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加压女性就业 专家建议发展STEM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

最新信息

经济周期加压女性就业 专家建议发展STEM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
2024-01-02 19:29:00
事业还是家庭?
  2023年10月9日,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女性学者克劳迪娅·戈尔丁获此殊荣,以表彰她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将性别经济学带入到主流的经济学研究中。
  近日举行的“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暨第七届中国就业促进理论与政策论坛”,也以“女性就业”为主题,围绕“宏观经济与就业形势”“女性就业现状和前景”“女性职场歧视与权益保护”三个议题展开研讨。
  年会论坛由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达成了以下共识。
  逆周期政策发力催生更有韧性的女性工作机会
  经济增长稳住了,女性就业才有保障。与会学者指出,前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继续显效,适度量化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有针对性的储备性政策逐步实施,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高技术和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与此同时,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从表征经济景气状况的PMI指数来看,2023年尽管较2022年有明显提升,但全年仍只有一季度平均超过了50,其余均处于荣枯线下方。
  与会学者建议,2024年,要在延续“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积极政策基调和宏观政策工具箱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外部经济环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放开、搞活民营经济,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在发展中实现稳定,在稳健中寻求突破。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培林特别强调,稳增长、稳就业要注重政策目标和效果的一致性。
  花大力气进一步提升女性就业地位
  整体来看,我国女性劳动者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为63.7%,虽然高于世界47.3%的平均水平,但较1990年下降了15.7个百分点,与男性差距也扩大到14.4个百分点;男女平均薪酬差距为12%,虽呈缩窄趋势但差距仍然明显。
  从不同年龄段情况来看,主要劳动年龄阶段女性较男性就业更困难。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20-29、30-39、40-49岁人口男女就业率(从业人口/总人口)差异分别为15.6、20.4和18.2个百分点,较2000年分别扩大9.7、10.1和4.2个百分点。
  从大学生情况来看,女性也比男性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智联招聘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男性应届毕业生收获offer与签约占比分别较女性高出13.4和11.8个百分点,签约率为女生的两倍有余。
  关于女性就业难的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人口和就业研究室主任张冰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劳动保护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超时劳动普遍存在,加大女性兼顾工作和家庭的难度。调查显示,我国女性无报酬劳动时间是男性的一倍。第二,生育保险在平衡女性、家庭、企业和社会责任上的作用发挥不足,导致生育保险的覆盖水平有限、生育津贴对生育假期的覆盖不足、企业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偿。第三,托育、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对儿童和家庭的支持不足。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董艳进一步指出,女性大学生就业难还在于她们本身择业求稳心态重、学科和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等。据调查,正在备考公务员的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中,女生占比(63%)远高于男生(37%)。
  在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会长甘犁教授看来,工作年龄段人群保障不足也是抑制女性就业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当前我国老年人口保障水平较为充分,但工作年龄段人群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发展阶段,不仅保障项目较少、保障覆盖率较低,而且保障结构也不够合理。
  他建议提高工作年龄段人群保障,藉此来激励更多女性参与就业。一是优化现有保障项目,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将缴费型生育保险转化为普惠性的生育养育津贴,提高低保标准扭转低保“标提量减”的趋势。二是降低工作段人群的缴费负担,允许社保个人账户灵活提取。三是增加保障项目,实施工作福利制度,并推行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有条件的现金救助项目(CCT)。
  要大力发展女性STEM教育促进女性高质量就业
  STEM类就业被普遍认为高质量就业,但STEM女性就业代表性尤为不足。在全球范围内,STEM工作薪酬中位数较非STEM工作高60%左右,但女性在STEM岗位所占比例只有35%,80%的国家未能实现被归类为“性别平等”的目标(即女性占比45%—55%)。
