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观察】上市前大额分红:估值靠PE而非PB

最新信息

【e公司观察】上市前大额分红:估值靠PE而非PB
2023-12-22 12:36:00
近一段时间A股申请上市前突击分红问题引起重视,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估值是看股价和净利润的比值(PE),而不是看股价和净资产的比值(PB),上市前分红不会影响到公司估值,还会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公司募资的迫切感。
  按道理,分红是一家公司的权利,也是股东投资的目的之一,但是一些公司分红显得很突兀,一个原因是分红金额大,几乎和利润额相当,分红时点则在申请上市前一年或者前三年,之前则很少分红。
  从公司规模上,分红就是瘦身,净资产规模缩小,一般而言,上市公司不喜欢分红,而喜欢募资,分红是监管机构一致提倡的方向,就是因为A股公司喜欢通过募资来做大规模。
  企业分红也要量力为出,分红不能影响到财务健康,如果分红导致公司经营遇到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公司一定不会如此做。这些公司应该是考虑到要马上要IPO,可以迅速补血。
  还有一些原因,比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有欠款,分红后将欠款还上,上市公司财务显得更好看,一些股东入股资金从上市公司借得,分红后能将这部分欠款还上。
  港股IPO前大额分红案例也很多,比如农夫山泉2019年赚近50亿元,IPO前分红96亿元。 蓝月亮上市前突击分红,罗秋平夫妇分走23亿元, 卫龙上市前分红,刘卫平家族分到8.953亿元,将近前三年净利润的一半。
  这些公司热衷在上市前集中分红,主要是因为上市时,公司估值并不按照净资产而是按照盈利增速给出。净资产对估值几乎没有影响,投资者看的是公司行业地位,治理能力,看的是增长性,净资产降低,甚至还有利于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投资者习惯用盈利能力来为公司进行估值,一家公司可能马上资产为负,但只要未来能恢复盈利,就不会给太差估值。即使一家公司赚了很多钱积存在账上,甚至净资产超过市值,但增长前景不妙,市场也不会给一个好的估值。
  净资产在估值中所起作用有限。上市公司并购会产生很大商誉,原因就在于此,正因如此,被收购对象也会突击分红。
  热衷分红的大多是家族持股比例高的公司,分红也是分给自家人。一旦上市后分红,外围人士也享有了好处,另外上市后分红还会除权,比如一家公司分红掉50亿元,就要从总市值上减去50亿元。而上市前分红,估值上不会有变化。
  如果分红能保持一惯性,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行为。从2015年到2022年,公牛集团分红分别是5亿元、5亿元、22亿元、22.80亿元、12.01亿元、14.43亿元、19.84亿元。
  另外,农夫山泉2020年上市后,2021年分红达到了69.7亿元,2022年分红76.5亿元。
  这些分红能力比较强的公司上市,也有利于回馈股东。不过从以往发生案例上看,这些公司一般实控人持股比例都比较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e公司观察】上市前大额分红:估值靠PE而非PB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