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美联储为何给市场降息预期“泼冷水”?

最新信息

评论丨美联储为何给市场降息预期“泼冷水”?
2023-11-23 09:00:00
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日前,美联储公布了10月31日至11月1日召开的为期一天半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纪要。在避免市场抢跑降息预期成为美联储当务之急的关键窗口,美联储在纪要中释放的信息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至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数据,在这份新鲜出炉的纪要中,美联储的整体判断是,美国第三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强劲,劳动力市场状况仍然紧张,就业持续增长,失业率居于低位,消费者价格水平仍然居高不下。
  接下来我们根据美联储对三个核心问题的回应来逐一分析。先看经济增长数据,美国国民经济分析局按照不变价折算的环比季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速是4.9%,二季度是2.1%,一季度是2.2%,和去年一季度的-2.0%相比,美国GDP的现实表现,似乎是对认为加息可能引发经济增速疲软观点的一个有力抨击。
  再看就业数据,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今年10月,美国的季调失业率为3.9%,和年初的3.6%相比变化不大,和去年启动加息前4.0%左右的失业率数据相比,可能也确实能够支撑美联储认为就业不弱的立场。从趋势来看,自去年3月启动加息以来美国的就业数据,似乎确实能够为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提供足够充分的理由。
  最后看市场最为关注的通胀走势,根据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美国10月份CPI同比增速是3.2%,前值为3.7%,而在今年3月该值还停留在5.0%高位;再看核心CPI,10月份同比增速是4.0%,较前值下降0.1个百分点,今年3月值为5.6%。若仅从数值来看,美国通胀逐步向好的趋势也似乎说得过去。
  考虑到美联储在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清晰且明确的数据依赖,这使得市场开始押注明年美联储即将大规模降息。目前的一些观点认为,美联储在今年年底前保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不变已是大概率事件,对于降息周期,市场则普遍预计或将于明年5-6月启动。
  虽然数据表现支撑了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即将转向的判断,但关于降息幅度和速度的分歧依然存在。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经济生活中“白噪声”的存在,使得想要完全准确无误地预测美联储的行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比如,近期德意志银行一份研究报告就指出,自去年3月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金融市场至少已经六次误判了美联储立场,原因既有疫情形势的变化,也有地缘政治博弈的因素,更有对加息会引发经济衰退的质疑和硅谷银行破产等突发事件的影响。
  这种多目标的平衡取舍,凸显了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所面对的困境,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会对政策制定者们打上“鹰”或者是“鸽”的标签,前者通常是指对通胀容忍度更低,倾向于用紧缩货币政策来扼制通胀,而后者恰恰相反,鸽派对通胀容忍度更高,主张通过一定水平的通胀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美联储历史上,很难说哪个立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就这届美联储来说,显然更为鹰派。这为我们观察美联储接下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奠定了一个基石,那就是要重点关注美国通胀的演进趋势。
  需要强调的是,同样是在这份最新的纪要中,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坚持认为,虽然持续呈现放缓的迹象,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的调查指标仍然高于疫情前的水平。至于对通胀形势的判断,美联储给出的估计是,到今年年底通胀水平将接近3.0%,核心PCE将在3.5%左右。而随着产品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供应趋于一致,预计未来几年通胀将继续走低,到2026年美国的总价格水平和核心PCE将最终接近2%的锚定目标。但难题在于通胀形势的复杂性和经济前景的高度不确定性。所以最新公布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专门强调,每次会议的决定将继续以收到的全部信息为基础,如果有信息表明在实现2%通胀目标方面进展不足,那么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将是适当的。
  整体来看,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了这么一个判断:即何时降息以及多大幅度的降息,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也并非表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规律可循,在没有系统性干扰的情况下,这显然取决于美国的就业、通胀和经济走势的变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评论丨美联储为何给市场降息预期“泼冷水”?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