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拓宽涉农融资渠道

最新信息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拓宽涉农融资渠道
2024-01-19 08:47:00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金融机构聚焦“三农”金融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更多金融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大别山寒意正浓,看着流转承包的350亩桃林,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村民王英州犯了难:一方面桃树亟待穿上“冬衣”越冬,另一方面为了黄桃在加工前保鲜需要建低温仓储设施,这些都需要不少花销。
  令王英州没有想到的是,建设银行通过数据画像和信息建档,给他发放了32万元信用贷款。“果子能不能越季销售就看储存情况了,有了这笔贷款一下子解决了建仓储的资金难题。”王英州说。
  近两年,像王英州这样获得信用贷款的农户越来越多,这背后离不开相关政策支持。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三农”领域。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发展基础好、经营结构稳健、具备可持续能力的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更优惠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
  去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200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29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5850亿元。在一系列政策和工具的引导下,2023年11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增至56.22万亿元,同比增长15.1%。
  在支持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国有大行发挥了“头雁”作用。中国农业银行加大对县域和“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倾斜力度,2023年该行县域贷款和涉农贷款增量均超万亿元,县域贷款增量在全行占比超过50%。工商银行围绕重点客群、重点领域,持续加大涉农信贷供给,截至2023年11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突破4.1万亿元,增速超27%。
  金融机构不断增强对涉农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需要拓宽可贷资金来源。金融管理部门鼓励金融机构用好“三农”、小微、绿色金融债券补充自身资金,截至2023年12月末,“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已累计发行1481.5亿元。
  信贷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一个方面。
  2023年3月,全国首单供销社控股上市公司乡村振兴票据成功落地。作为牵头主承销银行,农业银行助力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6%的利率募集了2亿元。在企业看来,这笔资金可以帮助其从“产品贸易商”向“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
  “一些农业项目投资大、见效时间长,有时信贷资金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总裁王飞介绍,2023年农行共为9家主体承销14期乡村振兴债券,发行总金额106.6亿元。
  在拓展多元化金融服务方面,五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乡村振兴票据等用于乡村振兴。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需要进一步满足农村地区日益旺盛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农业银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段肖磊表示,银行一方面要完善“软环境”,汇集涉农数据,基于大数据精准画像,提高农村长尾客户的服务效率和半径;另一方面要提升“硬实力”,加快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搭建覆盖县域农村生产、消费、政务全领域的金融场景生态体系,落实数字乡村战略部署。
(文章来源:新华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拓宽涉农融资渠道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