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樱花汇会议纪要(上):会议精华全掌握

最新信息

第八届樱花汇会议纪要(上):会议精华全掌握
2024-03-20 21:07:00
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经济
  一、2023年以来,中国价格水平回落压力加大
  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后,全世界的通胀水平虽然有所回落,但通过房价、股市和薪酬等数据来看,全球通胀水平依然高企。与此同时,中国的PPI、CPI却呈现持续下行,资产出现一定收缩情况,价格水平回落压力加大。从全球资本流动角度看,目前我国FDI仍然处于全球高位,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出相对明显,主要原因是中美利差扩大和避险需求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出,但并非国内价格水平回落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看待当下的通缩压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避免资金沉淀空转,而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出现一定问题,投放的流动性都积蓄在商业银行体系内,无法进入实体,进而无法拉动经济和物价的上涨。2月M2与M1剪刀差同比增速达7.5%,剪刀差急剧扩大,表明定期存款增多,资金都沉淀在银行,个人与企业的储蓄意愿大于消费和投资意愿。储蓄意愿增强主要有以下原因:①高杠杆率导致社会资产负债表收支压力加大,企业、居民、政府各部门都面临较大的刚性支出压力。②部分行业出现一定的产能过剩,导致企业部门利润下降,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也减弱。③长周期需求收缩带来消费预期减弱,主要是人口等连续减少,失业率有所上升等,导致居民部门预期减弱。
  三、中国与日本比较 ——中国具有更多优势和更充足的政策空间
  日本的长期通缩是从股市和房价下跌开始的,在日本“失去的二十年”(1992-2012)中,通缩带来名义GDP与实际GDP差扩大。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的顺序是由股市(1990年)开始,随后到房地产(1992年),再到金融系统(1995年)。日本在1990年采取的房地产“去杠杆”政策直接摧毁了房地产企业,带来整个房地产与金融行业的“负反馈”,是通货紧缩的核心动力。在日本资产泡沫破裂之前,土地价值很高,泡沫破裂之后,日本主要城市地价累计跌幅最高达82%,日本经济增速自1990年之后出现断崖式下跌,此后日本CPI长期在0附近。而当时日本的企业持有大量的土地和股票,所以遭受了重大的风险,日本僵尸企业快速增长,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和房地产。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日本企业不得不从追求 “利润最大化”演变为追求“负债最小化”,企业未清偿贷款增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日本企业都不愿意贷款了。居民部门也不愿意消费了,转而追求更加健康简单的生活。从1994年以后,很多日本企业都在海外需求新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中国。
  与日本相比,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比当时日本落后一些,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房地产的涨幅与日本相当,中国房地产加建筑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是高于当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也早于日本。但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具有五大优势:①资产泡沫程度:日本是地产与股市双重资产泡沫破灭,而中国地产泡沫前期已经受到控制,股市估值更是不高;②经济发展空间:中国城镇化率(65%)不算太高,人均GDP(1.2万美元)还存在一些增长空间;③非地产建筑类企业资产:中国非金融地产企业没有像当年日本企业那样大量投资证券和商业地产;④市场规模:中国人口是日本人口的10倍,经济总量是日本的4倍左右,市场规模大,回旋余地就大;⑤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中国在能源转型和数字转型两大趋势上处于领先位置。
