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文学课”名家开讲:陈晓明教授谈“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

最新信息

“花城文学课”名家开讲:陈晓明教授谈“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
2024-01-22 20:57:00
日前,“花城文学课”第1讲在广州越秀公园花城文学院开讲。花城文学院联席院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就“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主题进行分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主持讲座,百余名观众现场参与,线上观看超1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2024年,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花城文学院联合重磅推出“花城文学课”——将邀请一系列名家学者展开讲座、对谈、分享等系列精彩活动,活动将在《花城》杂志官方视频号“花城文学课”进行直播。
  “晚期风格”意味着有所放弃、有所坚持
  陈晓明以莫言、余华等作家近作的风格与所呈现的文学史视野切入,通过对莫言《晚熟的人》、余华《文城》等作品的分析,引出“漫长的90年代”这一话题。
  在陈晓明看来,虽然前有布罗代尔的《漫长的16世纪》,有乔万尼·阿里吉《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时代的起源》等理论的启发,但“漫长的90年代”这一话题更多是基于他对中国走过的历程、人们的精神、心灵、文化、文学、社会的一种思考。
  他认为,21世纪初的很多文学作品是在90年代准备、郁积和形成的,或者说是在延续和展开90年代的经验。
  正因为这种深远的郁积力量,使得成长在90年代的那批作家、孕育在90年代的那批作品过早地拥有了与现代文学、80年代先锋文学的“青春写作”截然不同的“晚期风格”。陈晓明介绍,“晚期风格”源自德国哲学家阿多诺对贝多芬音乐《庄严弥撒》的谈论,以及文学理论家萨义德的解读。
  在阿多诺的意义上,“只有在艺术没有为了现实而放弃自身权利的情况下出现的东西才属于晚期风格”。陈晓明将“晚期风格”理解为一种“放弃”,“放弃很多东西,为了一种非常片面的东西任性地走下去,这也可以说是放弃和坚持、放弃和执着”。
  坚守虚构是对90年代文学精神的致敬
  陈晓明以余华的作品《兄弟》与《文城》为例分析其晚期风格。
  他认为,《文城》所呈现出的“不真实感”与《兄弟》文本内部的割裂所带来的争议,都恰恰是因为余华的“放弃”:“只有晚期风格能解释,他非常偏执地追求一种高尚的精神。”
  而《兄弟》充满着一种自身的反讽,“90年代有它的浮夸、浮躁、混乱,李光头和宋钢恰恰演绎了90年代的这种本质,宋钢和李红的爱情也折射出90年代的盛世浮华,这也是王家卫在《繁花》中呈现出的繁花开遍又繁花落尽的景象。”陈晓明认为,余华对虚构的坚守,是对90年代文学精神的一种致敬、回忆。
  谢有顺认为,陈晓明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一直身处文学现场的文学评论家,他对作家、后起的评论家有很大启发,对读者了解80年代以来,尤其是先锋文学以来文学的变革提供了非常多的思考路径。
  “其实文学评论有时可能要跳脱价值伦理、价值美学的视角,不是简单判断一部作品好不好,而是要正视这部作品的存在。它的存在本身所带出来的问题可能比判断它好或不好更为重要。” 谢有顺说。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花城文学课”名家开讲:陈晓明教授谈“漫长的90年代”与当代文学的晚期风格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