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稳预期”要成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最新信息

高培勇:“稳预期”要成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2024-01-08 21:52:00
1月7日,第二十五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在论坛上指出,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面临的新的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信心和预期上,“稳预期”将成为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也必然要成为中国2024年经济工作必须牵好、牵牢的“牛鼻子”。
  以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为标志,中国经济步入疫后恢复轨道,至今已有一年左右。高培勇指出,不同于以往所经历的经济恢复进程,这一轮疫后的经济恢复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和映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再是简单的平行关系,而是呈现出内在的逻辑性:表面上的需求和供给问题,背后其实都是预期问题。
  2023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有效需求不足”放在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困难和挑战首位。但高培勇指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所依据的统计指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同时取决于消费品流量和消费品价格。然而,纵观去年暑假至今年元旦的旅游市场,人流、物流、客流事实上已经大致恢复到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2024年元旦假期3天中,国内旅游出游达到1.35亿人次,同比增长155.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9.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97.3亿元,同比增长200.7%,较2019年同期增长5.6%。
  高培勇由此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主因并非消费品流量减少,问题只能从消费品价格上去寻找。而通过对消费品市场的调研发现,与市场供求的影响相比,档次降低是消费品价格下降更为显著的原因。“这实际上说明,居民消费需求之所以相对不足,其深层原因在于收入减少背景下的社会预期偏弱。”
  相同的逻辑也体现在投资需求上。高培勇表示,通过访谈和调研可以发现,民间投资相对不足、供给侧遭遇冲击的深层原因同样在于社会预期偏弱。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轮主要导因于预期转弱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高培勇总结道,因预期转弱而不能或者不敢如以往那般消费,因预期信号转弱而不能和不敢以往那般投资,从而需求趋向于收缩,供给遭遇了冲击。换言之,当下经济恢复进程中我们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集中体现在信心和预期上。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与以往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老三稳”相比,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稳预期”替代了“稳物价”,并将其置于“三稳”之首。
  高培勇表示,稳预期是“三稳”当中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增强了,预期稳定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减轻,源自需求和供给两侧的矛盾和问题才可随之化解,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也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明确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信心和预期问题的前提下,高培勇提出两点启示。其一,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宜过多依赖三措并举,而应把稳预期作为重头戏;其二,宏观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支撑固然重要,但所能发挥的作用至多是辅助性的,根本之道还是要依托于改革,以改革和政策的双引擎来驱动经济的恢复进程,打下有助于稳预期的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所有涉及经济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问题的战略谋划,都需契合疫后经济恢复进程和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牵好、牵牢稳预期这一非同小可的牛鼻子,把稳预期作为着重点和着力点落地2024年经济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高培勇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高培勇:“稳预期”要成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