  四、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对——将实现价格目标作为宏观政策目标
  在中美博弈的当下,资产价格问题关乎到金融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必须高度重视,避免陷入“通缩陷阱”。首先,客观的看待中国的发展水平。如果按照可比口径去计算的话,实际上中国的GDP水平是比较高的。考虑生产商品的制造业流程的核心GDP,中国的制造业产值是美国的两倍,同时中国也是全球的生产中心,具有较强的实际优势。其次,中国具有较强的体制和动员优势,全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宏观政策框架从合作主导转向竞争主导,经济发展的主导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变为数字经济。在这种宏观政策框架下,需要做好四个体系的工作,分别为:组织动员体系,如何动员生产要素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处理国内矛盾;资源投向体系,将有限的资源投向哪些重点领域,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应对竞争的外部体系,如何扩大我们的朋友圈,与哪些国家构建共同利益阵线,实现全球共同繁荣;风险控制体系:如何在竞争中避免内外部矛盾的爆发,及时处理好国内当下的各类分化问题和风险因素,这是价格水平和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出发点。
  实现价格目标的宏观措施建议:①足量快速政策,要实现政策出台的速度快于衰退的速度;②财政逆周期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中央政府加杠杆的速度和规模;③加速市场的出清,政策要避免挤牙膏式出台,要快速处理房地产债务问题;④财政体制的改革,目前的分税制已经不适应当下经济的实际情况;⑤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数字经济里边的“数字”变成要素来激发生产,并与生产力进行正反馈式的增长;⑥避免“合成谬论”,增加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五、宏观视角下的资产配置
  按照美林时钟理论,中国现在处于衰退-复苏期转折,但高杠杆的“化债期”可能会拉长周期,在这个周期内,债券、现金、贵金属(加密货币)成为资产配置首选。工业品预计价格呈现震荡分化趋势。房地产相关的黑色系产业价格中枢还会是震荡向下的态势,制造业相关的有色金属价格相对坚挺。权益市场方面,IPO供需形势好转,流动性冲击结束,但受限盈利复苏和外围形势影响,预计低位震荡为主。
二季度钢材市场供需展望
  一、钢材行情回顾
  钢材的这轮下跌与去年相比,时间更早,跌幅也更快。今年钢材自1月开始便下跌了,到今天快跌三个月了,这与去年1-2月份因宏观预期支撑上涨的行情有所不同;今年1-2月份更多是走淡季弱现实,只是在宏观预期反复的情况下,下跌还不是那么流畅。但是3月份两会以后,钢材下跌速度明显加快了,行情也变得更加流畅,螺纹、热卷均破了去年10月份的低点,只不过与螺纹相比,热卷跌幅要相对小一些。
  总结本轮下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市场驱动方面,春节前,因淡季弱现实,盘面震荡偏弱,但政策预期反复,所以下跌不流畅,中途出现过几次小幅反弹;春节后,政策预期收紧,终端需求恢复迟缓,旺季需求预期偏悲观,成材加速下跌。其次,成本利润方面,因原料走弱,钢厂成本线下移明显,但下游需求支撑力度不足,钢厂利润修复并不特别顺畅。再次,品种间强弱结构来看,年后建材需求较弱;而制造业在元宵节后有所回温,卷螺价差走扩明显。另外,节后一段时间煤炭因供应端扰动,碳元素强于铁元素。最后,风险因素方面,除了外部依旧存在的地缘政治风险外,国内房企债务风险受到更多关注。
  二、资金问题制约,需求恢复缓慢
  今年两会的政策基调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两会政策整体偏平稳,未出现超预期政策。两会期间,住建部领导再次重申:“要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该破产的破产,该重组的重组”;加之最近市场热传的地方政府化债范围可能由原来12省市扩展到其他19省市的某些地级市,即12+19,两会过后,政策预期明显降温。
