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用”起来?顶尖院士专家聚议松山湖|科学驿站

最新信息

人工智能如何“用”起来?顶尖院士专家聚议松山湖|科学驿站
2024-01-01 14:39:00
“现在网络安全方面强调使用AI技术,特别是大模型帮助他们处理海量安全事件,如何降低运维复杂程度,如何去打补丁,是在实际应用中需求较强烈的问题,同时AI的攻防两端也较为困难。”
  “机器人改变了战场,网络安全越来越军事化发展,这里面就需要人工智能以及协同,不管是在靶场还是在现实中,网络攻防还需要人工智能。我的想法是通过人工智能来强化攻击和防守,实现秒级防御,有了攻击不怕,一秒钟就可以防御,全靠人工智能来做,这样感觉比较适合。”
  “当前,舆论宣传对于AI的强大进行了较多的描述,但实际AI能不能实现端到端的东西,一次性解决一个问题,或直接输出想要的结果,我认为应当考虑哪些场景适合AI,哪些场景不适合AI。”
  以上的这些精彩讨论,来自于2023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应用论坛的现场。近日,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在东莞松山湖召开。强调让人工智能技术“用”起来,是这场峰会的主旋律。
  近20位院士以及百余位学术界、产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就大模型范式的人工智能应用向全场景渗透的路径,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在无人驾驶、智能装备、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开放发展等前沿话题进行探讨。
  任福继:我们来聊下“三人”共舞时代
  在人工智能大爆发时代,未来的人类还需要工作吗?
  在峰会主论坛上,日本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副理事长、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任福继带来题为《具有灵气的数字人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主角》的报告,为与会者展现未来世界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人共舞时代的种种可能性和具体实践。
  任福继表示,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人共舞需要兼具智商和情商的共享心脑。大模型是三人共舞催化剂,元宇宙是三人共舞的大舞台。
  “未来的生产模式是‘自然人+机器人+数字人’三类平行员工一起分工协作。自然人劳动力只占5%—10%,机器人占15%—20%,剩下80%—70%的工作由数字人完成。”任福继表示,当前,数字人的动态生成挑战面临情感准确性、实时性、表情和动作的连贯性,以及个性化和多样性等挑战。
  人才培养:
  要让“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合一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人才的培养?
  在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化论坛上,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助理、创业中心主任李航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面对“知识输出从社会倒流回学校”的挑战,必须做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实现高校教育使命。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实践班和深度学习实践班,构建创新创业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之间的错位互补关系,使得“创意”“创新”和“创业”三个环节在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李丹则表示,东北林业大学建立了“林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交叉融合培养新范式。其中,在通识教育改造中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为基于Python的智算思维基础培养实践,满足林业行业院校特色化培养的要求。
  而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艺术创研中心执行主任于幸泽介绍了该校在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面对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师生比例不断拉大等痛点,同济大学开展的《艺术造型》课程目标经过了从“传统自然的描摹”到“创造形态”的转变。“AI+艺术”的AI赋能艺术教学模式,完美规避了教学中的痛点。
  智能医疗:
  人工智能医疗迈入加速阶段
  在智能医疗与生物医药论坛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系主任、讲席教授孟庆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已经能够接近人脑水平。他提出“超低维场景人工智能”的概念,把应用场景限制在一个超低维的人工智能空间里完成训练,从而得到有效算法,并且可以避免“杀鸡用牛刀”,成本可以控制。
  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段峰则带来了关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专题报告。他们团队构建了通过人脑控制鼠脑的系统。同时,通过EEG信号,他们团队目前已经实现控制大鼠左右转向和前向移动。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湘祥则表示,药物研发的数据来源于生物实验,获得数据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AI药物研发,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小样本问题。曾湘祥认为,要利用好人类的医药知识和自监督学习,通过挖掘近3000万篇文献,运用人工智能整合了大型数据库,研究团队构建了大型多组学知识图谱,精准推理面向药物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
  智能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专题论坛上,中科慧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田滨在《露天矿山智能运载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中表示,其团队提出了一套基于载重自适应的控制技术,主要是解决非结构化道路的规划问题。截至目前,团队已经初步建立了智慧矿山智能运载行业内的生态圈。
  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应用论坛,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张海涛给大家带来了《海洋自主无人艇-机集群跨域协同、网络安全及对抗博弈》专题报告,围绕群体智能机无人系统两个内容,讲解了“突变式调控是艇群协同高性能根本保证”的研究背景,“集群突变快速应对水域突发”的总体思路,无人艇集群的内生安全保障体系等内容,并展示了在松山湖建设的无人艇基地。“‘未来,自主化、智能化、集群化、内生安全’将是无人系统未来发展的四大趋势。”张海涛表示。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人工智能如何“用”起来?顶尖院士专家聚议松山湖|科学驿站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