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街曾是广州最佳“看海听潮”处

最新信息

潮音街曾是广州最佳“看海听潮”处
2024-03-18 03:56:00
羊城讲古
  从长堤爱群大酒店旁的路口往里一拐,信步走上几分钟,就是潮音街。这是一条麻石老街,看上去十分平常,唯一让人惊艳的就是它的名字。“潮音”两个字里,蕴含着一段波澜壮阔的记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若时光倒流两三百年,这里是全城最有名的看潮听潮之处。现在,你为了看江潮,没准要打个“飞的”,去杭州钱塘江边;但若穿越回清代,咱们只要带个小马扎,在潮音街口一坐,那壮观的景象比钱塘江潮差不了多少。不出远门,就可看潮,可以省不少车马费呢。
  两三百年前的珠江比现在宽阔很多,但为何这里的潮声最动听呢?据《越秀史稿》的记载,今日的潮音街口,当年紧临江边,附近江面有一处巨大的礁石,名叫七星礁。珠江起潮时,潮水不停扑打礁石,发出巨大的声响,传出几里,城里城外都能听到。大汛期来临的时候,珠江上还会出现“沓潮”的现象,用清初大儒屈大均的话来说,“朝潮未落,暮潮乘之,驾以终风,前后相蹙”,通俗一点说,潮头叠潮头,一浪接一浪,江水就像沸腾了一样,无止无歇。珠江上出现“沓潮”的时候,城里的“小资”纷纷涌到江畔观潮吟诗,渔民们却忙着驾船下水,捕鱼去也。根据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经验,“沓潮”时,入网的大鱼会比平常多出许多,不知道是不是“沸腾”的江水把鱼弄晕了的缘故,使它们一个劲撞到网里来。
  直到明代后期,今日的潮音街一带尚未形成街巷,仍是一派滩涂郊野风光。只是在江岸不远处,有人建起了一座尼庵,名叫“潮音庵”,名字的由头,当然来自这里昼夜不歇的潮声。潮音庵在江畔矗立了数百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倾颓消失。到了清代,随着江畔商业区的繁荣,潮音庵畔逐渐形成街巷,自然而然就命名为潮音街了。
  现在我们在灯火璀璨的珠江畔漫步,很难想象“海水沸溢”的景象,但几百年前慕名而来的大咖不绝如缕,足见其动人心魄。其中有一个人我们不能不提,他就是清代客家才子第一人宋湘。现在,普通人听到宋湘这个名字,大多一脸懵;其实,就算在今天的文化圈里,宋湘仍有一大堆粉丝。他的书法与诗歌成就,几百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我们带个小马扎去听潮,哪怕场面再壮观,顶多只是喊一声,“哇噻,太美了!”在渔船里听潮的宋湘的境界则完全不同,且看他在珠江潮起的月夜写下的一首诗:江空无月雾凄凄,一树人家柳尚齐。独引渔灯翻楚些,潮声已过大通西。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舟泊潮音街口》,诗里的“楚些”是楚辞的意思,而“大通”则是当时的大通滘。
  宋湘的这首诗,是有关“潮音街”地名最早的文献记录,我们反复多读几遍,就可以脑补出它当年的模样了。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潮音街曾是广州最佳“看海听潮”处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