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开放”要活力 以“融合”见成效

最新信息

向“开放”要活力 以“融合”见成效
2024-03-19 05:34:00
■骈茂林
  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奠基之举。新形势下,要向“开放”要活力、以“融合”见成效,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先来看发现机制。实施普及化的科学教育,是扩大选拔人群基础、促进培养质量提高的基础工程。要强化贯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理念,推动中小学校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实施科学教育,让科学教育课堂更多走进博物馆、科技馆,走进企业,走入社会。
  针对创新素养的丰富性和变动特征,可建立“识别—培养—再识别”机制,通过阶段性考察提高创新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建议以高中阶段为重点,在启动实施建制性科学高中计划的基础上探索“校中校”“半日制”等多样化办学形式。
  对于区域范围内选拔认定的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还可以“周末科学高中”等方式进行相对集中的培养;采用“线上科学高中”方式,进行跨校间学生的科学教育相关项目合作。
  再来看培育生态。新形势下,有必要适应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快速发展要求,适应科学知识发现新趋势,推动不同学科跨实验室、跨团队、跨部门开展合作。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促进科学知识技能与科学职业信念融通。在科学家精神感召下,在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浸润下,加强对于具有创新创造潜质的青少年从事科学职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其形成投身科学事业的恒久志向。
  接着来看成长环境。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需要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加强在问题发现、资源应用、成果转化上的协同合作,形成更具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矩阵。
  其中,高校可进一步围绕新兴学科、学科交叉融合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探索与企业、用人单位联合设立资格技能认证项目;建立专题性海外研究中心,为培养对象提供国际化的学习成长环境。
  (作者为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向“开放”要活力 以“融合”见成效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