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广东”启示录:14城寻找蓝色增量|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最新信息

“海上新广东”启示录:14城寻找蓝色增量|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2023-12-01 19:45:00
广东是海洋大省。从位于广东中段的珠江入海口顺着海岸线分别向东西两向而行,有14座城市沿海而立,依次坐落于全长4114千米的全国最长大陆海岸线上。从17.98万平方千米的陆域空间到41.9万平方千米的海域空间,打造“海上新广东”成为经济第一大省在新发展时期突破资源瓶颈、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的关键思路。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现代海洋城市发展研究院走访广东14座沿海城市,观察广东各地如何立足城市特色、借力海洋空间,进一步激活蓝色经济动能。
  梳理14座沿海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直观看到,各地海洋产业在区域经济结构中承担的不同“角色定位”。以汕尾为例,2022年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实现产值132亿元,约占汕尾全市工业产值的10%,海工装备制造业成为这座滨海城市打开海洋新空间的关键产业路径。坐拥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蛇口邮轮母港等东、西两大港口群的深圳,则把港口航运、滨海文旅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整体来看,以14座沿海城市为支点,以海工装备、海上风电等为代表的蓝色工业,海洋牧场等为代表的蓝色农业,港口航运、滨海文旅等为代表的蓝色服务业为抓手,广东蓝色经济版图正加速“扩容”。
  支持工业“下海”
  作为制造业大省,以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为主的蓝色工业,无疑是组成广东蓝色经济版图的一块关键拼图。其中,近年在能源结构转型压力催动下加速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成为多座沿海城市“押注”的新赛道。
  谈及中山的新能源产业,当地人都会提到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集团”)的“风电+”装备。自2005年进军风能领域的不到20年间,明阳集团拿下全国海上风电一半的市场份额;到2022年,明阳海外营收增长超600%,成为首个进军欧洲、日本市场的中国整机厂商。
  在明阳集团背后,中山新能源产业集群加速集聚。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1年,中山市规模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呈扩大态势,2021年规模以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业增加值为19.07亿元,同比增长14.05%,营收规模为98.67亿元,同比增长25.31%。
  而随着海上风电等应用场景逐步成熟,与之相关的产业配套也在广东沿海加速落地。
  2022年,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落地汕头濠江。“这是广东电网和上海电气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中期规划建设6个大容量风机测试机位,本期建设4个风机测试机位,最大可为24兆瓦的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提供认证检测及并网试验等服务,能够解决以往风机测试面临的海上作业环境恶劣、效率低下、施工成本较高等问题。”广东电网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除风电临海试验基地外,汕头市发展和改革局新能源科负责人谢少彦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汕头还在落地建设一个海上风电协同创新基础设施项目。据介绍,该项目主要包括35MW级六自由度全功率加载试验平台在内的超大型风电机组电气及动力学综合研究实验室,以及海底电缆和新型储能等实验与检测中心等关键创新性设施,建成后将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风电机组实验平台。
  而2019年南海海缆的加入则补齐了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也让汕尾在全省海上风电产业链中的定位进一步凸显。
  “我们2019年成立、2021年正式投产,目前是广东唯一一家研发、生产海缆的企业。”在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内,南海海缆有限公司(简称“南海海缆”)常务副总经理周远清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作为华南地区首家海缆研发与生产制造企业,投产3年以来,南海海缆在广东市场占有率已达约50%,填补了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关键环节。
  2022年,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汕尾(陆丰)海洋工程基地已实现产值132亿元,约占汕尾全市工业产值的10%。从整体规划上看,海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成为汕尾打开海洋新空间的关键产业路径。2023年汕尾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海工装备制造为核心、海上风电为支撑、海洋牧场为特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风电、光伏等一批产业相继“下海”,海上应用场景的打开也为许多沿海城市及其支柱产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进入储能赛道的德赛电池就在海底数据中心、海上风电等领域找到新的应用场景。“今年3月全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在海南下水,一期工程就采用了我们开发的300Kwh数据中心锂电池产品。”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裁、惠州市德赛智储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郭庆明表示,在通过海底腐蚀、延误、浪涌、地震等系列极端条件测试后,德赛电池为海底数据中心设计的储能产品已成功“下海”。
