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最新信息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1-09 05:56:00
■目前,上海初步形成了“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2”特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两大转型;“3+6”特指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及汽车等六大重点产业;“4”特指数字经济、元宇宙等四条新赛道;“5”特指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
  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以城市规模优势为动力——
  超大城市巨大规模优势蕴含的创新效应,有利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显示,创新所依赖的新思想、新知识更容易在大城市中产生。大城市多样化的产业、高密度的经济活动、便利的交通以及多元的文化,使得创新主体之间交流更加频繁,知识更容易流动、外溢和互补、重构。这是大城市的创新密码。
  同时,超大城市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和多样性,为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由此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够有效摊薄企业的预期创新成本、获取更多创新信息、降低创新风险,激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激励高端人才从创新走向创业。
  以国家战略优势为牵引——
  多年来,上海积极将国家战略先行先试与城市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城市发展实际有机结合,为以科技创新率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独特的国家战略牵引优势。
  比如,落实国家战略任务,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大战略载体,上海不断提高创新资源集聚度,聚焦重大产业发展需求,整合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资源和创新优势,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增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
  目前,上海初步形成了“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其中,“2”特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两大转型;“3+6”特指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及汽车等六大重点产业;“4”特指数字经济、元宇宙等四条新赛道;“5”特指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五大未来产业。
  这一体系框架为前沿技术成果“落地生根”提供了梯度性、层次性、接续性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下一步,从规模扩张走向核心功能提升,需要进一步发挥创新效应。
  第一,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以要素融通持续提升超大城市创新动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些问题环环相扣,涉及不同领域的改革开放,应当在推动“五个中心”联动发展中予以破解,形成“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的巨大飞跃。
  第二,加快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以上下联通强化新型举国体制牵引力。
  通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创新资源的流动壁垒,探索新的协同创新模式和科研组织方式,从而精准围绕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有效攻关,加快形成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还要看到,尽管上海有一系列“硬核”制造业,但科技领军企业仍然相对缺乏。要把握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将上海的科技策源优势与长三角强大的产业创新优势结合起来,实现跨区域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打造更多领军企业。
  第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数实、数智贯通提高科技服务产业创新引领力。
  新型工业化是融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若干产业门类的简单集合,而是内部功能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抓手,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作者分别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