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八部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最新信息

央行等八部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2023-11-27 19:49:00
11月27日,央行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近年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总体呈下降趋势,净融资规模连续多年为负。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民营企业信用债存量规模约2.25万亿,仅占全部信用债比重的3.7%。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要让投资者购买民企债,必须有足够的收益匹配风险。比如允许民企以10-20%的票面发债,投资机构基于大数法则购买,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从这个角度看,打造中国高收益债市场可能是破题的关键。
  此次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加强专业投资者培育,提高市场流动性。此外,通知还提出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等举措。市场预计未来民企债券融资将会改善。
  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
  数据显示,2010年-2016年间民企债券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稳步增长。尤其在2015年,随着公司债扩容,民企信用债融资规模大幅增加,民企信用债总发行量于2016年突破万亿元,并且当年净融资额高达9182亿元,达到历史峰值。
  在金融去杠杆与部分民企违约的影响下,市场风险偏好大幅降低,机构“一刀切”现象日益增多,2018年民企净融资额首次为负值,民企信用债融资功能收缩。
  “民企债券违约风险高,尤其是前些年个别民企财务造假事件加剧了投资人的担忧,机构不买民企债,发行规模就出现下降。”沪上某大型券商信评总监直言。
  2020年民企债券净融资规模一度转正,但2021年继续转负,并在2022年、2023年持续,三年净融资规模约-6000亿。究其原因,民企债中房地产企业占大头,而2021年以来房企风险持续发酵,民营房企融资较为艰难,偿债规模远高于发债规模。
  “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为国有持牌金融机构,大多为同质性强的国有金融机构,容易在风险偏好同质化下形成羊群效应,放大市场对民企债的规避情绪。”前述沪上大型券商信评总监表示。
  此次通知提出,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养老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支持民营企业在符合信息披露、公允定价、公平交易等规范基础上,以市场化方式购回本企业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服务部联席负责人王正国称,从需求视角看,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及资产管理类机构等机构投资者以风险防范和产品流动性为主,风险偏好较为趋同,只有少量优质民营企业债券才能进入可投资标的库。通过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增加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对民企债券的配置,能够提升民企债券的流动性,提振各类机构投资需求,助力民企债券一二级市场的活跃。
  此次通知还提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鼓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市场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稳定存量。
  早在2018年10月,央行即发布公告称,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由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提供部分初始资金,由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出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等多种方式,为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增信支持。实操中,银行间市场主要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创设相关工具。
  去年5月,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以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由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负责实施,通过与债券承销机构合作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方向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
  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采取“信用保护工具+债券发行”的模式,可降低投资人购买债券的风险敞口,提高投资人对债券的认可度,从而提升民企债券发行的成功率,也有助于降低债券发行利率。其中,信用保护工具相当于投资者在购买民企债的时候向创设方缴纳保费,多买一份保险,如果发行人无法兑付债券,则由创设方垫付。
  今年9月,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发布会上介绍,金融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加大民营经济多元化融资支持力度。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9月末已累计为140家民营企业发行的2426亿元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
  此次通知还明确提出,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支持民营企业注册发行科创票据、科创债券、股债结合类产品、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转型债券等,进一步满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民营企业资金需求。优化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机制,注册全流程采用“快速通道”,支持储架式注册发行,提高融资服务便利度。
  “当前阶段而言,民营企业发债成本也远高于国央企,信用利差超过100BP,融资效率有待提升。总体来看,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高收益债券市场体量、估值定价效率和机构配置力度等领域均有待优化。”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
  章俊建议,短期可积极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债券增信公司等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运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担保增信和直接投资等多种手段,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稳定存量,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虽然监管部门积极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但受市场风险偏好制约,民企债整体处于风险出清过程中,民企债市场占比较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民营企业信用债存量规模约2.25万亿,仅占全部信用债比重的3.7%。
  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在信用债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尤其是城投债膨胀十分明显。Wind数据显示,当前城投债存量余额12万亿,成为信用债第一大券种。原因在于,2014年债券违约常态化后,各类债券都出现违约,唯独城投债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而无一单债券违约。中国债券市场仍未能褪去政府信用的本色。
  为此,需要提升非政府信用债券占比、减少政府的隐性担保。增加民企债的发行“一举两得”,既可支持民企,但同时降低城投债比重。但民企债券发行困境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需要综合施策。
  此次通知提出,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能够真正降低民企债券融资门槛,还能在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缓解金融机构“资产荒”的现象,推动金融资源按照市场化方式实现有效配置。
  此次通知称,研究推进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加强专业投资者培育,提高市场流动性。
  “从国外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速下降时,潜在的债务风险问题就会爆发。打破刚兑和信用分化会带来对信用风险的重新定价,进而培养出一批中高风险偏好的投资人,资质和规模都弱于投资级发行人的公司就会理所应当地进入债券市场。”专注于高收益债投资的深高投资首席投资官李凯表示。
  李凯称,对于高收益债这种在金字塔结构偏中部位置的大类资产,一旦拥有系统的投资人和发行人,以及合意的风险偏好,再配合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交易机制、中介机构、估值机制、法律手段等,其未来发展的前景值得看好。中国高收益债市场建设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央行等八部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