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逢 情谊自通——各地旅游促“三交”的生动实践

最新信息

山水相逢 情谊自通——各地旅游促“三交”的生动实践
2023-11-28 10:29:0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潘岳说。
  由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近日在京召开。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潘岳指出,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文旅,就好比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桥梁和纽带,各民族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够潜移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找准发力点,系统落实。山水相逢,情谊自通,一个个生动案例跃然眼前的同时,旅游正成为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一笔。
  深挖固牢,“终于才华”
  始于颜值、终于才华。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的一个心愿。
  交流会上,他这样解释,在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始于颜值”的游客们被甘孜州的自然奇观所吸引。“但是,‘终于才华’是我们的目的,让各民族游客对康巴文化、红色文化、茶马文化、汉藏羌彝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的浓郁民风民俗深入了解,深挖文化内涵,让旅游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各民族团结交融的纽带。”
  仿佛每次高跃前先要深蹲,挖掘、整理和展示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基本功。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历史见证地之一的河北承德,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避暑山庄研究院等文化研究机构。少数民族文化绚丽璀璨的广西,深入挖掘、整理和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
  越来越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品牌、线路被擦亮。
  云南推出10条非物质文化遗产、22条历史文化和5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广西着力打造“壮美广西·多彩非遗”文化旅游品牌;结合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发源地、优秀传统文化富集地优势,山东将“道中华”与旅游促“三交”深度融合,推出“道中华·齐鲁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品牌。
  “历史文化游”“红色记忆游”“非遗传承游”……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介绍,山东目前已打造体验行线路107条,建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行基地119处,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项目体验的游客(团队学员)累计199.5万人。
  互嵌共融,手足相亲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浙江南湖革命纪念馆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全国各地基层56个民族代表组成的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
  “当我们讲到各民族的共产党员筹备建党的故事时,他们听得格外认真并不时与我们交流。”讲解员张一记得,有位代表激动地说,看到纪念馆内革命先辈的照片,聆听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再次深受感动,为自己作为一名中华儿女而备感自豪。
  “作为直接与观众交流的一线讲解员队伍,我们坚持把伟大建党精神,包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结合。”张一说。
  搭好文旅台,唱响“三交”曲,尤其需要各个要素的互嵌、共融。
  ——融入旅游场景。作为儒家“大一统”思想萌芽地,山东曲阜在各景点设置富含中华民族元素的讲解牌和“道中华”二维码;云南全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在全国率先制定测评指标体系,持续开展专题培训。
  ——打造互嵌空间。广西把各民族共同的节日“壮族三月三”打造为各民族欢聚的节日空间;云南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格局,让“有风的地方”须臾可至。
  ——加强共建援建。“航线开到哪里,我们就把游客送到哪里。”上海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说,春秋航空将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融入公司战略发展及管理体系,开展边疆航线、援建包机等项目。河南则把文化旅游援疆作为推动豫哈交往交流交融的重点,通过开行旅游援疆专列、打造华夏文明探源等线路,推动两地各族群众跨区域游览。“三交”还被搬上了地铁,哈密瓜、葡萄干、大枣……满载新疆哈密特产的郑州地铁“哈密号”上,乘客只需掏出手机,就可以将农特产品“一扫”到家。
  创新拓宽,云游天下
  云冈石窟正在“云”上游。
  第3窟的3D打印复制品落成青岛,开展当天有近10万人进场参观;第18窟复制品多人VR展示系统,2019年在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展出,首次实现了云冈石窟数字化国外展览……从采集信息数据到制作洞窟可移动3D打印复制版本,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让更多人领略这座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文化艺术宝库。
  通过创新展示载体、拓宽传播渠道,当下各种新鲜的文旅呈现方式不断涌现。
  作为东西方文化文明交汇的重要枢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键廊道,敦煌不仅上线“数字藏经洞”、建立“数字敦煌”资源库,还培育敦煌书局、莫高学堂等文化符号IP,高标准打造世界遗产廊道旅游标识系统,丰富以壁画临摹、彩塑创作等为内容的研学旅游产品,让各族群众在旅游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不久前,导游“芥末”讲解“我们为什么要看兵马俑”的视频火了。
  2021年,西安导游王钰在抖音上注册了“西安导游芥末”账号,通过直播和发布短视频,讲述她所领悟的文化认同,两年时间收获了三百多万粉丝的喜爱。
  “我们来看兵马俑的意义是什么?”王钰认为,看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还有文化传承背后的国家力量。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思想上的统一,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认同自己是中华儿女。
  增收发展,持久动力
  2014年之前,四川康定市俄达门巴村是个普通的藏族牧村,当地人收入主要靠放牧和虫草。
  2014年,改变发生。泸州企业家李华能与俄达门巴村签订租地合同,建设木雅圣地景区,让村民以集体资产入股项目,每年全村保底分红;让村里的年轻娃娃们在家门口打工……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约3500元,提升至2022年的近2.5万元。“成了实践‘资源变资产、牧区变景区、牧民变股民’旅游扶贫模式的典范。”刘洪感慨,“文旅融合的发展正改变着甘孜州,很多故事因此成为可能。”
  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博伟看来,旅游是相互平等的“三交”、是春风化雨的“三交”、是彼此接触的“三交”、也是经济驱动的“三交”,“因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旅游促进‘三交’可以产生持久的动力”。
  如同呼应,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吴世雄带来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以来云南省旅游特色村达1000余个,累计接待游客11.65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8600亿元。全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50多万人。
  促进就业增收,也拓宽发展路径。通过农业、工商业、教育、康养等与旅游融合发展,云南打造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新业态。“各族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共同体。”吴世雄说。
  交流会上,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妮娅提到一个词,“融居”。
  通过以旅游为平台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目前,丽江有来自全国各地涉旅从业人员近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古城景区省外户籍商户占总商户的65%。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8%,民族构成由12个增加到48个。
  “‘新大理人’‘新丽江人’等群体的不断涌现,成为各民族互嵌融居的最好注脚。”吴世雄说。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指出,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记者徐欧露蒋彤张晓雨)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山水相逢 情谊自通——各地旅游促“三交”的生动实践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