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关键

最新信息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关键
2024-03-11 07:45:00
中国基金报两会报道组记者张玲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首要任务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其列为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代表团会议中,他们因地制宜,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具体内容,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对此非常赞同和支持。”香港代表团朱叶玉如代表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决策非常有前瞻性。
  朱叶玉如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要通过在新兴产业投入布局,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减少对外依赖,确保国家产业健康安全。“香港也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科技创新有清晰的前瞻性布局。未来要继续融入国家发展蓝图,培养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广东代表团董明珠代表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家电行业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用高品质产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袁玉宇代表建议,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完善创新制度设计;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优质中小型创新企业研发、推广、金融的扶持力度。
  上海代表团张帆代表建议,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科技源动力,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培育更多科技型领军企业,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产业联盟,集聚优势资源突破产业瓶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围绕科技创新,北京代表团雷军代表建议,巩固拓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领先优势;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河南代表团刘宏云代表建议,建立完善人工智能安全评估体系,健全人工智能安全法规,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楼向平代表建议,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可信治理,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少代表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议。
  在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张帆代表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提出多项建议。他表示,应充分利用上海制度创新和场景应用优势,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推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将上海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新兴业务的聚集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方晓红代表提出,发挥杭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优势,支持建设“中国医药港”,促进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加速融合,打造全球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张亚波代表建议,聚焦工控自动化,在使用国产气动品牌、所得税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制造企业打造零碳工厂,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及优化。
  河南代表团司富春代表建议,支持河南建设省中医药科学院、加快创建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推动中医药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均衡布局;加速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支持全国中医药领军企业在河南设立研发中心,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助力河南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方面,不少代表强调了人才队伍培育的重要性。
  广东代表团袁玉宇代表建议在现有国家级专家库中提高产业专家人才的比例,新建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支柱产业领域专家库,更好地发挥人才力量。
  朱叶玉如代表说,要从“源头、产业、人才”三方面做起,持续投入基础研究,对传统产业链供应链进行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布局和培养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通人才发展瓶颈。
  澳门代表团施家伦代表建议,发挥澳门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作用,利用中葡论坛有关机制及澳门高校和团体合作项目,在澳门建立双碳标准建设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探索。
  江苏代表团吕建代表认为,要以“新质”的教育、人才、科技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强人工智能新时代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以知识体系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向知识思维体系、创新创造体系、知行合一体系等有机融合的立体化模式的根本转变,为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打好人才基础。
  上海代表团金力代表说,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核心,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他提出自主培养创新者、走出融合创新之路、向制度创新要效能、厚植创新文化沃土四点建议。
  天津代表团杨贤金代表表示,高校要在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下功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关键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