  此外,除了瞄准以海上风电场为起点向上下游逐步延伸落地的风电装备等产业链条外,不少沿海城市也把目光聚焦到海洋牧场、船舶航运等海上经济业态的迭代升级上。随着海洋经济业态在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引导下逐步成熟,41.9万平方千米海域将为广东这座制造业大省的蓝色工业发展带去更大的想象空间。
  发展“深蓝”农业
  拥有如此广阔的海域面积,以及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的同时,第三次国土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耕地总量28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23亩,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因此,向海要资源、向海要粮食,走向深远海发展“深蓝”农业——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就成为广东这座经济大省寻找经济增量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海水养殖面积有限的广州,还是有更大面积海域进行规模化养殖的阳江、湛江、潮州,都在寻求向渔业的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上游的育种创新,中游的智能化养殖,到下游的海产品预制菜与品牌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条跨越城市行政区划的完整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体系逐步成型。
  传统上,发展渔业天然依赖海域资源,而因为出海航道密集等原因,从海水养殖来看,“广州周边海区并不具备建设海洋牧场的条件。”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会宏曾对记者直言,“但随着海洋牧场逐步向深远海迁移,水温、流速等渔业养殖环境的改变对牧场饲养品种筛选、抗病育种研究等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广州进入海洋牧场产业链的主要切入口。”
  目前广州已拥有广东全省70%以上的农业科研院所,南沙与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则共建了产学研基地,并以刘少军院士工作站、海大集团和恒兴集团等平台项目为依托,积极创建“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形成“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的合作模式。
  2023年3月,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沙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建的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正式启用,配备了洁净实验室、超高温实验室、生理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及200亩左右实验鱼塘,将打造水产育种与种业、水产种质资源与环境、水产病害防控、水产精准营养和智慧渔业与设施养殖等五大渔业创新平台。“研究院就在产业园内办公、实验,养殖中遇到任何问题,科研人员都能立刻处理,真正实现把实验室建在鱼塘上。”广州市南沙区渔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陆君告诉记者。
  渔业育种技术和品种创新的背后,是鱼苗规模化培育的市场需求。在南沙渔业产业园以西300公里的阳江市阳西县,一座座“鱼苗大棚”正拔地而起。“预计再有两个月就能竣工。”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朝表示,“鱼苗大棚”内的养殖池可通过泵和管道将海水抽到池中,通过室内海水养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鱼苗成长环境,降低养殖风险,打造“开展工厂化育苗的基地”。而金源海洋所在的沙扒镇连接儒洞镇海岸也是阳西县鱼苗产业最集中的地区,种苗产区总面积达1.3万亩,行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海洋种苗主要包括对虾、蚝、金鲳、黄鳍鲷、黑鲷、珍珠龙趸等海洋水产品品种,其中不乏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深海水产品种,这为开展大规模深海养殖奠定了基础。
  近日,在离岸近百公里的阳江远海海域上,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研发投运的全球首个“风电+海洋牧场网箱”的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迎来首批渔获,收鱼近5000公斤,实现了金鲳鱼深远海智能化养殖。就在不久之前,全省规模最大的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则在湛江投产,湛江湾实验室深远海养殖平台设计与建造也初见成效——全球首例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预计2024年下水运作。
  从漂浮的深水网箱回到陆地港口,广东海洋渔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近年颇受市场关注的预制菜板块。“我们养殖的海鮸鱼可以说‘浑身是宝’,各部位可分别加工成鮸鱼胶、鮸鱼头等多种产品。目前我们也已经面向市场推出多款预制菜产品。”在距离码头不远的水产加工车间内,潮州饶平县万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詹德强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在海鮸鱼这一品类上,万佳水产已形成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建设。据介绍,近年潮州已依托鮸鱼、对虾、罗非鱼、鳗鱼、牡蛎等水产品养殖优势,持续引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企业落户,并以产业园为载体,推动区域水产加工企业由分散型向产业集群化发展。
  可以看到,从种业创新到智能化养殖,再到预制菜,不断走向深远海的渔业养殖,与相继“下海”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预制菜等制造业,正在广袤的海域上相遇相融,碰撞交织出海上新广东的蓝色经济新能量。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海上新广东”启示录:14城寻找蓝色增量|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