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 东莞已初步形成科创人才集聚效应

最新信息

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 东莞已初步形成科创人才集聚效应
2023-12-06 17:27:00
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因素,人才是强化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
  对于制造业重镇东莞而言,当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围绕城市发展需要和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引领驱动格局,推动大湾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建设,是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此背景下,12月6日,东莞连续第九年举办2023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暨人才系列主题活动嘉年华。本次活动规模由32场增加至54场,吸引海内外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齐聚东莞,力促产业、人才、城市深度融合,为东莞立足“双万”新起点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活动现场,东莞为各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代表颁发了广东省优粤卡、东莞市玉兰卡,为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颁发牌匾,为卓越工程师企业导师、沈学民院士战略科学家团队等颁发了证书,并为工业软件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揭牌。
  未来,东莞如何吸引更多人才项目、创新资源落户和汇聚?对此,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马宏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东莞高层次人才招引,不能只局限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应该不断加强国际化,面向全球招引高端人才。
  全市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吴昊是此次省优粤卡、市玉兰卡获得者之一。他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他本人于2021年从美国加州大学回国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工作。之所以选择东莞,主要是因为东莞优异的科研环境和硬件环境,这对于自己开展科研工作非常方便。
  “在国际上要建设一个比较好的实验室需要3到5年时间,但依托东莞的科研大平台和他们前期的研究基础,大概有一年时间,我们就能很快投入到工作中,可以做出本土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吴昊说。
  而此次拿到省优粤卡、市玉兰卡,吴昊也表示,这对自己在住房、教育等各个方面也能提供非常便利的支持,能够让自己在东莞潜心做科研的同时,继而安居乐业。
  回顾东莞发展历程,每一次能级提升,都与人才引领息息相关。而竞跑“双万”城市新赛道,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
  2022年东莞提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吹响“是人才进莞来”的引才号角,推动人才工作跨越式发展,努力把东莞打造成大湾区最具人才吸引力的城市之一,促进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随着引才号角的吹响,越来越多像吴昊这样的高层次人才选择扎根莞邑大地,致力科研创新、潜心干事创业。
  近年来,东莞全市R&D占比达4%,齐聚一众大科学平台,近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7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莞扎根成长。东莞还发行了全国首支以人才工作为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放“优才卡”和人才消费券等,累计提供8.65万套人才住房。
  发展至今,东莞全市的人才总量已经达到315万人,占人口比例超过30%,人才增速快于人口增速,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拥有各类人才平台1500多个,仅松山湖科学城就集聚博士人才超过5000人,初步形成高端科创人才的集聚效应。
  而为力促产业、人才、城市实现深度融合,东莞在此次活动上还面向世界、全国、大湾区搭建高端人才聚集交流平台,筹划了第二十四届国际先进中子源合作会议、第四届亚太中子散射大会等国际性学术活动。
  与此同时,东莞还在开幕式当天举办2023东莞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通过现场洽谈和直播带岗的方式,向600多所国内外高校发出了邀请,带来了5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的300多个岗位和1200多个硕博士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高层次人才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打造“人才来东莞,背个包就行”的人才环境
  今天的东莞,比任何时候都渴求人才。东莞如何加快引才留才步伐,吸引更多人才项目、创新资源落户东莞、汇聚东莞,为东莞立足“双万”新起点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获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后,伴随着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阿秒激光、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进驻,东莞开始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合的重要力量,也为东莞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打开了新的大门。
  吴昊介绍,近年来,作为广东省重大科学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引进海外高层人才表现不俗,非常有代表性。“我们目前已经引进了多位从新加坡、日本、葡萄牙回国的知名终身教授,另外如海外优秀青年计划的优秀人才也源源不断加入我们。随着这些人才的加入,实验室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上,取得了诸多进展。”
  依托大科学装置、重大科学平台,松山湖科学城发挥科研平台“强磁场”作用,已经集聚了博士人才超过5000人。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集聚科研人才1700多名,各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培养创新人才8000多名。
  从此次揭牌的工业软件卓越工程师创新中心,就可以看出科研平台在招才引智上的“磁吸”作用。马宏伟透露,此次揭牌的创新中心,是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的组成部分,该研究院总共分了4个领域,工业软件是其中之一。由于工业软件相对比较成熟,于今年开始率先开展工作。
  “主要工作概括来讲是几个方面:一是要发掘工业软件方面的真问题、真需求,再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面向全国一起组织科研人才进行攻关;二是为东莞今后产业发展进行人才培养,也就是卓越工程师;三是要在培养评价方面做出改变,更关注工程师创新性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今后的商业模式之间怎么有效融合,最后就是成果转化。”马宏伟表示。
  马宏伟介绍,创新中心以东莞理工学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了该领域头部企业,以及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创新中心旨在打造一个围绕着工业软件在人才培养、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等方面的重要平台。“相信随着中心的进一步运转,一定能为东莞高层次人才招引、培育,以及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非常巨大的智力支持。”
  而在吴昊看来,未来东莞应该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视野,将目光投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落地东莞,尤其是巨头企业中的技术人才,发挥其自身携带的号召力和明星效应,为东莞凝聚各个层次的人才。
  同时吴昊还建议,东莞应该继续增强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依托大科学大装置、科研机构以及高水平大学,在未来10年内,真正能够培养出本土一流科研人才,这样才能产生共振效应和协同效应。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高层次人才达23.6万人 东莞已初步形成科创人才集聚效应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