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创始人、总裁离职?这家造车新势力刚获超6亿港元融资

最新信息

联合创始人、总裁离职?这家造车新势力刚获超6亿港元融资
2024-01-23 20:47:00
1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现已离职,零跑汽车将不再设总裁岗位。对此,记者试图尝试联系零跑汽车,但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5月吴保军加入零跑汽车,负责公司业务发展、营销、制造以及供应链。加入零跑汽车之前,他曾先后在标致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众诚保险工作。今年1月,吴保军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其加入零跑汽车的主要工作聚焦在三件事上:一个是提升销量;二是融资;三是解决生产资质。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前,零跑汽车刚完成获得6.59亿港元的融资。
  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吴保军辞职
  1月23日,市场消息称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现已离职,零跑汽车将不再设总裁岗位。有市场人士透露,吴保军辞职或许跟零跑汽车销量不达标有关。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公司方求证。对此,证券时报记者尝试联系零跑汽车,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零跑汽车方面的回复。
  记者查阅零跑汽车官网发现,目前零跑汽车官网高级管理层人员中,已没有吴保军,同时也没有总裁岗位人员。
  在公司官网董事会成员介绍中,显示吴保军为公司执行董事。
  今年1月14日,吴保军接受第一财经采访,还原了零跑汽车IPO、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等多个事件的细节。吴保军透露,刚开始加入零跑汽车时,企业状态并不是很好,2020年零跑汽车第一款产品S01已经上市,但销量并不好,月销售量长期在三位数徘徊。另外零跑汽车当时急需融资输血,还需要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因此吴保军加入公司聚焦三件事:一个是提升营销的能力,增加销量;第二就是融资,第三是解决生产资质。
  在融资方面,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初,零跑汽车完成了43亿元的B轮融资,2021年8月,零跑汽车再完成45亿元的Pre-IPO融资,2022年9月,零跑汽车完成港股IPO上市,融资62.79亿港元。
  零跑汽车最新融资发生在今年1月19日,根据公司公告称,零跑汽车宣布与金华市产业基金及武义县金投订立认购协议。据协议内容,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达6.59亿港元。本次认购价为每股H股43.8港元,即人民币39.86元,按照零跑汽车最新股价22.65港元计算,认购价大幅溢价。
  关于此次融资款项使用,公司称,约40%用于拓展及升级智能电动汽车组合、扩大研发团队、改进电气化技术,以及加强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系统等先进汽车智能技术的开发;25%用于营销、扩大销售及服务网络、提升品牌知名度及扩展海外市场;15%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及自动化能力、增强垂直整合及营运效率;20%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不过在汽车销量方面,1月1日,零跑汽车披露了2023年销量情况。经过四季度发力冲刺,零跑汽车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14.4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9%。这与零跑汽车年初定下的2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仍有较大距离。
  新势力造车行业依然还在内卷,开年以来电动车行业的价格战并没有停下来,理想汽车等部分竞争对手已经扭亏为盈,而对于一年销量还不足15万辆的零跑来说,能不能进入新能源“决赛圈”是个疑问。
  零跑汽车能否跑赢新能源市场的“耐力赛”
  目前,零跑汽车仍未能扭转经营亏损的尴尬局面。财报数据显示,零跑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的经营亏损为10.25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22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3.61亿元,2023年第二季度为11.74亿元,第一季度经营亏损11.6亿元,即2023年前三季度零跑汽车的经营亏损已达33.59亿元。
  不仅如此,零跑汽车的现金流状况环比也出现恶化。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4亿元,而在2023年第二季度该数字为27.62亿元,两者差值达到13.62亿元。自由现金流方面,零跑汽车2023年第三季度产生自由现金流10.18亿元,较2023年第二季度(25.02亿元)也出现大幅下滑,资金压力明显较大。
  “虽然零跑2023年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第二次转正,但按照真实的现金消耗速度测算,如果没有继续的融资,留给零跑的时间可能也就一年多左右。”海豚投研方面表示。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细里预测,零跑汽车2023年度净利润为-42.7亿元。按照这个亏损额以及14.4万辆的年销量计算,零跑汽车每卖一辆车的亏损接近3万元。
  今年开年,特斯拉再度吹响降价号角。1月1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更新,对Model3/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元至15500元不等。
  而造车新势力企业在跨过了量产、交付、融资等几道关键的“坎”之后,仍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体系能力,才能持续站稳脚跟并实现盈利,跑赢新能源市场的“耐力赛”。
  进入2024年,传统车企还将投放更多的新能源产品,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也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事业。可以预见,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造车新势力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文章来源:创业资本汇)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联合创始人、总裁离职?这家造车新势力刚获超6亿港元融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