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对实现今年5%经济增速有信心

最新信息

林毅夫:对实现今年5%经济增速有信心
2024-03-15 01:23:00
3月13日,北大博雅讲席教授、国发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学院院长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68期)上,对中国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中国崩溃论”进行了分析和驳斥。他表示,对实现今年5%的经济增速有信心。同时,“现在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13845美元,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已接近13000美元,我估计快则2025年、慢则2026年,我们应该可以跨过这一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里程碑”。
  发达国家进口放缓对我国出口冲击大
  林毅夫首先指出,从1978年到2023年,这45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8.9%。与1978年比,我国经济规模增加了47倍。在人类经济史上还不曾有任何一个国家以这么高的速度、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过程难免出现周期波动投资波动,出现波动的时候经济需要调整增速就会放缓。”林毅夫说,如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出口因国际经济下滑受到很大冲击,经济增速放缓。我们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采取了渐进的双轨改革。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声音,认为经济下滑是由于国有企业占比过高、政府干预导致的一些结构扭曲等因素造成的。此外,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经常有一个有趣的对比,国际学界普遍会把美国经济增长慢归因于其他国家,而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归因为中国体制问题。
  林毅夫分析,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发达国家经济一直没有真正复苏。在2008年之前,发达国家年均增长速度是3%,美国高一点在3%~3.5%之间。但2008年危机之后,复苏较快的美国经济增速也只恢复到2.5%左右。整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从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1960—2008年间的年均3.4%,降为危机之后2008—2022年间的1.5%。全球经济低迷,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在2008年之前,世界贸易的增长率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以上,而在2008年后,国际贸易的增速比国际经济的增速还要低。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口国,发达国家进口放缓对我国出口冲击最大。”林毅夫以数字说明,按美元计算,从1978年—2008年,中国连续30年实现年均出口增长18.1%。但危机之后的2008—2012年间的年均出口增长降为9.4%,2013年—2022年则进一步下降为年均增长5.7%。“我国的出口‘主力军’以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民营企业为主,外需的疲软导致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民营企业是就业主力军,随之出现的连锁反应是,居民家庭收入增长预期、消费增长预期及就业预期随之下滑,经济增速也会放缓。”
  林毅夫表示,为稳定经济稳定就业,政府负有逆周期投资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责任。2008年政府采取了4万亿元积极财政政策刺激计划,及其后继续推行积极财政政策,投资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大量基础设施项目。2008年我国高速公路6万公里,2022年已增加到17.7万公里,高铁、5G等基础设施迅猛增长。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投资回报率不高,只能由国有企业贷款来投资实施。“所以,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以及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上升,是因为外需不足,政府启动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果。而不是像悲观论者描述的,是因为国进民退、国有经济挤压私营经济,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放缓。”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国有企业投资基础设施大项目,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更难。“建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需要水泥、钢筋,铺设5G通信网络需要的基站设备,给民营企业创造了很多市场需求。民营企业有了市场需求,就会带动就业、消费。”
  “总的来说,在外需不足、经济下滑的时候,如果政府不经由国有企业去做逆周期的基建投资,民营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会高一点,但是民营企业的日子会比现在更难过,经济增速也会比现在低。”林毅夫说。
  林毅夫强调:“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如果没有准确的认识就很容易产生悲观的看法。我想一些人现在对中国的经济信心不足就是受到这种不正确认识的影响。”
  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机会最多的国家
  谈及中国经济面临的动力与压力,林毅夫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也是正在转型的国家,必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国际经济下滑周期中,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正受到外部需求减少的冲击。我们国内还有采取逆周期政策的空间,还有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机会。如果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采取一些措施,可以稳定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政策仍是两个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了民营企业局,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林毅夫说,“真正恢复民营企业的信心,要针对整个外部经济下滑的不利因素,给予政策支持。这些年我们的新经济发展较快,包括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板等都是民营经济为主的新产业。民企可以继续寻找新的产业进行创新升级,满足国内需求再出口到国外。”
  “只要认清了当前挑战的来源,并且采取必要的逆周期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我觉得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林毅夫表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方面,我国有大市场、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经济占比为85%的传统产业,我们有非常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及数字经济基础可以进行数字化改造,产业技术升级的空间非常大。”
  林毅夫指出:“作为发展中国家,转型过程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革,利用改革释放更多的发展动力,我相信我们可以稳定并保持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速,今年政府提出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目前世界经济依然低迷,中国还能维持5%甚至更高增长,中国经济规模占到全世界将近19%。预计在2035年之前中国经济每年可实现5%~6%的增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每年达到30%左右,中国的增长会占到全世界增长的3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机会最多的国家。”
  谈及新质生产力,林毅夫指出,新质生产力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要靠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提高产业水平,才能把握绿色发展、新经济带来的新机遇。”
  “新结构经济学强调利用比较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的来源就是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和现代产业的状况。”林毅夫认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经济方面,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全世界非常有竞争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空间很大。“软件方面,美国下载最多的5个软件中有4个是中国企业开发的;硬件方面,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板也是世界领先。特斯拉在美国发展电动汽车十几年,生产不到上万辆,到中国来投资建厂第二年就生产48万辆,让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变成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企业,也让马斯克变成世界首富。”他举例说。
  林毅夫认为,传统产业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既可以引进消化吸收,也可以利用我国好的数字基础设施来进行产业数字化,释放新质生产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林毅夫:对实现今年5%经济增速有信心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