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海明确:奋力一跳!

最新信息

刚刚,上海明确:奋力一跳!
2024-01-27 13:40:00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全市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意味着,在2023年上海GDP实现4.7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上海GDP要冲刺5万亿元大关。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上海将如何实现目标?
  1月27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在随后举行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实现这个目标,上海有信心、有底气。但也要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必须“奋力一跳”甚至“奋力两跳”。
  接下来,上海要把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把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作为重要抓手,全力将发展蓝图绘成“实景画”。
  上海“奋力一跳” 深化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
  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上海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奋力一跳”?
  对此,龚正表示,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任务,为上海带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2023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实现今年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作为外向度比较高的城市,上海仍是跨国公司新一轮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也是外商投资好项目落户的首选地之一。
  “实现这一目标也要经过十分艰苦的努力,必须‘奋力一跳’甚至‘奋力两跳’。”龚正说,上海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有效增长,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把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作为主攻方向,突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紧紧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努力做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更好统筹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来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二是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更好地发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叠加的优势。全方位、大力度地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是把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作为重要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的高端产业集群,加强需求侧的管理。积极发展数字消费、大宗消费、文旅消费,同时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重大产业项目和新型基础设施。支持企业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持续扩大有效需求。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功能
  作为“主攻方向”,今年上海将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抓推进、抓突破。同时,上海将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功能,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在国际经济中心建设方面,今年,上海要围绕提升国际经济中心的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力,重点加快构建“2+2”+“3+6”+“4+5”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继续加大经济总量,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面,今年上海要围绕提高国际化水平,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着力完善市场、产品、机构、基础设施等金融四大体系,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切实增强金融的安全可控能力,更好履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共建“一带一路”三大任务。
  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方面,今年上海要围绕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下一步,要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等重大贸易载体,推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新型贸易加快发展,做大规模。
  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今年上海要围绕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增强航运的保险承保和服务能力。同时探索海事仲裁模式创新,聚集更多航运企业和功能性机构。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接下来,上海要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好地发挥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作用,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基础研究投入、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等机制,努力掌握产业的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的高端地位。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功能,接下来上海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抓好基础研究源头活水。上海将力争再用4年的时间,将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13%左右。二是抓好“成果转换”链接的通道,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抓好“金融资源”关键要素。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以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贷联动等为重点,丰富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还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龚正表示,接下来,上海还将打造高能级的创新平台,构建高能级的体系机制,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开展更大程度金融压力测试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开放是上海最大优势。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所在。”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要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努力做到“三个更好”。
  一是更好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依托浦东、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更大程度的金融压力测试,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等领域创新试点。
  二是更好拓展双向开放成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开发面向国际的金融产品,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三是更好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上海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监管协作,切实增强安全可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据悉,近年来,上海推出了原油期货等一批国际化金融产品,建立了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构建了“沪港通”“沪伦通”“互换通”等跨境互联互通机制,集聚了新开发银行、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等一批功能性机构。到2023年底,上海持牌金融机构的总数已经达到1771家,外资金融机构占全市持牌金融机构的比例超过30%。上海已成为中国内地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
  推动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举措尽快落地
  日前,《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发布。龚正表示,在浦东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深入推进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加快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中之重的任务。
  “下一步上海将瞄准具有率先突破条件的关键领域,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和协同高效,推动试点方案的各项任务举措尽快落地,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和突破攻坚的作用。”龚正说。
  一是注重推进首创性改革。加快完善“揭榜挂帅”、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临床科研合作平台等协作创新机制。探索境外专业人士临时执业许可、版权登记制度、建设用地按规划期实施总量管控等重大政策,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障碍。
  二是注重推进引领性开放。加快实施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海上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等一批重大举措。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体系。
  三是注重发挥法治保障这一独特优势。目前浦东新区创制性法规和管理措施分别已经达到18部和22部。
  “今年我们将配合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等出台新一批的浦东新区法规,及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或法律,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龚正说。
  此外,上海还将进一步推动自贸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龚正表示,近期发布的《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简称“80条”)赋予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试点CPTPP和DEPA等规则条款的重要使命。上海将大力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率先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加快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在加强边境措施对接方面,上海要争取在关税、市场准入等方面率先突破,促进商品、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高效流动。在加强边境后措施对接方面,上海要争取在知识产权全过程保护、国企改革、政府采购、竞争中性等领域率先突破,努力营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同时,上海要为改革开放探新路。重点围绕“三个贸易一个便利化”,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开展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
  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持续扩大吸引外资
  瞄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总目标,上海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紧扣企业需求,实施新一轮的营商环境改革,目前已初步安排了150项改革举措,重点在降门槛、降成本、减跑动上持续发力。
  其中,在降门槛方面,上海将深入清理妨碍要素市场配置的隐形门槛和壁垒,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得、权益保障等方面,推出更多创新举措,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在降成本方面,突出土地、融资、物流、用工等各方面政策集成发力,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尤其是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稳外资的重中之重。在“特斯拉速度”之后,去年上海又实现了“莫德纳速度”。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在广度、力度、温度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扩大吸引外资,促进外资企业在上海更好发展。
  龚正说,上海要扩大市场开放的广度,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制造业开放水平,实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持续深化总部增能计划和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同时,上海要加大投资促进的力度,实施“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积极开展海外招商推介,加大用地、能耗、环评、融资等保障力度,支持外资企业更多投向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等领域。
  据悉,2023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突破了240亿美元,连续第四年超过200亿美元,实到外资再创新高。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增65家,累计达到956家;外商投资研发中心新增30家,累计达到561家。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走深走实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年来,上海与苏、浙、皖共拉长板、相互赋能,推动一体化发展持续走深走实,协同创新更加活跃、产业协作更加扎实、基础设施更加联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共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
  一是持续推动重大合作事项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和复制推广,全面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提升能级的政策措施。
  二是持续强化跨区域项目的落地落实。坚持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加快小洋山北作业区、外电入沪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三是持续完善一体化的发展机制。制定实施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毗邻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近年来,长三角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上海-苏州集群位列世界科技集群第五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分别占了全国的3/5、1/3和1/3。沪苏湖等铁路加快建设,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50万个,占全国22%。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力确保上海全市就业大局总体平稳
  在民生福祉方面,今年上海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全力确保上海全市就业大局总体平稳。
  在推进城市更新方面,打好“两旧一村”改造攻坚战。龚正表示,今年,上海将完成12万平方米零星旧改、31万平方米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再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上海将持续推动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商务区、风貌保护区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解决超大城市住房问题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上海全市计划建设筹措4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加上之前的13.7万套(间),总量将超过60万套(间)。2023年,上海建设筹措了8.1万套(间),加上前两年的24.8万套(间),已经完成“十四五”目标的70%。2024年,上海还将建设筹措7万套(间)。今年,上海将再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完善配套服务。
  就业是民生“压舱石”、经济“晴雨表”。今年,上海将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精准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全力确保上海全市就业大局总体平稳。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城市未来。今年,上海全市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预计达到24.5万人,我们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好就业、就好业。”龚正说,接下来,上海要着重做到精准匹配岗位资源,精准提供服务指导,精准帮扶困难群体,让每一个就业困难毕业生都能得到有效帮助、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刚刚,上海明确:奋力一跳!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