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 下滑

最新信息

超九成 下滑
2024-04-02 07:10:00
2023年股权融资节奏生变,券商投行业绩普遍歉收。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券商中,超过九成的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下滑,平均下滑幅度近25%。
  在此背景下,投行从业人员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有投行通过“股转债”的方式优化人员结构,也有投行加强并购重组、公募REITs、海外等业务布局,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九成投行去年收入下滑
  2023年,股权融资市场收紧明显。A股IPO共完成314单,融资规模为3589.71亿元,同比下降31.3%;A股再融资共完成293单,融资规模为4027.08亿元,同比下降39.8%。
  在此背景下,券商投行2023年收入普遍下滑。截至2024年3月31日,根据上证报记者以“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口径来统计,已经披露年报的22家上市券商中(剔除了三家控股券商个股,下同),共有20家券商的投行出现收入减少,占比91%。
  数据显示,这22家券商的投行收入平均下滑约25%。其中,国元证券“滑坡”幅度最大,达到73.53%,投行手续费净收入从2022年的7.77亿元下滑至2.06亿元;中原证券方正证券的下滑幅度均超60%。
  大型券商里,中金公司投行业务收入也出现大幅减少,跌至37.02亿元,同比下滑47.16%。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的投行手续费净收入均下滑逾20%。
  在市场清淡的背景下,头部效应依然显著,“三中”稳居第一梯队。中信证券以62.93亿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以47.96亿元位居第二,中金公司排名第三。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居于其后,投行收入均超30亿元。
  优化结构酝酿“去产能”
  此轮股权融资节奏变化始于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指出要“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并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作出部分条件限制。在此背景下,投行从业人员出现产能过剩,部分投行通过优化结构的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
  从2023年全年IPO数量就能明显感受到行业“松紧”切换。2023年全年,沪深两市核发IPO批文245家,启动发行237家。其中,2023年1至8月核发IPO批文213家,启动发行193家;9至12月核发批文32家,启动发行44家。
  而投行保代人数在经历前几年的高速扩容后已达8700人,是2019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时的2.29倍,是2004年推行证券保荐制度时的14.29倍。从分布来看,头部券商保代人数较多,前5家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华泰联合,均超400人。
  庞大的保代队伍正在遭遇“项目荒”。据统计,仍在交易所或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核IPO项目的保代约有1100人,仅占全行业保代人数的13%。
  投行采取何种方式来消化过剩产能受到关注。“券业龙头”中信证券的投行部门近期进行了人员调整,百余人从IPO股权岗转至债权融资、并购重组、投资等业务条线。
  在业绩说明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华泰证券投行最近或将来是否有裁员计划?对此,华泰证券首席执行官、执行委员会主任周易回应称,公司没有相关计划。华泰证券投行业务积极主动应对环境变化,基于聚焦行业、深耕区域与把握龙头的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投资银行业务作为优质资产流量入口的牵引作用,为企业提供跨境融资、并购等全生命周期定制化解决方案,持续推动金融服务全链条化,巩固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并购重组成投行发力重点
  在当前强监管背景下,如何应对短期业务紧缩的压力?
  并购重组等业务成为券商投行的布局方向。中信建投证券计划财务部、库务部行政负责人赵明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一方面,公司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行业+区域+产品”的矩阵式布局,沿着国家战略方向覆盖和服务优质客户,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品的优质服务。
  另一方面,公司也会坚持在全面均衡发展的同时,优化一些特定业务领域的布局,比如发挥好公司在北交所长期积累的优势,积极推动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北交所来发展壮大。此外,公司将加大在并购重组业务领域的布局,深化投行业务的境内外一体化,在公募REITs等领域积极发力。
  海外业务是头部券商发力重点。中信证券在展望2024年的股权融资业务时表示,将持续扩大境内外客户市场有效开拓与服务,围绕国家战略与客户需求,加大行业研究和客户市场分析力度,做好业务前瞻布局,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方案。坚持国际化发展,深化境内外一体化管理,拓展国际客户,加强港股股权融资、GDR以及东南亚等海外股权融资业务开拓,持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超九成 下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