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两会|代表委员建言资本市场: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

最新信息

聚焦2024两会|代表委员建言资本市场: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
2024-03-04 22:47:00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如何建设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资本市场?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多位代表委员就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当前中长期资金入市存在一定“隐性障碍”。为消除“障碍”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建议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顶层设计,优化考核机制,让“长钱能长投”,继续做好保险、养老金等传统中长期资金的引入工作。
  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IPO要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从入口关、辅导期开始,实现市场供求更加均衡,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和市场生态。
  引导“长钱”“稳钱”入市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直接关系亿万投资者的“钱袋子”。“长钱”“稳钱”的入市不仅有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还是优化融资结构、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直以来,A股‘牛短熊长’的现象较为突出,制约了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功能发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股市的中长期资金较为缺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杨宗儒强调。
  对于引入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一重要议题,多位代表委会建言献策。
  杨宗儒指出,我国社保、养老等长期资金的保值增值需求迫切,而“后地产时代”的居民财富管理也在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可以优化资本市场的投资生态,还能推动居民财富的稳定增长,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社保、养老等资金的长期投资收益。
  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性障碍。其认为,首先,要优化考核机制,让“长钱能长投”,继续做好保险、养老金等传统中长期资金的引入工作。其次,改进金融服务,让“短钱变长钱”,积极推动将巨量储蓄资金塑造为新的中长期配置力量。最后,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创造各类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的市场生态。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证监局局长贾文勤在今年两会带来了关于进一步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的多条具体建议。
  贾文勤建议,要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顶层设计;研究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并弱化指标对权益投资的约束,适度提高每一区间偿付能力充足率所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3年以上的长期考核机制,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经理、产品和组合等多层面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的考核体系;多措并举提高养老金权益投资比例;鼓励公募基金主动优化服务。
  加强IPO全链条把关
  IPO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命门”之一。近年来,证监会多次表态,要严把IPO准入关,加强上市公司全过程监管,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IPO要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从入口关、辅导期开始,市场参与各方都要承担起责任,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和市场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需要促进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更加匹配、均衡,让更多的创新创业企业、优质企业上市。一方面,要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让真正优质的公司上市;另一方面,退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当中举足轻重,要加大重组退市力度。
  关于退市制度改革,杨成长认为,应引导地方政府、企业主体及社会公众全面理解企业退市行为,引导企业形成全面资本观,“上市可以为企业提供资本运作平台,私有化退市也可以降低信息披露压力,从而保护商业机密,大股东也可以通过私有化提升对公司的控制力。”
  此外,要畅通升板和降板双向转板机制,提升场外市场承接降板或退市企业的能力。优化并购重组和上市公司收购等制度安排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主动退市。
  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
  针对投资者权益保护,代表委员亦给出相关建议。
  蔡建春指出,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市场参与各方都要树立起“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优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建议对投资者保护机构免收或定额收取诉讼费用。”贾文勤指出,高昂的诉讼费用对投资者保护机构带来压力。如易见股份案件金额约63亿元、诉讼费用近3200万元,ST艾格案案件金额约10亿元、诉讼费用近500万元。即使投资者保护机构胜诉,也可能存在被告无偿付能力、无法收回费用的风险,影响投资者保护机构的正常运营。
  其认为,应修改《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明确将投资者保护机构纳入诉讼费用缓交、免交、减交范围,可规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设立的投资者保护机构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提起诉讼,缓交、免交诉讼费用或者定额交纳诉讼费用”,从制度层面助力投资者保护机构更好履职尽责。
  杨成长从产品和服务适配性的角度出发,指出应提供符合投资者消费偏好的产品,注重金融服务和产品适配性。“投行要提供符合投资者消费偏好的产品,在产品设计时,应考虑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配置要求。”
  此外,应加大退市信息披露力度,全面加强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保护工作,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聚焦2024两会|代表委员建言资本市场:消除中长期资金入市“隐性障碍”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