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生物IPO改道背后:规模不及同行,产能利用率不足......

最新信息

丹娜生物IPO改道背后:规模不及同行,产能利用率不足......
2024-02-08 14:45:00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节奏。

  而在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医疗和新冠检测物资都面临大范围紧缺的情况,也使得不少企业的DNA动了起来,为公司业务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通过制造和销售相关检测和防疫物资,部分企业赚到了一波红利,也有部分企业也借此机会,冲刺IPO,登陆二级市场谋求进一步扩张。
  不过,近两年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对于曾涉足过相关核酸检测业务的拟IPO企业,沪深两市的审查也日趋严格。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调转龙头,转向寻求上市。
  近期,一家原本想要通过上交所科创板IPO的企业丹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丹娜生物”),在2023年12月29日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有些特别的是,这距离公司2023年10月16日在新三板挂牌,期间相隔不到3个月。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登陆二级市场,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以及曾经的新冠检测业务是否会给公司留下“后遗症”,都是企业在接受审核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转战北交所
  据招股书,丹娜生物主要从事侵袭性真菌病血清学早期诊断及其他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5亿元、2.34亿元、2.95亿元及1.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0.7亿元、0.44亿元及0.37亿元。
  时间回到2021年1月21日,丹娜生物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文件,而这距离公司递交上市申请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紧接着,2021年1月25日,上交所随即发布了终止对丹娜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彼时,就公司撤回IPO申请的原因,丹娜生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认为目前的估值水平不能体现公司价值,决定终止IPO。根据未来市场情况,不排除未来会重启IPO。”
  一年半后,首次发行上市未果的丹娜生物“重整旗鼓”,再度向科创板发起冲刺。据悉,招商证券在2022年7月15日向天津证监局报送丹娜生物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备案材料,并于当日获得受理。
  不过就当时的政策环境来看,由于沪深两市对于核酸检测企业的监管政策更加严格,公司的发行难度不降反增。2022年11月,沪深交易所均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将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而在一个月后,事情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
  2022年的12月,北交所和股转公司推出了直联机制,打通“挂牌审核-日常监管-上市审核”等环节,为企业上市发行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此前,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指出,“建立挂牌、上市直联审核机制,实施挂牌培育、持续监管、上市辅导等一体化的监管服务,夯实公司规范基础,让优质企业挂牌一年后可以迅速完成发行上市相关流程,打造一条‘预期更明、效率更高、包容更强’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截至目前来看,这一机制的效率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其中,就丹娜生物生物来说,其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的申报北交所IPO,正是借助“直联机制”这一绿色通道。
  据悉,早在新三板挂牌之前,公司便与中介机构签订了发行上市服务协议,拟于挂牌后18个月内,向北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也在沪深两市监管环境日趋严格的情况下,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曾开展应急业务
  据悉,丹娜生物的抗原检测产品主要销往丹麦、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公司开展应急业务产品为公司创造的收入分别为8661.59万元、8117.85万元及13507.7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15%、34.69%及45.78%。
  同时,丹娜生物的总收入也从2019年的1.05亿元暴增至2022年的2.95亿元,增长了近两倍。
  然而2023年以来,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市场对应急业务产品的需求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新冠检测业务也面临进一步出清。2023年上半年,应急业务为公司创造的收入下降至329.29万元,同时,应急业务占营收的比例也大幅下滑,仅有2.88%。
  且应急业务虽然一度为公司带来了业绩上的腾飞,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后遗症”。
  一方面,对于新冠检测产品的涉足,使得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大幅下降。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丹娜生物毛利率水平分别为72.31%、67.83%及63.38%。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分别能够达到89.06%、90.49%、89.65%,相比之下,毛利率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虽然有所回升,达到81.28%,但与此前接近九成的毛利率水平,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
  另外,近两年应急业务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导致公司的存货余额出现大幅上涨。
  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应急业务类存货余额为538.22万元,而到了2022年末,应急业务存货大幅上涨,为2919.94万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系2022年12月公司开始生产并销售国内抗原产品,由此进行了相应的备货,导致存货余额增长幅度较大。
  且随着2023年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导致公司存货余额再次上涨,达到3766.23万元。
  产能利用率远未饱和
  除了开展应急业务带来的“后遗症”之外,公司自身的真菌检测业务发展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总的来说,虽然多数真菌对于人体是有益的,但有害的侵袭性真菌感染会危及生命。尤其对于高风险群体而言,一旦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高达39%至100%。
  根据公开资料,侵袭性真菌病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等。
  近年来,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易感人群持续增加,与此同时,相关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带来检测市场的持续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8年至2030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规模从2.4亿元增长至30.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
  招股书显示,丹娜生物的侵袭性真菌诊断试剂产品在细分领域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2年丹娜生物在中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试剂市场的份额约为30%,且产品已经进入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3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达960多家。
  不过,由于公司相关业务起步较晚,相较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司无论是资产规模、营收还是利润方面,都远低于行业均值。
  相较于同行可比公司,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资产规模的平均值分别为18.61亿元、24.13亿元、30.85亿元及30.06亿元,大约是公司资产规模的十倍左右。
  且报告期内,无论是相对于同行可比公司8.65亿元、10.33亿元、17.06亿元及7.25亿元的营收规模均值,还是分别为2.89亿元、3.14亿元、5.32亿元及2.0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均值,丹娜生物目前都存在较大差距。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还存在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酶动力学系列试剂和免疫层析法系列试剂(以下简称“三类主要产品”),占公司总体收入比例分别为 76.48%、87.07%、93.44%和 86.45%。
  以酶联免疫法系列试剂为例,报告期内,该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0.93%、70.83%、77.89%及69.52%,远未饱和。
  另外,招股书显示,公司酶动力学系列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鲎血细胞,报告期内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 22.88%、24.78%、21.34%和 37.07%。
  不过,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于其相关利用行为的监管更加严格,未来是否会对公司的产品生产造成影响,还需要公司进一步的回应。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丹娜生物IPO改道背后:规模不及同行,产能利用率不足......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