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赓续文脉,砥砺前行

最新信息

致辞|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赓续文脉,砥砺前行
2024-01-22 23:11:00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陈希
  文/陈希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各位会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欧阳山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传统学术论坛暨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如期顺利举行,圆满完成学术研讨和换届选举等工作。
  衷心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推举我为新一届学会会长。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新一届任期内,我将不负所托,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奋勇前行。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本次大会回顾总结工作情况,修改章程,选举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和领导班子,讨论和部署学会今后五年工作和发展举措。这是一次高举旗帜、赓续文脉、砥砺前行的大会,是一次力量集结、思想激活和精神焕发的大会。
  一、缘聚与感恩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我们珍惜因缘际会,首先衷心感谢广东省文联、省民政厅的支持和关照,同时深深感谢历届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会员的努力和付出。
  1994年,欧阳山先生创建广东省现代作家研究会,为学会发展贡献心血,李天平、郭小东教授继任会长,为学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学会铭记于心,谨致崇高敬意。
  心有繁星,沐光而行。学会的繁荣和发展,凝聚着会员的心血和努力。但工作不是一帆风顺:因为疫情,学会活动无法开展,面临注销的危险。经历风雨,终见彩虹。
  在郭小东会长的领导和伍方斐、袁向东、林继昌、黄一汉等理事的支持下,经过核心会员齐心协力,克服艰难险阻,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衷心感谢至暗时刻大家风雨同舟,众志成城。
  会员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有了广大会员的支持拥护,学会才能健康发展。铭记和感恩大家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感谢刘茉琳、叶紫老师为学会复活和这次大会筹备的无私奉献。
  三十年前欧阳山创建学会,披肝沥胆践使命,风雨兼程谋发展,坚定信念,勇毅前行。三十年后,我们相聚中山大学,重集结,再出发。光荣激励着我们,梦想召唤着我们。这一切似乎有某种深度的缘分和契合。
  1926年前后,得益于在中大任教的郭沫若和鲁迅的关照和帮助,欧阳山到中山大学当旁听课程。1927年9月鲁迅离粤赴沪,1927年12月欧阳山广州起义失败后离开广州前往上海,无意中与鲁迅形成了前脚与后脚的关系,构成一种互文。
  人在旅途,聚散不由你我。在鲁迅的教导和影响下,欧阳山的人生发生改变,创作转向关心社会、关心劳苦大众变,作品的战斗性及现实性都有所加强。欧阳山创建学会,是对鲁迅精神的守望和传承;我们雅集中大,是对鲁迅精神的赓续和弘扬。
  二、研究会的特点与优势
  从鲁迅到刘斯奋,是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研究内容。
  “广东之文始尉佗”,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认为广东文学“始燃于汉,炽于唐于宋,至有明乃照于四方焉”。但广东文学辉煌于近代,以黄遵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近代广东文学峰峦崛起,成为翘楚,引领中国文学的转型和发展,将“变旧诗国为新诗国”。
  近代广东文学呼风唤雨,星光璀璨,涌现不少思想文化领军人物,但五四新文化运动,似乎没有广东人身影闪现。其中有人才代际和地缘时局问题,也有对此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原因,文坛学界忽视甚至遮蔽了现代广东文学的流金溢彩和自身文脉。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现代广东文学创作活跃,特色鲜明,产生了一批有实力的作家,有价值的作品,有影响的活动。
  现代岭南涌现出像欧阳山、李金发、梁宗岱、丘东平、黄谷柳、张资平、许地山、洪灵菲、蒲风、黄节、陈洵等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家,新国成立后当代群星璀璨,秦牧、陈残云、萧殷、吴有恒、杜埃、黄秋耘等文学名家涌现,提升了广东文学在全国文坛的地位。
  新时期以来,从思想解放的“伤痕文学”到闯关破局的“改革文学”,从香飘文坛的“岭南散文”到意韵独具的“粤味小说”,从时代见证的“打工文学”“都市文学”到异军突起的“广东诗歌”,从“抗疫故事”“小康故事”到“湾区故事”“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文学在观念嬗变、作品创作、体裁题材、风格流派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贡献。
  广东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精神和姿态在中国文学版图中展现出别样风格,产生了刘斯奋、章以武等德艺双馨的作家。让被遮蔽的景观浮出历史地表,弘扬欧阳山文学精神,赓续文脉,发掘、激活有才能的作家,提炼岭南文学的价值和特色,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是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首要任务。
