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应用 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最新信息

专家: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应用 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2024-03-26 15:35:00
近日,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主办的“人工智能与下一代健康成长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夯实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物质技术基础,重塑学习与教育模式。同时,要坚持规范应用,不断完善制度,推进规范化的技术应用。
  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表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未成年人教育逐步进入到智能化阶段,能够通过提供个性化教学、智能化辅导、全科化反馈、人性化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未来应继续坚持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发挥“五老”作用,引导和助力人工智能时代未成年人教育,为下一代提供一个全面、深刻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实现健康成长。
  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处长唐勇林认为,人工智能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也是影响下一代成长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第一要坚持科技向善,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心理健康、眼健康等领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第二要坚持鼓励创新,驱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第三要坚持规范应用,不断完善制度,推进规范化的技术应用,使人工智能为下一代健康成长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院长、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认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博弈白热化,其中既有技术之争、产业之争,也有标准制度之争,更有话语权之争,而归根结底是下一代之争。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有助于夯实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物质技术基础,重塑学习与教育模式,推动下一代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跃升,提升下一代的数字可行能力,但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挑战。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前提,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应加快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积极开展伦理规制与治理研究,让人工智能“向善而生”。
  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表示,人工智能尚处于发展的婴幼儿阶段,短期对教育影响不大,但长期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挑战,应尽快开展有组织的人工智能认知教育;建立政府主导,适合未成年人的安全、公益、可控的“纯净”人工智能训练模型;针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培养智能时代的新型教师队伍;加强校长培训;严防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意识形态风险;鼓励开展人工智能的教育实验;关注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前沿实践。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向善而“生”——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的科技伦理框架研究报告》。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与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完成,是当前国内从社会伦理和社会治理视角,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开展全面深入研究的重要成果。报告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主要应用场景、技术运行逻辑、内在风险机理,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与科技伦理挑战,并对包容创新发展、引导科技向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金辉)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专家: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应用 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