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小县行政机构“瘦身”进行时

最新信息

【观察】小县行政机构“瘦身”进行时
2024-01-23 12:27:00
继山西、青海、内蒙古、湖南、安徽、甘肃等地后,江西有望成为我国第7个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省份。
  此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江西省领导留言,“建议实施人口小县试点改革,借鉴青海、山西、湖南等地的经验,结合江西实情,适当优化行政区划和党政机构。”该网友称,“江西省内同时也存在部分常住人口较少,财政供养压力较大的县域,建议压缩编制,推行末位淘汰制,以此减缓财政压力和提高政府机关服务效率。”
  2024年1月17日,江西省委民声通道工作室回复该留言表示,“您的建议我们已转省编办等职能部门会同有关地方研究参阅。”回复称,据了解,近年来,山西、青海、安徽、湖南、内蒙古等地相继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通过“大部制”改革等,促进机构“瘦身”“健体”,以此降低行政成本和财政负担,提升县域治理效能。
  人口20万以下县域超500个
  人口小县,是指常住人口小于20万的县级行政区,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我国常住人口20万以下的县域超过500个。《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显示,纳入统计的2075个县域单位中,户籍人口在10万到20万人之间的县(市)有228个,10万人以下的县(市)有206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90个。
  界面新闻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地区人口情况》显示,江西省人口数量20万以下的县城有10个,其中抚州市资溪县是全省仅有的人口不到10万的县。
  2020年4月起,人口小县数量较多的山西省率先开启了机构改革。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县被列为机构改革试点,第一批试点县是忻州市河曲县和临汾市浮山县,第二批试点县包括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
  “瘦身健体”,是山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此前在2022年2月,山西省委编办在全国编办主任会议上发言称,山西省15万人口以下的人口小县数量较多,且普遍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改革相关措施包括,加大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重组整合力度,实行由县委、县政府领导兼任主要党政部门负责人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方式,大幅精简压缩机构和人员编制等。
  随着相关工作推进,河曲县成为第一个完成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的县城。2022年8月,河曲县委改革办发布消息称,河曲县将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个领导职数精简为114个,将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此次改革还减少科级职数75个。
  随后,浮山县、石楼县、娄烦县、黎城县也各地披露改革成果。浮山县将35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科级领导职数由154名精简为128名,涉改事业编制由1944名精简为970名。石楼县改革后,全县党政机构减少了37.1%,事业单位减少了31.1%。娄烦县改革后全县9个县委机关减少至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则削减了29个。黎城县党政机构减少31%,事业单位减少76%,全县科级领导职数核减134名。
  在山西省之后,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也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整合。玛多县总人口1.46万人,是青海省人口总量最少、机构编制规模最小的建制县。
  2022年5月,青海省委编委印发《果洛州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方案》。机构整合后,玛多县党政机构将由25个精简为20个,事业机构由31个调整优化为28个,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五个领域的执法队伍由5支精简为1支,“4人以下局”减少8个。
  2023年以来,山西因推进人口小县改革成为更多省份的学习对象,内蒙古、湖南先后前往山西调研人口小县改革试点经验。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小县数量众多。据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官网2022年9月刊文分析,内蒙古103个旗县(市、区)中,常住人口数量排后五位的旗县(市、区)分别是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2.26万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2.27万人)和石拐区(2.47万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2.74万人)、兴安盟阿尔山市(3.23万人)。
  据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网介绍,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山西省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经验及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编办将认真整理归纳此次外出调研学习的成果,形成有关情况调研报告,为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小旗县“优机构、提效率、节成本”提供决策参考。
  2023年6月,湖南省委编办到太原市娄烦县调研考察了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据湖南日报报道,2023年8月11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会上表示,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已在湖南古丈县试点推进,并且官方明确提出此次改革试点是为“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减轻财政供养压力”。
  安徽省官方披露,2022年11月,马鞍山市博望区被确定为全省人口小县改革治理模式创新试点区,计划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先行研究探索模拟,创新县域治理现代化新模式。2023年7月,安徽省委编办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网友留言称,该省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并组建了省及相关市、县(区)改革工作专班,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2023年10月,甘肃省委编办也在答复网友留言时透露,甘肃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精神,在具体机构改革中,鼓励人口小县加大机构优化整合力度,精简设置党政机构,进一步优化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
  改革应降低政府运行成本
  总人口与供养人口比例失衡,是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扩散至全国多个省份的直接动因。此前,在压减运行成本方面,山西省河曲县曾预测,改革过渡期之后,河曲县直部门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减少1050万元,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福利、“五险一金”等支出每年减少1.33亿元。石楼县也初步测算,改革后单位运行成本可降低5000余万元,人员经费可减少2200余万元。
  但根据“搜狐城市之光”统计,从过去三年实际数据来看,河曲县财政供养支出并未明显减少。河曲县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政预算报告(草案)显示,2020年至2022年,该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重点项目中,(县级可用财力安排的)用于财政供养人员支出分别为62959万元、67417万元、63492万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河曲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主要用于编制内人员工资等个人部分58469万元,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4451万元,自收自支人员经费3597万元。
  从三公经费来看,2020年河曲“三公”经费决算497万元,与2019年持平。2021年决算666万元,比上年增加169万元,主要是新车购置增加201万元。2022年决算775万元,相比2021年又增加110万元,主因还是新车购置增加110万元。2023年,河曲“三公”经费预算为817万元。
  “政府改革不光是要精简人员,这只是一个方面。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全面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提高政府效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告诉界面新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祁凡骅此前在界面新闻采访时强调,“大部制”改革的初衷是为解决行政体系当中横向协调不畅的问题,但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单位合并后,并未实现“大部制”改革的初衷,各单位的运转效率反而下降了,出现由于部门过大而造成的沟通不畅、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
  祁凡骅认为,行政编制、行政经费是衡量机构改革成效的其中一个标准,更重要的标准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当地营商环境的变化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行政成本的减少,这值得认可。但机构改革是否成功,我们暂时不能得出结论,还要看未来的效果。”祁凡骅表示。
  “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是否达到廉洁、廉价和效能的标准,这是全面衡量政府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竹立家说。
  改革过程中人员的安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竹立家提到,改革以后人员如何进行重新分配,精简裁撤的人员怎么分流,是政府机构改革当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问题。
  河曲县委改革办发布的人口小县改革成果中指出,对因改革超编的903名事业人员,当地采取到对口党政部门跟班学习锻炼、担任村(社区)“两委”主干和综治网格员等多种方式,重新调整配备。娄烦县改革精减编制人员341名,超编人员以事业编制人员为主。对于超编人员,一部分采取编制下沉,以填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剩下部分则通过“退三进一”方式慢慢消化,即各个机构编制固定后,每退休三人,增加一人。
  编制缩减了,但短期内人员并没有减少。“据了解,有些事业人员从县里到村镇去做网格员,他们需要额外补贴,成本反而增加了。”竹立家说。
  竹立家认为,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不单是要控制人力成本,办公成本、政策执行成本也要下降,“如果改革最终并没有实现成本降低,那么可以说是无效改革。”
  他认为,机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县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摒弃形式主义,严把进口、扩大出口,落实具体工作如取消编外人员,把每个干部的岗位职责落到实处,切实解决低职高配等问题。”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观察】小县行政机构“瘦身”进行时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