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健全养老服务格局

最新信息

通过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健全养老服务格局
2024-03-19 05:34:00
思想者小传
  朱建江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长。
  截至2023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1.1%,65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5.4%。面对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三个特征,有必要持续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格局。
  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近年来,上海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上进行积极探索,率先打造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互助性养老,形成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态势,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日益成形。
  一般认为,养老服务体系总体上由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构成。近年来出现的互助养老、以房养老、生态养老等养老方式,都可分别归入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之中。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81.55万,占23.4%;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33.49万,占36.1%。预计到2025年,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和户籍老年人口分别将超过680万和570万。
  从现实情况来看,供需不匹配问题日益突出:已建的养老床位空置率较高;许多养老服务机构没有建立起可赢利的市场化商业运营模式,仍然依靠政府养老服务补贴过日子;政府养老服务体系惠及的老年人口比例还较低。
  这次演讲,主要想围绕“错位发展”和“融合发展”两个关键词,谈谈上海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体系建设,从而为全国其他地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不能将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模式割裂对立起来
  目前,上海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形态还处于各自“分隔发展”阶段,没有更好地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甚至还存在功能设置上的雷同乃至冲突,从而影响三类养老设施和服务规模效益的形成。
  到2020年,上海的1232个社区老年助餐点,月均服务12万人次,仅占上海户籍老年人口的2.2%,老年助餐点的设施和服务效率、效益偏低。那么,怎么来提高规模效益呢?
  有社区探索将社区养老中的老年助餐点嵌入社区食堂,由此既能提高社区食堂的规模效益,还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覆盖人数。到2023年7月,相关30家社区食堂每月供餐覆盖48.41万人,其中送餐5.3万人。通过对其中14家社区食堂的统计,老年人供餐占比达到69%。
  新形势下,提高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形态的设施和服务规模效益,应当将这三类养老形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从各自“分隔发展”转型为“错位发展”。为此,要进一步明确三类养老形态功能设置的逻辑出发点:社区和机构养老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家庭的小型化、少子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完善养老服务格局,应当先确定居家养老所需要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立足老年人口的身体状况和意愿,确定机构养老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功能;在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功能确定后,那些难以承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功能就可以归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通过这一逻辑和程序,确保老年人口所需要的养老服务内容全覆盖、无遗漏。
  上面主要讲了错位发展,接下来谈谈融合发展。目前,一些企业正在打造“以机构为专业支撑,以社区为服务场景,以居家为服务终端”三位一体的中国式养老模式,通过机构养老带动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这样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养老服务企业要良好运营,应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不能人为地将居家、社区、机构三种养老模式割裂对立起来。
  理论上,一个养老机构同时承接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的业务,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人才队伍、服务和管理标准等获得额外收益,从而分摊前期投入成本。同时,养老机构通过延伸社区养老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还可进一步增加规模经济收益。因此,仅仅讨论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的错位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延伸讨论三类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
  所谓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特指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形态之间,医养与康养之间,家庭自助养老与居家社会养老之间,养老服务与老年居住社区之间,养老服务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通过养老服务业领域中存量和增量的资源要素整合,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日益重要且紧迫,当务之急是健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格局,通过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达到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的目的。
  第一,三类养老服务形态融合发展。
  发挥机构养老的专业化和综合性能力。相对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而言,机构养老的设施与服务更为专业化、更具综合性。适时将机构养老服务的专业化和综合性服务能力延伸覆盖到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之中,对提高一个地区的养老设施和服务效率及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养老设施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将机构养老的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延伸覆盖到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之中,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的融合发展目的,是提高养老设施与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满足老年人口养老服务的各类需求。
  第二,医养融合发展。
  医养融合的本义是将医疗机构及服务嵌入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之中。比如,将医疗服务嵌入养老服务中,目前主要形式是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师、护士到养老机构内设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机构执业;开展医疗床位与养老床位之间的转介,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床位和家庭病床的有效转介、机构护理与居家护理之间的有效转介以及区域医养联合体内的有序转诊、双向转介。
  第三,家庭自助养老与居家社会养老融合发展。
  目前,在中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中,往往忽视了家庭照护者在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将居家养老简单等同于居家社会养老,对居家养老中的家庭养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强化社会养老服务与赋能家庭养老相结合,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是极有针对性的。
  第四,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居住社区融合发展。
  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实际上就是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居住区空间的嵌入式融合发展,是基于老年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在空间布局上展开的优化。
  实践中,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居住区空间嵌入式融合发展还在深化中。例如,上海有的区按照8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睦邻汇),一共规划设置了42个睦邻汇;还有的区正在考虑在每个街道和乡镇设置“1+N”个社区为老服务圈,将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直接与所辖居委会的老年活动中心链接,以进一步增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便利性。
  第五,养老服务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
  新形势下,要进一步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养老服务和与之关联的产业融合发展,本质上是延伸养老服务的产业链。从实践来看,凡是建立起市场化可赢利商业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或者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养老服务+相关产业”。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通过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健全养老服务格局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