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监管营造健康支付环境

最新信息

强化监管营造健康支付环境
2023-12-25 05:46:00
近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行监管。作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领域的首部行政法规,更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的行政法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从线上购物、餐饮外卖到水电煤的缴费,非银行支付业务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今,全国有上百家非银行支付机构,而且其年交易金额已接近400万亿元,服务超10亿人和数千万商户。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条例的出台,提升了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从原先的部门规章提升为行政法规,标志着支付行业有了根本性法规。
  选择可信可靠的支付机构,是用户在使用支付服务时的第一步。因此,若想保证支付行业行稳致远,就一定要严把支付机构准入关。条例明确坚持持牌经营,只有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才可以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设立非银行支付机构。而且,拿到许可证后并不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如果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央行可依法对有关支付机构实施罚款,限制部分支付业务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我们也注意到,在非银行支付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一些支付机构违规经营的问题开始显露,如违规挪用用户资金、为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资金转移通道等。因此,确保支付业务连续、安全、可溯源是头等大事。以前的匿名、假名支付账户,在实名开户这个“硬指标”的限制下再也行不通了。可以说,条例对支付业务规则的完善,从源头上降低了支付账户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可能性,能够有效防范非法支付活动。
  强化监管力度,是促使非银行支付机构规范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设立监管框架和规则,支付机构也能够加强对自身的管控,从而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的支付生态。同时,条例要求支付机构按照规定报送各类数据及资料,此举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清理掉不合规的机构。这种常态化的退出机制将督促各机构遵守规定并进行合规管理,从而促进整个行业良性竞争、规范健康发展。
  消费者和商户最关心的还是支付安全和隐私保护,担心信息被非法采集、泄露及滥用,如何让用户用得放心成为一道必答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条例加强了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力度,这意味着用户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知情权,并且可以享有更加安全可靠的支付服务,个人信息和资金也降低了被盗用及不当扣款的风险。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为规范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未来,我们可以见证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业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强化监管营造健康支付环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