加仓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比例从65%攀升80%以上。
图片图片  5.2. 融资资金温和增长
  杠杆资金温和增长。截至2023年11月中旬,融资资金增长1366亿元,扭转了2022年减少2675亿元的局面。一方面,政策将融资费率下调,降低了融资成本,刺激投资者增加融资;另一方面,市场估值进入底部,中长期资金开始加杠杆布局。融资资金有望维持增长态势。
图片  5.3. 北向资金净流入放缓
  北向资金净流入放缓。截至2023年11月中旬,北向资金只净流入546亿元,大幅低于2017-2021年的水位,也低于2022年900亿的规模。在美元利率较高的情况下,外资流入的幅度大幅放缓。从月度级别来看,除了2023年1月有较大净流入外,大部分月份都处于净流入状态,对市场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外资有望重新配置A股市场,2024年外资净流入状况有望改善。
图片图片  6. 大势与配置:市场有时节,春风吹又生
  6.1. 市场大势:市场有时节,春风吹又生
  宏观形势有望趋于稳定。海外方面,中美领导人会面达成建设性会议成果,中美关系有望阶段性改善,或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俄乌冲突进入相持阶段,对全球经济影响减弱;以哈冲突影响范围有限。美国核心通胀率超预期回落至4%,市场普遍预期此轮美国加息周期结束,美联储最早将于在2024年5月降息,市场或开始交易降息预期,美国债市和股市可能呈现双强格局。国内方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政策的优先选项,2023年10月人大通过一万亿特别国债,将赤字率提升至3.8%,预计将有效提振经济增长。在房地产市场低迷拖累固定资产投资的背景下,扩大中央政府支出是化解地方债务的有效举措。近期经济经济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回升,投资较弱,出口企稳,工业生产稳定,物价受猪肉等食品价格拖累相对低迷。整体而言,2023年可以完成5%的增长目标。展望2024年,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降,打开我国货币政策空间,管理层或采取宽财政、宽货币的政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有望回归至潜在增长水平,从而提振市场信心。
  国内股市积极因素增多。A股经过连续2年的市场下跌,国内市场信心不足,在强势美元的背景下,外资持续流出,影响市场稳定。当前市场估值进入历史底部,积极因素正在积累。部分经济数据改善,消费、工业、就业等方面均企稳。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强,为落实中央“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精神,证监会阶段性放缓IPO和再融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和回购,采取措施吸引长期资金增配权益市场。央行行长表示货币政策将更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为配合万亿特别国债的落实,2024年政策的重心更偏向前者。经济企稳也意味着企业盈利的改善,市场有望进入盈利和估值双重提升的阶段。
  政策春风不断,市场将走出低谷。市场存在周期的力量,2021年国内经济增速从高点回落,随后企业进入被动补库阶段,工业品价格也随着回落,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沪深300指数自2021年2月以来呈现逐级下行趋势。历经3年的下行趋势可能步入尾声,2024年市场有望回暖进入转折期。一是国内经济库存周期可能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自2023年7月以来PPI连续回升3个月,工业产成品库存增速连续回升2个月,企业营收增速趋于企稳;二是政策驱动力增强,财政发力;三是海外制约因素减弱,中美关系逐步改善,美联储加息周期基本结束,市场预期2024年下半年将进入降息周期。在市场进入估值底部区域和企业盈利开始改善之际,市场轮动的齿轮可能转动到中期回升阶段。
  行业配置上,建议关注五大方向:(1)人工智能推动下的科技投资大周期,芯片、光通信、大数据、游戏等行业将长期受益;(2)美元降息周期下的资源类行业,能源、黄金等大宗商品行业将受益;(3)消费驱动型经济下的受益行业,譬如白酒、医药等;(4)厄尔尼诺异常天气冲击下的种植业与养殖业;(5)国内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受益行业,券商行业集中度或得到提升。
图片  6.2. 人工智能下的科技投资大周期:芯片、光通信、大数据、游戏
  美国Open Al公司的GPT正在引领人工智能生成(AIGC)技术革命,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将迎来长期大规模投资。科技巨头正在加码布局,技术升级不断加速,商业化进程逐步成熟。人工智能将会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各场景,商业化前景广阔。ChatGPT已被应用于AI生成内容、客户服务、教育、家庭陪护等领域。未来数年的人工智能模型技术将获得大规模资本投入,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芯片、大数据、光通信、游戏等领域将受益于人工智能的成熟和发展。
图片图片  6.3. 美元降息周期下的受益行业:能源、黄金
  2024年下半年美联储大概率会开启降息周期,可能推动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石油、黄金等大宗产品的价格可能保持坚挺。能源方面,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和政治角力,可能影响能源供给,推升能源价格;另一方面,全球减碳政策下,传统能源资本投入下降,供给弹性降低,容易触发价格上行。黄金方面,央行储备需求上升,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全球央行持续强劲购金态势,2023年三季度黄金需求为1147吨,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8%,2023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净购黄金337吨,为有史以来第三高的季度净购金量。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已连续增长11个月至2192吨。此外,随着印度经济的崛起,中产阶级的扩大,黄金文化盛行的印度有望推动黄金消费需求增长的新一轮大周期。
图片图片  6.4. 消费驱动型经济下的受益行业:白酒、医药
  我国经济正转向消费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我国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对白酒和医药的消费稳定。过去3年,白酒经历了大幅调整,2023年白酒产量大幅下降,有利于白酒企业库存去化。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可以通过提价改善企业盈利水平。医药行业受到集采政策影响,行业整体盈利下降,医药股价的下移对悲观预期反映比较充分,随着海外减肥药市场的扩大、部分创新药持续发展,国产药有望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医药行业盈利有望改善,从而推动医药行业的修复行情。
图片  6.5. 厄尔尼诺异常天气冲击下的种植业与养殖业
  气候异常可能导致自然灾害和全球粮食减产,推动农产品价格上升。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预计今冬到明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但阶段性冷空气活跃,南方地区降水偏多,复合型气象灾害风险加大。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猪粮比维持在5左右,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猪价处于历史底部。2023年虽然生猪存栏去化较慢,但较过去2年有所减少,预计2024年生猪存栏继续下降,有利于猪价的企稳回升。
图片图片  6.6. 国内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受益行业:券商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券商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领域,资本市场成熟发展需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在监管鼓励做大做强、扶优限劣的情况下,券商可能出现优胜劣汰与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得到提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7. 风险提示
  (1)政策和经济不及预期
  (2)意外事件冲击市场流动性
(文章来源:中原证券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原策略:政策春风不断 市场将走出低谷 配置五大方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