  据全国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女性研发试验人员比例为26%,女性科学研究人员为40.3%,女性工程技术人员为31.7%。
  关于STEM领域女性就业代表性不足的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认为,主要在于女性学习STEM专业、从事STEM工作的意愿偏低。据统计,2020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工科专业女生占比为36.1%,理科专业女生占比为15%。
  在她看来,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要特别注重扩大女性STEM劳动力的规模。
  为此她建议,未来要将性别观点嵌入所有STEM计划和活动,设立专门针对女性的计划与倡议,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开展各类“STEM中的女孩们”项目,帮助女孩以及父母、教师、职业顾问和其他影响者打破STEM性别偏见,推动更多女性进入STEM领域学习和工作。
  董艳表示,文科类高等院校也要多开设一些STEM专业课程,文科大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STEM学习。
  对于非STEM领域女性未来就业前景,张冰子同样持较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认为,固然要看到科技进步对未来女性就业可能带来的冲击,更应看到,随着家务劳动日益社会化和显性化,女性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女性经济规模日益扩张,情感劳动和照护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人口政策变得对女性就业越来越友好,必将催生出一系列与女性特征更加契合的更高质量的新工作机会。
  要进一步加大职场性别歧视消除与职场女性权益保护力度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杨慧认为,我国在推进性别平等和女性平等就业方面已取得显著的成就,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一些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2022年企业生育成本负担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课题调研发现,在入职阶段,2021年我国启动和实施“三孩政策”以来,有25.39%被访企业只招男性或男性优先,52.8%的被访企业在新招聘人员中女性比例低于40%。在职业发展方面,中层管理人员中达到性别结构均衡的企业仅占17.6%,77.2%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男性超过60%。在离职阶段,4.9%的被访企业承认解除过孕期/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
  《比较》杂志社副主编吴素萍表示,女性大量就业,劳动参与率大幅提高,是近百年来才有的现象,消除就业性别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企业中的统计性歧视现象,从企业角度看,有其成本方面的考虑。在职女性生育假期间的成本完全由企业负担,企业会觉得代价较大,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雇用男性。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从女性劳动者出发,努力提高工作环境的灵活性并设计出台社会友好型政策,通过降低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歧视,降低女性劳动者的经济不平等性。
  与会学者建议,通过立法、修法减轻用人单位承担的生育成本;加大执法、普法力度,督促鼓励企业依法提供平等就业环境;倡导家庭在家务劳动和老少照料等方面要夫妻共担、父母共育;鼓励个人依法维权,投诉、举报职场中的性别间不平等现象。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奉莹进一步提出,涉及职场性别歧视消除和女性权益保护立法修法时,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已有的立法经验。
  跨境快递对女性群体就业较为友好
  会议上,就业促进专委会发布了《2023跨境电商、跨境快递行业发展与就业报告》。
  《报告》指出,得益于跨境快递成本大幅下降,2023年跨境电商出口出现爆炸性增长。2023年上半年,跨境快递价格为45.2元/单,同比降幅高达28%;跨境电商出口额同比增长19.9%,市场渗透率上升0.7个百分点。
  跨境快递虽有高科技赋能,但总体上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低学历、女性等困难群体就业尤为友好,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比超过50%。
  展望2024年,《报告》认为,从国内快递行业发展经验来看,跨境快递成本仍有不小的压缩空间,跨境电商出口还将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或许正是看到这一前景,国内电商和快递巨头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菜鸟是其中的典型,迄今已开通近20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在亚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海外仓网100多万平方米,在60多个口岸实现了“秒级清关”。
  《报告》建议,切实加强国际数字贸易谈判的主导作用,千方百计避免数据当地储存、数据跨境流动和个人隐私保护发展成为新的贸易壁垒;鼓励和支持电商、快递企业加强整合抱团出海,避免物流园区、干线运力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重复建设或闲置,并在国内全货机运力资源对接、国际货运航权资源分配,双边货运航权谈判等方面予以关注和支持。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经济周期加压女性就业 专家建议发展STEM教育促进高质量就业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