  地产方面,目前仍然在收缩阶段,部分房企在手项目交付后即退出行业,部分房企努力寻求转型和多元化经营,头部房企也多以稳健经营为主,谨慎拿地和新开工。地产刺激政策主要集中于持续放宽限购、限贷条件,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方面,目的是想改善房企的资金链。但从实际来看,地产资金问题仍然难解。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降24.1%,其中,其他资金中的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降幅超过了30%,自筹资金累计同比降幅15.2%。2月地产销售、新开工、施工、竣工等多项数据全面下滑,竣工面积增速时隔一年再次转负,保交楼提振作用大幅减弱,或与开发商现金流恶化有关。总之,地产仍处于下行周期,房企债务隐忧较大,拖累总体需求。基建方面,年后承担需求托底的基建部分由于资金问题并未顺利释放。据百年建筑最新调研数据,“12省”外,部分区域自发加强化债力度,严格管控新项目审批,“12省”中个别施工进度超过50%的项目有叫停情况。政府化债进程导致今年基建释放时点愈发不明朗。百年建筑最新调研数据显示,截至3月12日,全国样本工地开复工率、劳务上工率农历同比均下滑明显;资全到位率改善不明显。其中,新项目开工总量少,进度缓慢,去年同期基数偏高,是节后建筑材消费同比大降的主要原因。
  制造业仍具一定韧性,支撑卷板类需求。元宵节后,制造业逐步复工复产,热卷下游冷卷、镀锌、彩涂等产能利用率回升,山东部分卷板企业反馈订单接到4-5月份;华南地区工业类需求尚可,其中家电、船板订单偏好。出口方面,近期钢厂海外出口订单接单不温不火,主要是海外高炉复产、钢材出口冲击全球供应。后续关注印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情况,预计出口仍有一定韧性。
  库存方面,节后建筑材终端需求启动迟滞,钢厂供应低位的情况下,螺纹库存压力逐步累积,目前总库存、厂库、社库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去库拐点迟迟未见,其中厂库压力较大,预计后续去库仍不流畅,有“磨顶”可能。热卷厂库压力小于螺纹,社库有一定压力,但累库速率逐步放缓;预计在工业材需求支撑下,后续去库会好于螺纹。
  三、低利润状态下,钢材供应低位
  近年压减政策下,粗钢产量稳中有降。2021年国家首次提出压减全年粗钢产量,当年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同比下降3%,减量近3000万吨;2022、2023年政策以平控为主,粗钢产量分别为10.13亿吨、10.19亿吨。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为巩固供给侧改革成果及实现双碳目标,并促进钢铁产业链转型升级,未来粗钢产量缓慢下降将成为主要趋势。
  春节后因终端需求疲弱、恢复迟缓,高炉复产迟迟未见,钢厂日均铁水产量连续四周下滑。随着钢价走弱、利润下滑,近期钢厂检修计划增加,未来铁水修复或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流程复产情况明显好于长流程,但仍慢于历年同期。螺纹、热卷产量水平与下游需求恢复情况相对应,因工业材需求好于建筑材,螺纹产量处于历年极低水平,而热卷产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成本利润角度看,近期随着下游向上游要利润,钢材成本线下移明显,但钢价下跌仍然对脆弱的利润形成压制。预计成本端仍有下移空间,目前钢厂自主减产、控产意愿并不十分强烈,更大规模的减产需要钢材利润进一步下滑。成本端,铁矿、废钢都较前两年的紧张状态有明显缓和,焦炭整体产能过剩,因此成本端的支撑趋于弱化。钢厂在下游需求较为疲弱的情况下,对原料采购较为谨慎,厂内原料库存均在近几年低位水平。
  四、二季度钢材展望与策略探讨
  根据供需两方面分析和钢材行情的时间轴分布综合来看,可以初步判断4、5月份是上半年需求旺季的主要时间段,这一阶段行情的重点驱动在于旺季需求的兑现力度,行情会密切跟踪出库、成交、去库速度等需求端数据的表现。以目前的行情往后推演,需求小幅恢复,钢厂减产范围扩大,供需达到新平衡,同时价格跌到一定程度,激活后置刚需和投机需求后,供需会逐步回升,去库顺畅,价格触底反弹。关注4月的政治局会议。若政策预期继续落空,后续需求的爆发力和持续性不够,市场仍有可能再度面临负反馈。
  策略方面,目前市场仍处于供需双弱格局,在终端需求恢复、钢厂减产范围扩大达到新的供需平衡之前,盘面延续寻底过程。短期成材空单继续持有,谨慎抄底;炉料远月逢低多配;中期根据旺季需求兑现情况选择是否空配成材。套利方面,跨期反套、做扩卷螺差头寸继续持有;后期盘面利润升水时继续空配利润。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第八届樱花汇会议纪要(上):会议精华全掌握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