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4:静待反弹 AI行情或将延续

最新信息

A股2024:静待反弹 AI行情或将延续
2024-01-08 22:00:00
刚刚过去的2023年,A股持续承压,价值风格明显跑赢成长风格。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上证指数累计下跌3.7%,深证成指下跌13.54%,创业板指下跌19.41%;不过,北证50全年累计上涨14.92%。
  2024年开年,A股没有迎来“开门红”,截至1月5日收盘,上证指数年内下跌1.5%,深证成指下跌4.3%,创业板指下跌6.1%。
  格上理财宏观研究员毕梦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现阶段已经处于政策底、经济底、市场底、估值底和盈利底。国内经济稳增长预期逐步明朗,经济稳步复苏,通胀预期也趋稳,流动性相对较充裕。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回望2023年,A股震荡走弱,下半年以来波动扩大。随着疫情的消散,我国经济呈现出弱复苏的修复形态。2024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一季度同比增长4.5%,二季度同比增长6.3%,三季度同比增长4.9%。由于疫情的冲击时间较长,2023年下半年经济动能、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预期均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承受了阶段性压力。
  A股仅在2023年1月—2月有短暂上涨,后所有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下跌,在10月下旬创23年新低;10月底,美联储停止加息,A股指数小幅反弹,但持续动力不足,短暂上涨后转头向下。
  从指数表现来看,2023年,主要宽基指数下跌,其中中小盘风格相对占优。行业层面跌多涨少,消费、地产链、新能源相对疲弱,TMT表现占优。具体看,传媒、通信、计算机、煤炭等涨幅居前,而消费者服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房地产、建材等行业调整显著。
  大成基金宏观策略分析师林起渠表示,造成2023年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的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经济恢复慢于预期,企业盈利承压,市场对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存在担忧。二是美元加息强度高于预期,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周期存在分化,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面临一定压力。三是市场流动性压力大于预期,居民预期修复尚需一定时间,财富管理行业持续调整,8月以来外资流出较多。
  2023年12月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整体基调定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与“立”的重要性有所提升。宏观方面更为重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针对需求不足的现状,会议将消费和投资二者结合进行整体部署以实现总需求的复苏。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唐小东表示,这次政治局会议和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方面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是对于当前市场和社会关注较多的焦点问题,包括扩大内需、财政货币政策、房地产、民营企业等领域都做了正面回应。
  持续看好科技板块
  展望2024年,林起渠认为,股票市场方面,2024年企业盈利或小幅修复,权益市场资金面转向适度平衡状态;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长或结构重于总量,海外美债利率收敛空间有限等因素,A股市场或呈现明显的结构市场特征。
  行业配置方面,林起渠指出,2024年工业产能过剩格局或在短期难以逆转,以社融刻画的总量驱动力效应减弱之后,不同行业间的盈利趋势、资本开支都出现显著差异。行业选择可从产能扩张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估值盈利性价比并且在供给约束下寻找增量需求,可参考以下三条行业配置线索:
  第一,资源消耗。中游制造业对经济拉动的效率更低,对于同样的GDP贡献所需要的中间投入更多;未来每单位增加值所消耗的资源趋于上升。当前中游制造业产能扩张尚未结束而上游周期品资本开支十分谨慎,这对资源品需求带来支撑并改善其供需格局。可关注资源品中资本开支强度较低的行业,如煤炭、钢铁、工业金属、贵金属等。
  第二,出海优势。林起渠表示,2024年,支撑中国出口的韧性或来自于海外补库需求的启动以及制造业竞争优势。A股上市公司通过“走出去”来积极寻求第二成长曲线,这也是未来部分产业消化产能的重要突破口。具备全球竞争力优势的行业更容易在海外出现补库需求拐点的阶段脱颖而出。可重点关注家电、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设备、化学制药等。
  第三,科技创新。林起渠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2024年的9项重点工作之首,不排除未来的政策天平向产业端倾斜,尤其是科技创新领域。当前在全球需求边际改善、消费电子进入回升通道、行业产能持续去化以及人工智能革命的推动下,以半导体销量刻画的科技周期正在触底回升。可重点关注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等。
  在汇丰晋信基金第七届价值投资论坛上,汇丰晋信权益投资负责人陆彬表示,2024年经济企稳是比较明确的结论,企业盈利增长、风险溢价回归、加之政策在融资端和需求端持续发力,未来市场有望形成积极合力,共同促使A股有所表现。
  在投资机会上,陆彬看好三大方向:
  首先,是产业趋势和产业政策共振的科技板块,重点会关注电子和AI。
  其次,是估值和长期空间兼具的新经济板块,重点会关注高端制造和医药。
