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之城”大利好

最新信息

“万亿之城”大利好
2024-01-11 09:15:00
2024新年伊始,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迎来大利好。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支持常州高质量推进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创新升级,打造“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意见》指出,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龙头牵引、配套支撑,政企联动、产城融合,形成新能源产业品牌和城市品牌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格局;到2035年,产值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此前两天,常州刚刚官宣,2023年GDP过万亿,成为我国第25座“万亿之城”。
明确目标:到2025年产值规模超万亿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强调,新能源是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常州新能源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高。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创新,拓展应用场景,壮大产业集群,积极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全力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此后不久,《关于支持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应运而生。《意见》明确表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支持常州充分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的基础优势,先行先试,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值规模力争超万亿元,龙头牵引、配套支撑,政企联动、产城融合,形成新能源产业品牌和城市品牌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格局。到2035年,产值规模在2025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等四大环节实现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渗透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形成以龙头项目为引领,技术体系、功能体系、应用体系为支撑的新能源生态系统,打造代表江苏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高地。
发展路径:推动集群发展,
增创产业新优势
  《意见》提出,常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集群发展,增创产业优势。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发力:
  第一,支持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常州创建新能源领域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争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动常州新能源领域产业持续集聚发展。支持常州重点整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要素资源做大做强,巩固提升江苏新能源汽车制造优势。
  第二,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对常州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领域优质项目,省级相关专项资金按规定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常州企业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推进常州市武进区、新北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推动一批重大扩能项目建设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第三,开拓产业新赛道。支持常州开展储能项目试点示范,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推动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新型储能关键技术突破,推动高功率密度电池产业化。引导常州氢能产业制造、储运、应用等全链条发展,加快打造“常州氢湾”等。
  第四,强化产业链招商。支持常州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对具备产业链决定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优先遴选列入省重大项目,省市联合加强用地用能等资源保障。重点巩固延伸太阳能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优势产业链,积极招引智能网联、储能、氢能、车规级元器件和大尺寸碳化硅晶体材料等产业项目。鼓励支持国内外新能源领域龙头企业在常州建设功能性、区域性总部。
  第五,拓展海外市场。支持常州创建新能源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鼓励常州新能源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重点支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拓展常州口岸开放功能,提升水运港口服务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出口功能水平。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帮扶,为企业提供预约查验服务,打通新能源汽车货物出口运输“急简申报、快办快出”通过。支持新能源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并购,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境外投资按规定给予支持。
协同发力:聚焦科技创新,
拓展应用示范场景
  《意见》还指出,要聚焦科技创新,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同时拓展新能源示范场景,营造产业发展生态。
  在科技创新方面,常州要加快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中以常州创新园”等国际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搭建新能源领域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常州龙城实验室围绕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创建省级实验室和国家级创新平台。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瞄准企业面临的技术难点,重点遴选对产业发展影响力大、带动性强、应用面广的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整合多方创新要素资源,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常州在全球范围内引才聚才,鼓励申报“双创计划”、“333工程”等省级人才计划,积极推荐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支持常州赴重点高校招才引智,鼓励常州新能源企业申报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设站单位博士后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省卓越博士后计划。
  聚焦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拓展示范场景,营造产业发展生态。
  在拓展示范场景方面,常州要深化场景应用推广。指导常州围绕提升新能源汽车见车率、充电设施见桩率和光伏电池见板率,探索建设光伏一体化建筑、光储直柔建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和氢能综合应用等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支持符合条件的工程项目申报国家、省示范项目和专项资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万亿之城”大利好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