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英歌古韵振新风

最新信息

潮阳英歌古韵振新风
2024-03-21 10:05:00
3月17日清晨6时,雾气朦胧、晨光熹微,汕头市潮阳区中心城区万人空巷,在阵阵锣鼓声、鞭炮声中,市民们热情高涨,跟随着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共同庆祝这个属于潮阳人的盛大节日。
  行进队列中,11支各具特色的潮阳英歌队、多支潮阳民间艺术瑰宝之一“潮阳笛套音乐”队伍、醒狮队、女子标旗队、女子炮囊队、布马锣鼓队等民间艺术队伍接二连三,近万名参游成员组成的队伍声势浩大,全长连绵逾八公里。
  这是第十一届潮阳双忠文化节“大闹热”现场。潮阳四大文化之一的“双忠文化”,为纪念在“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捐躯的民族英雄张巡和许远而形成。为庆祝这一盛大节日,11支英歌队“各显神通”,特别是塔馆英歌队派出107名队员脸涂油彩、扮成英雄好汉,组成最全英歌舞阵容,呈现中华“战舞”的磅礴气势,纪念英雄英勇就义的高尚精神。
  作为重要节庆和祭祀祈福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仪式,潮阳英歌舞蕴含的英雄主义色彩和爱国情怀在潮阳这座“千年古县”历久弥新,潮阳各大文化所衍生出来的祭祀活动和文艺巡游活动等民间信俗,不仅承载着潮阳人敬仰忠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也寄托了潮阳民众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美好祈愿。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陈斐仪摄影:南方日报记者郑淼鑫
  潮阳英歌生长在潮阳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文天祥在潮阳双忠祠以剑锋刻石壁,挥毫写就《沁园春·题潮阳双忠庙》。他对张巡、许远二公视死如归的气节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而后更坚定了以死报国的决心,激烈奋战,直至被俘于元大都从容就义。
  千百年来,潮阳人以“侠肝义胆、忠义豪放”行走“江湖”,这与潮阳所蕴含的文化和潮阳人的信仰息息相关。张、许二公和文天祥等英勇将士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和刚强不屈的民族品格,以及韩愈、丘逢甲、戚继光等著名历史人物与潮阳的渊源,奠定了潮阳人民的文化信俗。
  “潮阳的民俗文化十分丰富,其中较有影响的四大民俗文化是双忠文化、妈祖文化、大峰文化和元帅文化。”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馆长、潮阳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翁木顺介绍,潮阳民众的文化生活离不开传统的信俗,“就在这片土地上,潮阳英歌应运而生。”
  远在中原睢阳(今河南商丘)的双忠文化传入潮阳、潮汕人的祖先从中原躲避战乱南渡等原因,使远离中原的“海滨邹鲁”潮阳充分感受着中原文化与潮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同时也为英歌舞的特质奠定了基础。潮阳位于潮汕平原南端,长期抵御风灾海盗的潮阳先民展现出“沉毅刚烈”的气魄,潮阳英歌的气势和风貌,蕴藏了潮阳民众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倔强、剽悍的气质。
  从事英歌研究十多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韩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柳剑文表示:“元末明初时期,潮汕地区民众时有起义、自然灾害频发、倭寇又乘机袭扰,社会矛盾激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英歌舞顺势而生,体现出“战斗、保卫”等作用的武舞特点。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记载:“英歌的出现,可追溯至明代中期,那时民间歌舞已很活跃,用来祀神、娱神,人民亦用以自娱。”可以看出,自“诞生”以来,英歌舞慢慢具备了在民俗祭祀中的祀神功能,驱邪除恶、祈福迎祥的娱神祈福功能,以及供民众在喜庆节日和重要仪式中观赏娱乐的功能。翁木顺表示,潮阳英歌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形式。
  潮阳英歌舞依托着千年古县潮阳生长,也“反哺”这片土地,将潮阳的魅力远播外地。如今,英歌火遍全网、火到全世界,许多游客不远万里到潮汕只为看一场地道的英歌舞表演。被问及如何看待英歌舞与潮阳的关系,翁木顺认为,“英歌舞可以将潮阳推介出去”。历史沉淀下的千年古县,必须靠活态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得到推广。
  在翁木顺看来,横向丰富的文化艺术滋养了千年古县纵向的历史,只有纵横汇集,才能让人们在现代看到一个文化底蕴深厚、民风独特的古县。而潮阳除了英歌舞,笛套音乐、潮阳剪纸等非遗也同样意蕴深远。如笛套音乐,如同潮阳的灵魂之音,悠扬婉转,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和传说。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让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到潮阳文化的厚重与深沉。
  潮阳英歌之流变
  英歌舞是源还是流?英歌舞有多少个流派?英歌舞究竟该如何欣赏……关于英歌这种集武术、舞蹈、器乐、演唱、戏剧于一身的民间文艺形式的源流研究和讨论,一直热火朝天。英歌舞究竟如何产生,至少有7种说法,分别是祭孔仪式说、戏曲说、练武习艺说、外省传入说、游神赛会演变说、傩舞说、祈雨说等七种假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
  从形式上看,具有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舞蹈双重属性的英歌舞,最显著的特征是“武舞合一”。历史上,英歌的完整表演形式分前棚、中棚、后棚三部分。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以戏曲片段和表演唱为主,后棚就是紧接在英歌队员后面的表演队伍,大致表演戏曲片段和武术等。前棚的表演人数,各队不一,有的24人,有的36人、72人,多者则108人。
