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威生物刘大涛: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

最新信息

迈威生物刘大涛: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
2024-03-08 09:56:00


K图 688062_0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曹倩实习生杨洁蕙高嘉爽)“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迈威生物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刘大涛日前做客《沪市汇·硬科硬客》第三期节目“问策创新药”时表示,这是迈威内部的一句口号。

  对于“2023年是创新药丰收元年”的说法,刘大涛认为,中国创新药海外授权交易不断传来捷报,让行业备受鼓舞。近两年来中国创新药能取得如此成就,是药企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的结果。
  刘大涛强调,要把创新药的营销做好,还需要有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立足更长远的未来,刘大涛对医药行业充满信心,相信随着国家医保包括商业保险支付能力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终将会有一个合理的回报。
  中国创新药的“两点事实”
  近两年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药审评审批不断提速,创新药正加速落地。
  据人民金融·创新药数据库,2023年共有34款国产1类新药获批,数量上较2022年增长156%,也刷新了2021年32款的历史纪录。业内普遍将这一年视为国产创新药丰收的“元年”。
  与此同时,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海外授权交易)不断传来捷报,让行业备受鼓舞。
  “百利天恒从国外拿到了大量的回报,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我们的创新药在国际上得到了公认。”刘大涛认为,近两年来中国创新药能取得如此成就,是药企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的结果。
  但刘大涛强调,感叹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还需看清两点事实。
  一方面,中国创新药在科学研发上有其不足之处,应该看清其“阶段性”本质。
  “如今取得的这些成果,是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整体研发的结果。其实从整个行业来讲,我们大量的创新分子并不是自己去开发,而是所谓‘借船出海’,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刘大涛表示。
  刘大涛指出,中国创新药与美国的差距在于较少有科学上的创新,但也有其独特优势。
  刘大涛认为中国人真正强的是技术上的创新,“我们有大量的工程师”,比如ADC(抗体偶联药物)就是典型的技术创新产物,刘大涛认为其发挥了中国人的勤劳优势,又反映出中国新药从业人员们的优秀素质。
  “ADC能出来很多成果,因为它在靶点确认、payload(有效荷载)确认中间有大量技术型工作可做。但真正科学创新的部分,还是得有不断的新药物靶点和新疾病机制的发现,这方面我们差距确实不小。”刘大涛表示。
  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未来长路漫漫,不是每一家药企都能有好的机遇。
  刘大涛认为,当前创新药“内卷”加剧,不仅要技术上可靠,时间、进度、效率也都要提上来,要在国际范围内排名靠前,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因此刘大涛认为,未来行业的关键一步,是能够实现完整的商业闭环。
  “我给我们团队的任务是,如果一个靶点在国际范围内已经有超过三个在临床上,那这个靶点我们就不做。”刘大涛表示,当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靶点日后的商业价值、对整个临床的推进,以及企业在赛道上的排名、整体商业化进程非常重要。
  去发达国家赚超额利润
  随着国产创新药出海加速,中美创新药定价差异引关注。
  一组数据是,2023年多款国产创新药在欧美获批上市,定价平均高于国内至少十五倍。而首款在美上市的国产PD-1抗癌药物,美国定价超国内定价30多倍。
  刘大涛认为,首先应当看到中美两国之间医保上的差距。
  其举例,国内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比重是7%,人均投入在6000元左右;同一类比下,美国占比为17%,人均投入转化成人民币将近98000元。单从人均投入上来看,美国是中国的15倍。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药价是美国的1/15,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的医保本身是低水平广覆盖,我们有14亿人,不可能做到美国这样的价格。美国这样的价格,是中国所有医保都无法承受的。”刘大涛表示。
  “中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还要考虑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说穿了就是到最后谁来买单的问题。这是中国做药的一个特殊情况,还是应重点考虑中国的国情。”刘大涛指出。
  刘大涛表示,美国这样的药品定价,在全球范围内是“不可复制”的。
  “全世界只有美国有这样的药品价格,他们3亿多人口,其创新药利润占到了全球创新药利润的一半。这种高投入和高药价的状态,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都是没办法复制的。”刘大涛表示。
  谈及中国创新药在国际上的地位,刘大涛以自身举例。
  迈威生物的Nectin-4ADC创新药研发进度在全球排名第二,中国IND(研究中的新药)数量也不比美国少太多,然而真正原创性的创新结果还是次于美国。
  “但我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区都做得更好。”刘大涛表示。
  那么,眼下中国药企该如何赚取利润?刘大涛提出,去国外赚钱,让国内百姓幸福。
  “迈威自己的提出的口号是,‘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真的有本事,你的药可以走出去,去到国外赚钱。”刘大涛期望,中国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患者,可以用到最优质、价格最合理的药物。
  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有时候赚不赚得到钱,不是药品价格高低的问题,而是药品可行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刘大涛指出,比起老百姓买不买得起,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买不买得到。
  “如果给药企一个选择,药品定价再低20%,但是可以免费进中国所有的医院,相信他们都会同意。”刘大涛表示。
  据刘大涛介绍,中国的药品经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后,还需要一家一家跑医院去做“推销”,这其实是药企的一大难点。
  “我们不怕价格低,愿意在价格上做考量。如果能进所有医院,接触到所有医生和患者,我们是愿意做这种事的。只要保证一定规模,就能有效益。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愿意和医保讨论价格的根本原因。”刘大涛表示。
  刘大涛进一步提出,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机制下,要做好创新药的营销,还需要有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比如CAR-T药品价格比较高,如果它治不好病,我只收一半的钱,甚至不收钱。同时患者我给你买商业保险来做一部分支持,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
  此外,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医院做不同设计。
  比如,此前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战场”,其限制较多,“多进一个药可能就得再踢出去一个”。而如今,专科领域出现了一些营利性质的民营医院,其机制相对简单、目的较为单纯,只要价格合适、对患者有效,他们对药品的接受程度就会更高。
  “医药行业才刚刚入冬”
  展望2024,医药行业是否会迎来风口的一年?刘大涛对此持谨慎态度。
  “医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是很大,它不可能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更悲观一点,资本对医药行业热情高涨的周期过去了,至少目前处在一个相对低潮的状态。”刘大涛表示。
  持续低潮的原因在于,这不是一个能立刻看到回报的行业。
  “所有投资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当他们发现投进去的钱,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依然没有产生利润或者在股价上给出正面反馈,投资者就会裹步不前。”刘大涛解释道。
  刘大涛坚定认为,医药非周期性行业,而是一个典型的防御性行业。
  比如,当下常常谈论“银发经济”,中国人口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2023年的数据。美国一共才3亿多人口,而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口有将近3亿,65岁以上2.1亿。全世界从来没有老年人这么多的一个国家。”刘大涛举例,这样一个巨大的人群,面临着对老年用药及退行性疾病用药需求的巨大增长。
  立足更长远的未来,刘大涛依然对医药行业充满信心。
  “这个行业一定会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医保包括商业保险支付能力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持续地发展下去。尽管它的发展速度不是爆发式地每年涨好多倍,但偌大的中国市场终将会有一个合理的回报。”刘大涛表示。(央广资本眼)
(文章来源:央广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迈威生物刘大涛:在国内让老百姓用得起好药,去发达国家赚取超额利润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