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南沙可探索建立“数据保税区”,解决出海企业境外境内数据融合难题

最新信息

邬贺铨院士:南沙可探索建立“数据保税区”,解决出海企业境外境内数据融合难题
2023-12-20 21:49:00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数据跨境流通利用的需求不断攀升,许多企业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率先探索数据跨境便利化措施抱有强烈期待。12月19日,在广州南沙举办的第二届粤港澳数据合作会议座无虚席,产学研各界专家共同探讨,为促进粤港澳三地数据流通出谋划策。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作会议基调发言时建议,南沙可利用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探索建立“数据保税区”,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第二届粤港澳数据合作会议作基调发言图自主办方)
  粤港澳大湾区对数据跨境流通的先行探索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今年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签署《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的合作备忘录》,开启了关键一步。
  此后,一系列推动数据跨境流动的创新制度安排接连落地。9月28日,国家网信办就《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国际贸易、学术合作等数据出境业务必要性判断进行放松,若不包含个人信息或者重要数据,不再需要审批认证。12月13日,国家网信办和香港创新科技工业局联合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香港)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标准合同实施指引》(下称《指引》),进一步对个人信息处理者和接收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予以明确。
  邬贺铨分析,《指引》简化了个人信息跨境流动的事前监管和安全评估,是支持数据在安全合规前提下跨境流通的重要举措。不过,他指出,跨境数据流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比如,《指引》规范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和接收方分属跨境的两侧的场景,但两方可能同属一个主体(如本校与分校);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和接收方同侧,跨境的只是数据加工方。这些情况如何处理,还需有更为明确的安排。
  此外,按照现行规定,一般性的业务数据无需进行事前安全评估,但仍要接受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技术手段如何支撑政府监管要求仍面临挑战。数据流通安全的技术措施也不应只是接收方的责任,个人信息处理方式和跨境网络的提供方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邬贺铨认为,数据跨境流动的管理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撑,通过开发IPv6编程空间、完善个人信息脱敏手段、建设第三方隐私计算平台等,赋能数据流通的有效管理,护航数据安全流动。
  《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提出,要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邬贺铨建议,在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等支持下,南沙可以积极探索建设“数据保税区”,推动数据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在粤港澳地区流通。“数据保税区”意味着,虽然从物理意义上来说,数据处理设施位于广东境内,但从数据流动的逻辑上来说,除计算结果可以返回需方外,“数据保税区”内的原始数据并不与境内互通。而“数据保税区”的管理方式,技术上完全可行,可由粤港澳三方共同管理。
  “这样的设计可以解决我国出海企业的境外与境内数据融合难题。”邬贺铨提出,南沙在用地、用能、用人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可以率先探索,在“数据保税区”内发展智算中心、数据创意服务基地、大数据预处理基地、跨境电商平台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筑巢引凤”,为引进更多企业入驻南沙提供支撑和保障。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邬贺铨院士:南沙可探索建立“数据保税区”,解决出海企业境外境内数据融合难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