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最新信息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2023-12-13 17:50:0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于祥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创新引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有利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他认为实施“新赛道”战略,将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涌现。
  创新引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
  记者:会议提出九个方面重点工作中,“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首位,您认为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盛朝迅:创新引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特征。发展核心技术,进行价值链升级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只有人力资本雄厚、创新能力强大,才能通过自主创新掌控产业核心技术,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品质升级,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位置的高端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就是要突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着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强大合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记者:会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对未来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盛朝迅:新质生产力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关联、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科技与产业结合形成的产物,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兴起、不断壮大的过程。
  可以这么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领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有利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促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构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高素质劳动者和产业基础,充分激发企业活力和企业家才能,加快培育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产业新动能。
  抓住机遇推动新质生产力尽快形成
  记者:会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您看来,当前我国具备哪些优势,应该如何推动?
  盛朝迅:我国具备技术成果、人才富集、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链完整性、庞大数据群、丰富场景和体制等诸多优势,能够加速颠覆性技术产生和产业化过程,尽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新产业新动能发展水平。比如,我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空间技术、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部分先进技术已具备产业化基础。
  建议实施“新赛道”战略,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涌现。一是适应前沿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发挥政府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搭建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技术的遴选和支持机制,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二是加快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颠覆性技术策源地。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包容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提升重大技术原创能力。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同时,顺畅“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五篇文章,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需求发布机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另外,强化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建立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培育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力队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盛朝迅: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