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日切”套利引关注 地方监管部门要求调整“日切”时间、优化考核体系

最新信息

存款“日切”套利引关注 地方监管部门要求调整“日切”时间、优化考核体系
2024-01-24 15:31:00
一直以来,银行业存款余额呈现出“季度末上涨,下月下降”的规律,这主要与银行业存款考核方式有关,如年度考核、“开门红”考核等,同时也催生了一些违法违规行为。
  央行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2023年4月末、7月末存款余额分别较上月减少4476.54亿元、10996.79亿元。其中,大型银行存款余额变动更大,2023年4月末、7月末、10月末存款余额分别较上月减少15468.47亿元、13507.27亿元、16512.4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这种规律背后,有不少资金掮客通过“日切”的方式进行套利,“日切”不仅导致银行数据失真,还会推高负债成本,这与当前降银行负债成本的大趋势不符。
  据悉,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文指出发现部分存款人存在“日切”套利行为,并要求银行通过调整“日切”时间、优化存款业务绩效考核等,来堵塞套利漏洞,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对于存款指标“季度末上涨,下月下降”严重的机构,监管部门将列入数据质量现场检查计划。
  调整“日切”时间至24点
  所谓“日切”套利,即利用不同银行核心系统每日记账时点的时间差,通过短时间内在多家银行间“踩点”“接力”转存,实现同一笔资金同一日在多家银行同时被确认为日终存款的行为。
  举个例子,某银行“日切”时间为22点,另一家银行“日切”时间为23点,即存款人可以在22点之前将资金存入某银行,在23点之前再将资金转存入另一家银行,即可在同一日内获得两家银行的活期资金利息。
  为堵塞这种漏洞,据了解,上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文要求辖内法人机构调整核心系统“日切”时间至24点,原则上应于2024年3月底前调整完毕;对于分支机构,监管要求应及时向总行等汇报,建议调整“日切”时间至24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事实上,银行自身也会通过动态调整“日切”时间来防范套利行为,同时将“日切”时间作为商业机密进行管理,由此一般存款人很难通过“日切”来套利。
  “其实行业很早就有人利用这个漏洞进行套利,从实际操作来看,也会有失败的情况,行话叫‘切飘’了。偶尔操作一下,也不会被银行监控系统发现。”一位熟悉相关情况的人士表示。
  优化存款业务绩效考核
  除“日切”套利外,在考核指标压力下,一些银行员工还可能会自掏腰包补贴存款人,存款人实际拿到的收益要远高于活期利息。
  为规范银行揽储行为,早在2018年,原银保监会、央行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存款的基础性工作,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从根源上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也不得设定以存款市场份额、排名或同业比较为要求的考评指标。
  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些银行因存款业务违规被罚。今年1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布的罚单显示,台州银行杭州分行存在“在年度考核指标之外单设临时性考核指标,将存款考核指标分解到个人”等违法违规行为;2023年12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嘉兴监管分局公布的罚单显示,浙江海宁农村商业银行存在“违规设立时点性存款考核指标,向非营销部门与个人下达存款考核指标,导致员工违规揽储”等违法违规行为。
  上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各银行机构应切实加强业务规范和员工行为管理,做实做细员工行为排查,防范个别员工“日切”存款揽存、内外勾结、账外交易返佣等行为引发的案件风险。同时结合本行实际,举一反三开展存款乱象全面排查整治,加大对账户异常行为的监测和预警力度,切实斩断内外利益输送链条,有效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和金融生态。
  “各银行机构应从内部根源上约束存款冲量行为,优化存款业务绩效考核,加强存款基础性作用,强化存款日均贡献考评,加强月末存款偏离度管理。”该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还强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存款“日切”套利引关注 地方监管部门要求调整“日切”时间、优化考核体系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