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奋斗者】对话施浩:新机遇下 珠海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途径

最新信息

【为奋斗者】对话施浩:新机遇下 珠海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途径
2023-12-04 17:34:00
1980年8月,珠海经济特区建立。曾经的边陲小镇,燃起了无数人奋斗的热情。南下的追梦者,也成为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个生动标注。
  40多年来,我们一直观察珠海的发展。如今,珠海围绕“产业”澎湃出青春活力。在新机遇下,珠海产业发展有怎样的优势,又有怎样的途径?近日,《为奋斗者》编委会对话施浩博士,探讨珠海产业发展前沿趋势。
  施浩,2010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加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之前,施浩博士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施浩博士的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和公共财政学。他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撰写中文专著一部,英文专著一章。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的重大项目。
  珠海发展产业的强迫感比过去更强烈
  《为奋斗者》:近年来珠海高度重视产业的发展。您认为“产业”对珠海城市发展重要性体现在哪?
  施浩:珠海给大众的印象一直是一座“小而美”的宜居城市。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除了格力电器,很少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和同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和广州拥有华为、腾讯、平安保险、广汽、广药白云山等高科技、金融以及传统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东莞、佛山和中山等城市虽然缺少行业龙头企业,却也因为家具、瓷砖、内衣和灯具等颇具规模的行业而让大家印象深刻。就产业发展的现状而言,珠海既没有像东莞、佛山和中山那样通过做大行业规模达到成本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也尚未吸引到和培育出高科技领域的大独角兽企业。
  上图列出了同为经济特区的珠海和深圳在2000-2020年之间一些关键指标的对比。在这20年里,珠海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上表现不错。2000年深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珠海高89%;2020年,珠海将这个差距已经缩小到10%。
  但是在年末常住人口上,深圳和珠海之间的差距由3.49倍扩大为7.2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由2.51倍扩大为7.54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产值也由4.57倍扩大为8.42倍。
  珠海目前“既不大也不强”的产业发展现状和其“小而美”的早期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息息相关。作为1980年最早成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并没有选择拼环境、拼资源、拼速度的传统发展道路,而是一开始就确定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992年珠海的“八个不准”规定更是成了当时全省乃至全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要求。“小而美”的城市发展战略虽然没有阻碍珠海变富,但是很明显地制约了珠海产业变大变强,也对人口流入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东岸相比,珠三角西岸地区(珠海、中山、江门)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珠海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在整个广东省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其偏小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也限制了其对珠江口西岸地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因此,高度重视珠海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出于珠海自身在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来自于通过珠海的产业大发展拉动整个珠江口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新机遇下珠海产业有更多的优势
  《为奋斗者》:您认为,目前珠海发展产业与过去相比,有怎样的新机遇?
  施浩: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九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目标,既是推动新形势下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丰富“一国两制”的新实践,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里珠三角九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濒临南海,东与香港水路相距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里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
  此外,珠海在整个大湾区的交通网络中地位突出,除了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已建)和深珠通道(拟建)将进一步打通珠江口两岸交通。未来珠海在珠三角地区“一小时都市圈”中的地理优势十分明显,珠海与大湾区各地之间的通勤和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和珠海横琴这三大自贸区的设立格外引人注目。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横琴新区的建设要充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潜力,用足用好澳门自由港和珠海经济特区的有利因素,加快提升合作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撑澳门-珠海极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作用,辐射带动珠江西岸地区加快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大战略和大背景,为珠海的产业发展在时间、空间和政策上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珠海未来的产业发展战略,应该协同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战略,整合大湾区资源优势,补强目前已有的产业基础,创造条件集聚高端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在产业链上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端转移,努力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珠海市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也是很大,对各类人才提供了较有吸引力的住房和生活补贴。除各类补贴外,珠海也可以在高端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生活配套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
  珠海在高等教育这一块其实做得已经比较超前和到位的。作为一个常住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地级市,珠海拥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师大珠海校区、北理工珠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多所高校。
  这些高校的部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珠海工作,肯定会成为珠海未来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珠海可以选择性地重点支持这些高校中和珠海产业发展策略接近的一些学科,创造条件促进三高企业和高校之间良好的产学研互动。
  珠海产业布局应有所偏重
  《为奋斗者》:您认为,从珠海的实际情况出发,珠海在哪些产业可以重点布局,原因是什么?
