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不光“抢人才”,还要抢出新意

最新信息

上海不光“抢人才”,还要抢出新意
2023-11-28 10:55:00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座城市的人才发展趋势,往往可以从数据角度进行观察。
  0.9%、0.5%、1.2%、2.1%、1.9%……这是2018至2022年上海人才净流入占比。根据智联招聘《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上海2022年人才净流入占比位居全国第一。与此同时,2019至2022年上海人才流出占比从4.8%降至2.3%,降幅明显。
  一进一出,看似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对城市而言却意义重大。过去五年间,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和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总量增加了99万,达到675万人。
  然而,正如铁狮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瑞柏在第3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所感慨,“上海是一座永远不会自我满足的城市”。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为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人才竞争,上海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围绕“引、育、评、留”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新时代上海人才工作。
  引才:是不是人才,市场说了算
  当前,上海最需要哪些人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明确指向:聚焦“高精尖缺”,持续壮大海内外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四支队伍”。
  要在茫茫人海中觅得这些人才,既需要如炬慧眼,更离不开理念更新。近年来,上海创新识才、引才模式,更注重发挥市场在引才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不唯头衔和身份,只唯能力和贡献”。换言之,什么是人才,要让用人单位、创新主体来决定;是不是人才,市场说了算。
  市场化社会化引才模式,就此成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金钥匙”。选聘国际知名科学家、企业家担任引才大使,推进“以才引才”,这是一条路;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海聚英才”创新创业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浦江创新论坛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要活动搭建引才平台,发现引进更多全球顶尖人才,又是另一条路。
  此外,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业规模优势,上海高度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优质猎头公司,而他们正是善于发掘“千里马”的“伯乐”。对于这些“职业伯乐”,2020年起,市人社局连续三年颁布人力资源服务“伯乐”奖励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激励和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本市用人单位选聘优秀人才。前不久,《上海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炉,将全方位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开放。
  激励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也为行业注入信心。上海仕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王云彬就畅想:“今天能引进一名长江学者,明天会不会就是图灵奖得主了?”
  在市场化社会化引才新模式下,上海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面向海外积极延揽世界一流人才,人才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集聚外国人才数量居全国第一,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已超29万人,同时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此外,高端集聚效应持续提升,在沪两院院士、高层次人才数量不断提升,目前上海领军人才达近2000名。
  育才:要走年轻化道路
  “上海的人才发展,一定要走年轻化的道路。”今年上海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一语道出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只有更多年轻人掌握了基础研究思想,才能真正推动解决“卡脖子”难题。
  对上海来说,强化顶尖人才支撑,不仅需要关注当下,大力引进位于“金字塔尖”的成熟人才,还应放眼未来,更加注重青年人才梯队建设,自主培养一批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
  前不久,“95后”段佳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杂志发表的第三篇论文正式刊出。去年10月投稿时,她还是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一名年轻的助理研究员;今年8月论文上线前,她已连跳4级,成为一名拥有独立实验室的研究员了。她说,之所以选择来上海工作,不仅因为上海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更因为这里对青年人才的支持与包容,“未来我将继续深入探究疾病发病机理,为创新药研发贡献力量”。
  在上海成就事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近年来,上海以“浦江人才”、“超级博士后”等计划引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革除论资排辈陋习,放手让有能力有潜力的青年人才担纲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重点加强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培养,每年资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约5000人。
  除了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上海也正探索青年人才培养新路径。以博士后为例,上海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首批实践地,长期以来各设站单位充分利用博士后制度的特殊政策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不过,当下博士后们也面临“成长的烦恼”,包括“强需求弱引力”“强关注弱投入”“强研究弱转化”等问题。对此,上海坚持按需施策,通过改革招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引导博士后们既“向上生长”拓宽创新视野,又“向下扎根”推动成果转化,迸发出蓬勃的创新创造活力。截至目前,上海已培育出站博士后3万余人,建成了一支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在前不久闭幕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上海选手获得2枚金奖、6枚银奖、14枚铜奖、18个优胜奖,获奖率近四成。
  评才:有真才实学,就能被看见
  这些年,不少在上海发展的人才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帽子”少了,“里子”多了。
  推进人才计划优化整合,正是上海近年来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当然,“帽子”数量变少,并不意味着人才政策红利也少了——人才获得的科研支持有增无减,反而能够更专注于科研本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青年特聘研究员姜益光感慨:“以前以为人才‘帽子’很重要,但现在我和身边同事慢慢发现,只要有真才实学就能被看见。”
  以“放权”为用人单位添动力,以“松绑”为人才增活力,上海聚焦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博士后等群体,推动重点区域和领域人才评价工作创新试点,优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在激励、评价、培养、使用等方面进一步放权松绑。
  对此,许多青年人才都有切身感受。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年轻员工占比较高,创始人兼董事长熊磊介绍,公司在考核、晋升方面不论资排辈,而是以贡献和奋斗来评价人才,很多核心研发骨干、团队负责人甚至总监级别高管都是“90后”。
  “发布了8个岗位,最后只引进了1个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曾饱受“有引才需求、无岗位职数”的尴尬,而随着今年《上海市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办法》和《上海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管理办法》两个方案的施行,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引进、聘用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农科院等单位的引才难题有了解决之道。
  作为科学评价、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挥棒”,职称制度是激发广大人才创新活力的重要杠杆。2018年起,根据国家部署,上海深入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已累计出台25个职称系列改革办法,完成本市全系列职称评审标准修订的改革任务,由此推进评价标准“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留才:让人放开手脚干事业
  “我们有许多顶尖AI人才去了美国,原因就在于欧洲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好的算力基础设施。”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人工智能科学家汉斯·乌斯科尔特曾不无遗憾地提到欧洲人工智能发展的困境。
  如何避免人才流失、真正留人留心?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是关键。
  近年来,上海坚持以事业平台聚才,充分依托国家在上海布局的世界级事业平台引才育才。通过打造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等重大科学设施,集聚了一批从事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世界一流人才和团队。同时做大产业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知名科技领军企业,构建起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做优科技服务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平台和专业化服务。目前上海各类孵化器达600余家,在孵企业超过2.4万家。
  而要真正让人才喜欢一座城、扎根一座城,还需通过全生命周期和全链条的服务保障,创造宜居宜业环境,让人才心无旁骛搞研究、放开手脚干事业。
  在今年“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峰会上,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上海市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等一批重磅人才政策正式发布,吸引了众多人才的目光。据介绍,上海将根据重点行业领域发展和专业人才需求实际,动态调整清单目录,吸引集聚高层次专业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不断优化的落户政策、安居工程、医疗服务、文化设施……上海坚持以高品质、便利化、国际化的生活保障提升城市软实力,让人才于细微处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正如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研究员、博导许凯亮所说,“上海是一座富有敢闯敢干精神的城市,在这里奋斗有压力,但更有动力”。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上海不光“抢人才”,还要抢出新意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