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业发展前景如何?保险业如何发挥“经济减震器”功能?这几家机构发声

最新信息

2024年保险业发展前景如何?保险业如何发挥“经济减震器”功能?这几家机构发声
2024-01-04 19:00:00
红星资本局1月4日消息,如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今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保集团、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信保、中再产险多家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多家保险机构预测2024,将迎新机遇
  上述几家保险机构还对2024年保险行业发展做出预测。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认为,保险业将持续向好,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认为,2023年是保险业转型发展比较成功的一年。他还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条件。“我国保险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我们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他表示,从实践来看,人民群众对于养老需求、健康需求甚至是财富管理需求在逐步扩大。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认为,展望2024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保险行业预计将延续当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下一步发展作出明确指示后,稳增长、防风险、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将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中国保险业在跨境保险需求、境内外保险市场联动方面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中国人保:牵头行业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
  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介绍了中国人保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他表示,2023年前11月,中国人保累计为90余万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风险保障金额超900万亿元。
  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国人保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率先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推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保障的专属保险产品,2023年前11月,共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0.6万家,覆盖率达到22.75%;专精特新企业2.74万家,承保覆盖率24.21%,提供风险保障5.14万亿元。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方面,中国人保牵头行业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2023年新增3家公司加入集共体,成员单位数量由18家增加至21家,共为19家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责任金额超过1.3万亿元。
  此外还建立护航助链机制,重点支持电力、海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建筑、通信、航空和能源核电等关键领域,首批选取10家核心央企链主,探索链式保险综合服务方案。2023年前11月,共为7.23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提供保险服务,规上企业覆盖率11.58%。创新风险减量服务,累计为22.68万家安责险客户提供事故预防服务63.3万次,协助排查风险隐患30.96万个,更加有效地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
中国人寿:打造“保险+养老服务”生态
  长期以来,中国人寿紧紧围绕老年人在养老资金、人身安全、健康管理、失能照护、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指出,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为超过4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投管服务。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和投资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服务年金企业客户超过3.5万家。
  据悉,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已形成包括年金、终身寿险、个人养老金、商业专属养老产品等在内的全养老产品体系,截至目前,积累养老险准备金约1.8万亿元。特别是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寿险公司作为首批参与试点机构,在多地实现首单出单。
  目前,中国人寿线上通过95519客服热线为老年客群提供“一声直达、一键转接、一线即通”专属服务;线下在全国2500余个柜面网点设置了老年服务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属服务。另一方面,中国人寿着力打造“保险+养老服务”生态,目前已在天津、苏州、成都等13个城市启动14个养老项目,可向客户提供城心公寓养老、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业态养老服务。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预计养老金融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赵国栋表示,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针对新业态、新市民养老需求的产品研发。同时,不断深化保险产品与服务的融合,通过大病保险、普惠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改革创新,深入推动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
中国太平:全力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介绍了中国太平贯通境内外保险市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和成效。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跨境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约3.3万亿(人民币元,下同)。
  中国太平全力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境外机构共计21家,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441个,提供风险保障5,064亿,承保海外业务共涉及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56个国家与34家保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直接代出单及共保合作关系。
  中国太平发挥跨境优势,在大湾区先行先试。中国太平率先突破创新型跨境机动车辆保险,开出“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行业首单——2022年12月,“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中国太平上线“澳车北上”产品,并成功签发“澳车北上”跨境车险首单。2023年5月,“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中国太平上线“港车北上”车险产品,率先接受香港单牌私家车客户的投保申请,并成功签发全港首张“等效先认”跨境车险保单。
  2023年1至11月,中国太平累计为超过3万辆粤港澳三地跨境车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是2022年全年服务数量的约3倍,实现保费收入近8,00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全年增长了约1.7倍。
  此外,中国太平还搭建跨境车共享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2020年7月,中国太平上线跨境车共享承保平台,一次录入三地同时报价,大幅提升了跨境车险报价和出单时效。2022年8月,跨境车共享理赔平台上线,理赔效率大幅度提升。2022年12月,跨境车险客户自助服务小程序上线,客户可享受跨境车险在线自助报价、自助理赔、服务指引等服务。
中国信保: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
  中国信保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明刚介绍了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情况。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是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的重要一环。2023年1-11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8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支付赔款19.3亿美元,增长55.1%。
  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2023年1-11月,短期险承保金额实现7073亿美元,增长2.6%,高于同期我国出口增速7.8个百分点;短期险服务支持客户19.8万家,增长11.9%,约占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出口渗透率达23.0%,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持续优化中小微企业的承保理赔服务。2023年1-11月,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口2287亿美元,增长10.3%;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17.6万家,增长16.5%,小微业务理赔平均结案时间10天左右,缩短32%,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保障力度持续提高。
  不断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2023年1-11月,累计支持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出口174亿美元,支持服务贸易出口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
  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社会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介绍了在应对巨灾风险方面,中再产险的措施。
  自2014年起,中再产险积极参与深圳、宁波、厦门、云南、广东、四川等各地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为地方巨灾保险试点提供稳定的再保险保障支持和技术服务,中再承接的巨灾保险项目已覆盖全国19个省市,先后参与了100多个行政区域方案的设计、测算、评估。在这些地方巨灾保险试点的80%项目中担任首席或唯一再保险人。
  例如2023年苏拉、海葵等台风相继侵扰东南沿海,中再产险迅速赔付地方政府超过2亿元,应对灾害救助,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及灾后恢复重建。
  2018年率先成立国内首家专注巨灾风险技术研发的科技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再巨灾公司先后研发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巨灾模型、中国首个台风、洪水系列巨灾模型,已获13项专利和著作权,赢得多个部委十余项科技荣誉。中再巨灾模型谱系的发布,目前来看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依赖国外模型的难题,有力维护国家金融数据安全,为高精度识别和准确评估中国巨灾风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红星资本局)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2024年保险业发展前景如何?保险业如何发挥“经济减震器”功能?这几家机构发声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