  而如今人们所看到的英歌舞表演多以前棚部分为主,舞者装扮成水浒英雄,双手各持一根一尺余长的木槌叩击、旋转而舞,粗犷豪放、刚健有力,独具特色。至于为何会有107人出现,则是以《水浒传》剧本:107位梁山泊好汉化装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展开表演。
  由于历史原因、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潮汕各地的英歌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潮阳区便有上百支英歌队,几乎每个街道、多数村落都有自己的英歌队,这些英歌队根据流派分为慢板、中板、快板三大类别。
  慢板英歌打法有三、四槌,槌长1.6至1.8尺,每击一组槌有一次旋槌,俗称“醉槌”。锣鼓配套有低音大战鼓、铜锣、苏锣、大小钹,发音节奏缓慢,好似宫廷官员出巡或游神鸣锣开道,大战鼓和苏锣发出音响又有古典宫廷特色,表演无宋江、时迁(耍蛇人)等梁山好汉脸谱。有学者认为,慢板英歌未受《水浒传》戏曲影响,是由祭祀舞蹈和民间舞蹈融合而成,是潮阳英歌最早流派类别。
  中板英歌槌长57公分,打法由5、7、8、10、11、13下分别组成,每组有二至三下平肩向外360度旋槌,舞步以南拳中的大战马为基础,平肩向外横转槌,配轻快、活泼的中鼓、铜锣、大小鼓,表演灵活机动,可以边行进边表演,其中司鼓兼指挥者化装为宋江。据方志记载,潮阳当时复城隍置社稷兴学建庙甚多,吸收民间艺术、戏曲、武术而形成中板英歌。
  快板英歌槌仅1.2尺,队员一半执手鼓,执小鼓槌叩击,锣鼓配套是由潮州大锣鼓、斗锣、大钹、钦仔组成。表演者画梁山好汉脸谱,表演形式、技法、套式、图案变化错综复杂,动作灵活、节奏快速,气势波澜壮阔,且有后棚小节目表演。快板英歌的变化大,发展分为南山武派、文派与对打套式派。
  《潮阳英歌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写道:“从舞蹈生态学观察,大南山区山民亦林亦农,条件艰苦,劳动负荷重,文化活动缺乏,又因阶级压迫深重,屡次发生农民起义,英歌流传至此节奏加快。又因社会发展,各种文艺形式臻熟,无论音乐、戏曲、民间舞蹈、武术,好多融化进英歌来,加上外来文化传入,形成了快板英歌。”
  柳剑文指出,在现代,这些流派保持着潮汕英歌的基本风格,也有些英歌队不断地创新,产生了一些新的品种,或者新颖的动作组合和技术。例如,英歌本是“传男不传女”的艺术技艺。1958年,潮阳英歌艺人陈汉隆大胆突破,首次采用男女混合的英歌队;又在1962年设计出一套女子英歌的动作,组建了第一支女子英歌队。“去年在贵州‘村超’名扬天下的凤岗英歌队,原来并没有那么多频繁的腾空动作,但是创新之后的腾空组合非常亮眼,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潮阳英歌火了以后
  在潮汕大地上,不仅有潮阳英歌,按地域细分还有普宁英歌、惠来英歌、陆丰甲子英歌等。柳剑文表示,若从纯粹的学术研究角度进行探讨,英歌舞的产生未必是潮汕某村镇的单点突发,有可能是多点爆发的。
  柳剑文认为,潮汕英歌舞发展至今,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因为英歌的演出通常在年节的游神赛会、节庆巡演等公开场合,观众往往人山人海、传播快,尤其是县城的集中汇演还具有‘竞演’性质,所以潮汕各地的英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影响和融合的情况。”
  英歌舞综合了多种元素,是其在学术研究方面极具价值之处。柳剑文指出,从故事看,英歌源自《水浒传》,有除暴安良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传承;服饰是潮绣;脸谱的绘制是美术艺术;伴奏音乐是潮州大锣鼓;表演中的中棚、后棚涉及歌舞小戏,例如《桃花过渡》等是潮剧经典剧目的折子戏。
  集大成的英歌队走出潮汕甚至走向世界,让潮汕英歌声名远扬。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许多专家学者对英歌舞进行一系列研究的同时,观众们已经陶醉在不同特色的英歌队脸谱、造型、动作和气势中,赞叹不已。
  今年春节期间,15支英歌队齐聚潮阳文光塔广场展演巡游、斗舞炸街,场面震撼。翁木顺告诉记者,早在1997年,潮阳便举办了大型英歌舞艺术节,当时16支英歌队轮番上阵、盛况空前。“我从不担心潮阳英歌这项非遗后继无人,更担心英歌火了之后,我们缺乏冷静的思考。”
  1996年,潮阳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潮阳英歌舞传承人杨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传承人名录。在翁木顺看来,潮阳英歌一直活在潮阳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一代代潮阳人亦自觉承担起传承发扬英歌的责任。而近年来,潮阳英歌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其背后更多的是时代因素的推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交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愈发强烈。潮阳英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恰好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追求。同时,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潮阳英歌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潮阳英歌爆火后,民俗舞蹈、民俗体育与文化旅游、经济贸易如何有机融合,成为更多像翁木顺这样的文艺一线工作者和传承人所思考的问题。
  专研艺术的柳剑文则认为,英歌舞的火热主要是它的舞蹈魅力非常容易打动观众。作为武舞的英歌舞,可以说兼具武术(体育)和舞蹈的双重属性。“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英歌舞的学习,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而且有利于提高舞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潮阳英歌古韵振新风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