  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当前广东省学会林立,现代广东作家研究会不同于其他学会的地方在于,不拘泥于高校象牙塔,而是开门办会,会员构成除了学者,还有作家、评论家、编辑、导演、画家、书法家等。
  尽管西方有莱辛的诗画异质说,但古希腊西蒙尼德曾提出:“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而中国诗画同一论深入人心,诗画艺术结合、渗透、融通的审美理念,不断地出现在历代诗画家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
  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一条逐渐文人化的过程。文人化,就是诗化,将诗人的气质、精神、意韵和诗歌的气韵、意境,融注进绘画书法创作之中。而书画家就是文学家,大作家就是书画家。因此,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集结众多画家书法家,是理所当然。
  除了研究对象和主体构成之外,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研究方法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上。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研究的主体和对象之间,是单向度的关系,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处理研究对象。
  而我们现代作家研究会,注重人本与文本结合的方法,知人论世,关注研究主体和作家、作品、创作过程、社会现实、读者反应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话活动,是批评主体和作家、作品、读者、时代之间的双向交互活动,倡导历史与当代映照,理论与实践结合,审美感悟与理性分析交织。
  我们学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毋庸讳言,也存在经费不足,成果不多,号召力不强的问题。
  三、发展思路与措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本届研究会以“为会员服务”为宗旨,不忘初心,求真务实,共同建立“凝聚情感,整合资源,共谋发展”的优质平台,力争能办事、办成事。
  第一,办活动促发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是学术组织具有旺盛活力的表现。
  我们每年开展学术年会,不定期围绕大湾区文化研究的热点话题征集学术论文,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研讨,举办文学评奖等。
  2023年,我们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两场大湾区诗歌研讨活动,反响良好,被评为广东十大诗歌事件。
  第二,创成果增实力。
  学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取决于研究成果。
  2023年,学会成员撰写的广东文学通史现代卷、当代卷,厚重而灵动,成果特色鲜明,受到学界高度评价。
  2024年,学会将与《粤海风》等刊物合作,组织专栏发表广东现代作家研究的最新成果。另外,学会拟创办微信公众号,宣传会员作品。
  第三,建基地显活力
  文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文学阵地和场域的打造和建设,文学阵地和场域由论者、编辑、作家、受众和平台合力打造。在关注名家名作的同时,我们的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和拓展基层建设,努力向基层延伸工作手臂和腿脚,与一线创作形成同频共振,彰显活力。
  除了大量吸收优秀地市会员为理事之外,2024年研究会将建成三个基地:人文艺术馆,主任为著名画家、学会副会长林继昌;上川岛碧海银滩诗歌酒店,负责人为著名作家、学会理事陈映霞;诗歌艺术中心,主任为著名诗人、学会理事、副秘书长郭锦生。
  另外,正在洽谈的基地有:诗歌教育基地,负责人为诗人、学会理事黄日暖;传记写作中心,负责人为作家、学会理事易碧胜;文化开发中心,负责人为导演、学会理事张晓菲,编辑、学会理事李晓杰。
  第四,送服务铸品格。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工作的宗旨是积极主动为会员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建立会员之间良好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推荐和宣传会员成果,是学术服务的主要内容。
  学会为作家、学者提供多种交流途径和沟通方式,如研讨、调研、雅集,电子邮件、微信群、网络会议等,以满足不同需求。同时,为会员提供高效的培训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
  凡所将至,皆为可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这个热土上发生的一切都是中国经验的组成部分。
  关注前沿,直面热点;与时代同频、与创作共振,讲好大湾区故事,发出岭南强音,切实发挥文学研究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提升文学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胸怀“国之大者”,推动新时代文学与文化高质量发展,这是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的愿景和诉求。
  各位同仁:时值隆冬,但中文堂暖意融融,窗外吹来紫荆花香,花语是亲情和睦与美好,还象征着爱情。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正渲染今天会议的氛围和主题。让我们满怀文学的挚爱和感动,拥抱缤纷绚丽的春天。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致辞|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会长陈希:赓续文脉,砥砺前行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