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首个“千亿县”,带来哪些启示?

最新信息

河南首个“千亿县”,带来哪些启示?
2024-02-07 17:49:00
【大河财立方记者段伟朵】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稳则大局稳。2月7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2023年巩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9亿元,成为河南省首个“千亿县”。
  备受关注的背后,是河南正在纵深推进县域经济“三项改革”,不断提升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以巩义市为代表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更多河南县域跃升“千亿县”提供了借鉴。
突破!河南首个千亿县诞生
  2月7日,大河财立方记者获悉,经统计部门初步核算,2023年巩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0.9亿元,成功迈上千亿台阶,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数据显示,2023年,巩义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连续3年居郑州六县(市)首位;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6亿元,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增长6.3%,达到56.2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上,巩义市的排名分别攀升至第46位、第39位。
  “GDP‘千亿县’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成为近几年各省在区域发展中竞相角逐的一个重要标签。”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表示,巩义市成功迈上一千亿的台阶,成为全省首个县域经济“千亿县”,标志着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也为河南省县域经济成高原树立起一个新标杆。
  中国县域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在40%左右。此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2022年,“千亿县”总数达到54个,完成 GDP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7.1%。其中,昆山市位列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河南省的巩义市、新郑市、永城市、中牟县入选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
  据赛迪顾问研究显示,“千亿县”形成六大典型发展模式:以昆山市、江阴市、慈溪市、义乌市等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新驱动主导模式;以晋江市、南安市等为代表的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产业集群驱动主导模式;以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为代表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融合驱动主导模式。以龙口市、胶州市为代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传统产业升级驱动主导模式;以神木市、准格尔旗为代表的呼包鄂榆城市群资源驱动主导模式;以仁怀市为代表的核心企业驱动主导模式。
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6年闯过4个关口
  那么,支撑巩义市迈上千亿台阶的背后,有哪些发展动力?
  前不久,大河财立方记者前往巩义市实地探访了解到,制造业一直是巩义市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上世纪60年代,巩义人民抢先从“五小工业”起步,办起了社队企业。近年来,巩义始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构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产业等组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延链升链、新兴产业补链强链、未来产业建链成链,为支持经济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2018年至2023年,巩义经济规模连年实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先后跨越700亿元、800亿元、900亿元、1000亿4个关口。
  “河南省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千亿县’的培育。”张占仓说,冲击县域经济“千亿县”,最主要的动力在于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巩义作为全国乡镇企业的摇篮和发祥地之一,工业起步早,基础比较雄厚。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巩义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前瞻布局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两千亿级铝精深加工集群、两百亿级特色装备制造业集群、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大而强的链主企业、小而精的隐形冠军、稳而优的小微企业。目前全市现有工业企业7600多家,规模企业511家,形成了3个门类、24个大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铝板带箔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机制地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净水材料生产基地。豫联集团、明泰铝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恒星科技、新昌铜业等4家企业入围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全市市场主体9.4万家,“四上”企业1005家,全市市场主体9.4万家,“四上”企业1005家,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其中,2023年,巩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目前达24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目前达86家;新增省级“瞪羚”企业7家;截至目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7家。
增速7.4%,郑州首次迈上1.3万亿台阶
  将观察的维度放大——如果说“千亿县”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那么万亿城市则是全国经济的火车头。
  前不久,郑州市通报了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初步核算,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36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2.2亿元,同比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373.4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8072.2亿元,同比增长5.1%。
  2018年,郑州市首次跻身“万亿俱乐部”,2023年则首次迈上1.3万亿台阶。据统计,2023年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继续在前五“领跑”,郑州GDP总量排名中游,但增速7.4%在万亿城市中居首位,火车头拉动作用显著。
  具体来看,项目建设支撑有力。接续开展4期“三个一批”活动,选报项目455个、总投资5549.8亿元;华润中原超级总部基地、中电装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先进制造业高地加快建设。制定20条重点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形成“一链一专班一研发机构一图八清单”推进机制;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8个,签约额2918.1亿元、新兴产业项目占比78.2%。比亚迪新材料等328个项目开工建设,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上汽乘用车二期等291个项目建成投产。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107个新基建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5G基站总数近5万座,5G网络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实施“智改数转”,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1万家、累计超7万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6500亿元。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河南首个“千亿县”,带来哪些启示?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