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设育种高速公路

最新信息

铺设育种高速公路
2024-02-02 06:03:00
新年伊始,正是春耕备种的关键时节。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格外繁忙。在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对一板板玉米样品进行DNA提取,开展分子检测;在自动化温室,科研人员有条不紊地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进行取样、移栽、授粉等工作。
  七八个月创制数十万株育种材料、1代至2代即可完成目标品种的性状改良、两年到三年便可推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这些通过传统育种方法难以达成的目标,在杨凌技术中心已成为现实。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当前,我国育种行业普遍处在由杂交育种2.0阶段向生物育种3.0阶段的过渡期。先正达集团中国对标国际一流的现代种业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种业向育种4.0时代进发。
  杨凌技术中心是具备工厂化、集成化智能育种能力的平台,先正达集团中国以其为支撑,近两年大幅加快了新品种开发和推出速度。2023年,先正达集团中国共有121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其中,玉米新品种44个。
  育种的过程,就是将作物优秀的基因组合到一起的过程。传统育种模式像“拆盲盒”,需要通过观察性状的田间表现,不断筛选、组合,周期漫长且充满偶然性。但在杨凌技术中心,育种家戴上“基因眼镜”,可以精准预测育种材料是否具备他们想要的性状。
  这个“基因眼镜”就是分子检测。杨凌技术中心建有国内分子检测能力最高、检测速度最快的高通量检测平台,已实现每年数千万数据检测通量,单日检测通量达数十万。借助分子标记技术,杨凌技术中心的育种家可以快速准确地从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材料中筛选出所需基因,而不再单纯依赖田间观察和验证。
  育种新技术加速了整个育种进程。“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特性、高潜力的品系,投放到遍布全国的测试体系。经过两年到三年的测试,最终我们获得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性比较优良的品种,并加快将新品种推向市场。”杨凌技术中心性状整合中心负责人杨炳鹏说。
  作为种业阵型企业,先正达集团中国近年来围绕研、育、繁、推等重点环节,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布局。
  先正达集团中国布局了北京创新中心、中种武汉科技中心、三亚南繁中心、水稻玉米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杂交稻新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研发机构,构建了分工协作的种业现代共享技术研发体系。公司还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联合开展揭榜挂帅,打造“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的研发创新闭环,构建新型科企合作模式,为种业成果转化打造新范式。
  利用杨凌技术中心的集成化、工厂化育种平台能力,先正达集团中国抓紧布局各级测试验证网络,建设从实验室到田间的育种“高速公路”。以玉米为例,先正达集团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国内核心生态区的育种测试网络建设。
  以优质品种产出为核心,以科研为驱动力,先正达集团中国正加速种业科研能力建设、平台打造和成果转化效率。“公司构筑起核心环节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自主研发体系和平台布局,通过科研合作对实验室中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识别、筛选和转化,最终推向市场。”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铺设育种高速公路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