  最后,陆彬关注经济筑底修复,布局具备盈利弹性的传统顺周期板块,重点会关注航空和养殖。
  对于2023年的热门行业AI(人工智能),多位受访人士认为,2024年,AI的热度将持续,她们也依然看好人工智能领域。
  金鹰科技创新、金鹰核心资源基金经理陈颖指出,AI不是一两年的行情,而可能是延续5—10年的长周期行情。就具体方向而言,国内AI应用场景十分丰富,可谓百花齐放,蕴藏较多的投资机会。2024年可以重点关注AI终端,包括AI PC(个人电脑)、 AI手机等。
  东吴移动互联基金经理刘元海表示,从投资主线看,2024年仍然相对看好A股科技股投资机会,2024年A股科技股投资主线可能仍然要围绕AI主线进行寻找,相对看好以下受益AI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投资机会:AI算力和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
  首先,AI算力和应用。原因有三:第一,从历史经验看,2023年6月份以来AI板块股价调整幅度和时间到位概率相对较大;第二,AI算力三季度开始释放业绩,未来两年成长性相对比较确定;第三,三、四季度之后AI多模态大模型以及AI应用有望陆续推出,AI产业发展有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其次,电子半导体。刘元海表示,从历史经验看,一般电子半导体景气周期为4年左右,即行业景气上行周期2年左右,下行周期也是2年左右。最近一轮全球电子半导体周期是从2019年6月份见底回升至2023年年中刚好4年,从时间周期看,全球电子半导体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周期。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龙头IC设计公司基本表明电子半导体库存见底,四季度需求逐步恢复。与此同时,生成式AI手机和PC(个人电脑)端侧落地,AI手机和AI PC有望驱动一波换机潮从而催化电子半导体行业景气复苏强度。并且当前A股电子半导体行业指数处在近几年相对底部区域。“站在当前时点展望未来,我们对A股电子半导体行业投资机会逐步乐观。”刘元海说。
  最后,汽车智能化。刘元海认为,未来汽车智能化水平可能将是整车厂商竞争力的关键,国内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有望从0—1培育阶段进入1—N成长阶段。从投资经验看,成长阶段或许是行业投资相对较好的时期,因此汽车智能化投资机会或也值得关注。
  在汇丰晋信基金第七届价值投资论坛上,汇丰晋信科技基金经理周宗舟表示,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解决技术路径、解决工程落地、商业化变现。从这个维度考虑,今年的AI行情是第一阶段,而未来将从这个阶段(0—1)逐步向(1—10)阶段演变,新阶段里基本面或者产业的趋势会更加重要。结合这一判断,周宗舟认为2024年AI算力和电子板块更加值得看好。
  港股投资价值凸显
  从资金流向来看,根据Wind数据,2023年全年,南向资金净买入3188.42亿港元,北向资金净买入437.04亿元。
  按照中信分类,截至2023年12月31日,北向资金(陆股通)持股市值的最多三个行业是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和医药;持股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银行、电子和非银金融。南向资金(港股通)持股市值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银行、传媒和医药;持股数量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银行、房地产和商贸零售。
  记者注意到,除去汇率转换,2023年南向资金流入远超北向资金。
  国联基金指出,2023年北向资金下半年流出明显,北向资金流出是对经济整体恢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及海外市场加息预期提高、降息预期延迟。而南向资金净买入是因为恒生指数市场经历震荡调整后,指数低位区域回升有较大空间。同时,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财政政策加力,一线城市放宽了购房政策,并且预计美元指数/美债长端利率回落趋势不变,港股在低估值下具备了修复的机会。
  对此,林起渠表示,2023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北向资金,主要缘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第一,港股具备较为明显的估值优势,性价比更高。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3年年末,恒生指数PE(TTM)(滚动市盈率)为8.22倍,位于近5年3%分位点;而同期沪深300的10.85倍,约位于近5年12%分位点,相比之下港股估值性价比更加突出,可满足低风险偏好资金的配置需求。
  第二,在全球流动性预期拐点和中美关系缓和背景下,港股弹性相对更大。一方面,美联储在2023年年末超预期转向,停止加息并使市场降息预期快速升温,流动性预期明显转暖。另一方面,中美元首会晤之后双边对话持续开展,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振。在此背景下,港股的估值弹性相较于A股更加明显。从行业选择上亦可看出,生物医药等成长型行业也正是南向资金加仓的主要板块。
  第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政策保障不断巩固。林起渠指出,2023年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不但展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国家对香港开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局面、实现新飞跃寄予厚望。随着我国金融双向开放的不断加深,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从而带动港股投资价值的凸显。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A股2024:静待反弹 AI行情或将延续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