  施浩:家具和服装等传统制造业的区域优势通常来源于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但这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珠海的目标肯定不是去追赶在传统制造业上的区域优势,而是着眼于嵌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三高产业)的产业链条。
  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核心技术、高端人才、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珠三角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得广州、深圳和珠海这三个东西岸的核心城市之间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这给珠海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三高产业方面可以更多地承接广州及深圳这两个先发城市部分产业外溢的同时,珠海也可以主动在产业链上寻求突破点,和广州及深圳的现有产业形成互补,协同发展。
  事实上,珠海在2006年首次将“工业强市”写入发展战略后,已勾勒了明确的产业发展策略: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三大优势产业。
  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布局,珠海在这些产业方面均有了很好的发展。未来的努力方向就是在这些产业内继续深耕,做大做强目前在珠海已经落地生根的项目。同时也继续完善这些产业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出台各种支持性产业政策,吸引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入驻珠海,吸引高端人才来珠海创业和就业。
  高新区营商环境显著进步
  《为奋斗者》:您认为珠海高新区近年来营商环境有怎样的进步?高新区发展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在哪?
  施浩:珠海高新区近年来的营商环境进步很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一是政务服务环境很好,大部分事项在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业务大厅里可以一次搞定。政务服务“网上办”的比例也高达97%,为群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是在2022年成立了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为高新区企业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此举是珠海高新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
  三是珠海坚持把服务融入项目审批流程,各个审批环节有机衔接,将项目审批的速度大大缩短。在产业空间建设方面也跑出“加速度”,“拿地即开工,开工即招商”在高新区逐渐常态化。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主要攻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三大前沿产业链;同时壮大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区块链、6G、量子技术等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高新区主园区内目前共有南方软件园、港湾1号科创园、清华科技园、港澳科创园等16个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6个。截至2022年底,唐家湾主园区有581家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约占全市34%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8%的高新技术企业、40%的上市公司、26%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34%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创新和人才聚集高地。这些高新技术孵化器以及已经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是珠海高新区发展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为奋斗者》:珠海高新区近年来建设了各类产业园区,例如“港湾1号”到“港湾7号”。您对高新区打造各类产业园有怎样的建议?
  施浩:珠海高新区的各类产业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珠海对珠海产业发展的重视。港湾1号科创园的前身是逐渐没落的唐家第二工业区,100多家高能耗企业维系着低产值的运营。
  2015年起对这个老旧工业区进行改造,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已初步形成软件设计、互联网、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集聚,老旧工业区华丽蝶变为一个科技梦想小镇。2022年,港湾1号科创园以省内综合型孵化器排名第一的成绩,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资质。
  已投入使用的“港湾6号”是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方向,以打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工业园区。其高层高、高承重、大面积、高标准交付的定制化厂房,使得高端制造业企业可以在这里拎机投产,为这些企业节约了修建厂房所需的大量资金和时间。
  目前已经吸引到氦舶科技、恺瑞生物、九源电力、九源能源、华汇半导体、若贝特机器人、润电科技、易胜科技等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入住。
  “港湾7号”则聚焦智慧城市应用、智能消费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三大领域,打造大湾区高端智造总部产业基地。“港湾7号”引入“工业邻里”理念,连片开发,配套工业邻里、人才住房、人才公寓、商业等,构建新型工业社区。
  “港湾7号”边上的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也处于在建阶段,20栋建筑契合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需求,功能分区明确,包括研发厂房、医疗器械厂房、生物制药厂房、高标准厂房,固废处理站等。
  可以看出,高新区各类产业园的建设已经是高屋建瓴,为未来入驻的高端制造业企业提供功能完善的基建设施,大大降低了这些企业的前期投入,未来肯定可以吸引到大量高端制造业企业入驻各产业园。
  由于这些产业园目前还是处于刚投入使用或在建阶段,周边配套的生活、商业设施目前还比较落后,需要提前规划好满足未来大量高端制造业从业人员吃、住、娱乐休闲及商务交流等需求的配套设施。
  另外也要提前规划好生产性服务配套,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供应链、营销、仓储物流、政务及其他专业性生产配套服务,打造既有高标准硬设施、又有高水平软服务的产业空间。
  在珠海奋斗一个美好未来
  《为奋斗者》:如今珠海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这座城市奋斗。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您对这些年轻奋斗者有怎样的寄语?
  施浩:珠海不仅仅是一座宜居的海滨城市,对年轻人而言也是一个具有大量就业和创业机会的城市。
  产业发展使未来的珠海充满着活力和机遇。珠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朝气蓬勃的珠海欢迎年轻奋斗者,年轻的珠海和年轻的奋斗者一定可以相得益彰,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为奋斗者】对话施浩:新机遇下 珠海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途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